或許這才是“給你機會,你都把握不住”的最佳詮釋。
1962年,中印瓦弄之戰爆發。在戰場上,中國軍隊主動停火,給印度留足了臉面,結果新德里當局還不樂意,執意奉陪到底,沒想到再次吞下了恥辱,引得全世界一片唏噓。
印度的賊心不死
1962年10月28日,在對印軍事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后,中國宣布停火。
但面對中國的好意,新德里方面卻絲毫沒有領情,他們總覺得之前的失利,是因為中國軍隊“不講武德”的突襲。
只要雙方再次交火,印軍定能挽回敗局。
(印度軍隊)
所以,在中國方面頻繁釋放善意的同時,印度加大了國內的軍事武備,不斷向前線派遣更多兵力,希望能夠以此一轉攻勢,對中國軍隊展開大規模的反擊。
1962年11月,印度不顧國際社會的勸阻,再次挑起戰火。
此時此刻,印度已在前線部署了包括1個軍指揮部、3個師以及14個旅在內的大量精銳部隊,連帶當地的準軍事化武裝警察部隊,印度此次動員兵力,已經在五萬人以上。
(印度軍隊)
而這還不是印度為了雪恥所做的全部工作,他們甚至拉來了美國和蘇聯作為自己的后援。
美國早在中印兩國停火期間,便已經嗅到了印度可能繼續動手的動向。
出于拉攏印度對抗中國的考慮,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向大量印度輸送武器,同時對印度保證給予經濟上的援助。
(肯尼迪)
與此同時,蘇聯作為印度的傳統盟友,也向印度提供了大量的武器。
冷戰時期,最水火不容的兩大巨頭,都在支持印度這件事上達成了共識,印度高層由此一度信心爆棚,尤其是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他更是覺得有了世界兩大“唯二”超級大國的援助,自己一定可以一雪前恥。
而不僅印度高層如此,派往前線的5萬名印度士兵中,持這種想法的人也比比皆是,其中不少人已經在幻想打敗中國之后的場景,還有人覺得印度可以憑借武器優勢和人員數量“拿下”整個西藏。
而這還不是最過分的,最過分的那部分人,干脆做起了打到成都和昆明、控制四川和云南的美夢。
(印度軍人)
考爾中將的獻禮
但實現美夢,永遠都需要實力。
以當時的印度軍隊實力來看,他們顯然不具備美夢成真的底氣。
這一點,尼赫魯的親信,當時的印軍將領考爾中將顯然并不明白。他只是想當然地覺得,11月是一個發起進攻的好日子,因為時任印度總理尼赫魯的生日就是11月14日,自己有必要在這一天給總理閣下獻禮。
(正在視察一個小學軍訓的尼赫魯)
而獻禮的主要地點,則被考爾選擇在了瓦弄。瓦弄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其東部與南部分別與緬甸、印度接壤,為兵家必爭之地。該地區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地形復雜,山巒起伏、森林茂密,斷崖與峭壁縱橫交錯,河流蜿蜒分布,具有易守難攻的天然地理優勢。
早在1942年,英國便非法侵占了瓦弄。印度獨立后,繼承了這一防務,對當地情況極為熟悉,堪稱“半個主場”。
(瓦弄地區的地形圖)
考爾中將便想當然地覺得,自己一定能夠憑借主場優勢,給總理閣下獻上一份厚禮。
只不過,如果考爾中將的心思,多花一點在戰場上,而不是如何給總理獻禮方面,他就會明白,此時瓦弄地區的印度軍隊現狀,到底有多么糟糕。
(印度的考爾中將)
原本這里駐扎有印度的第4師和新2師(新2師是從第四師拆分出來的)兩個部隊。兩個部隊原本同源,歸根結底都是同一個老部隊的班底,卻偏偏明爭暗斗,搞得瓦弄地區的防務烏煙瘴氣。
在戰場上,讓這樣的兩個部隊配合,可能還沒有見到敵人,就內訌自己人打了起來。
(印度軍隊)
更為嚴峻的是,印軍后勤保障同樣混亂至極。因為接收大量美制與蘇系武器,兩大頂尖強國“伺候”印度一個國家,新德里當局自以為武器質量遠遠優于中國。
只不過,美系與蘇系武器混用,必然會導致武器系統出現兼容問題,結果就是印度人手中的美系子彈怎么都裝不進蘇系步槍,手中武器形同廢鐵,如此狀況,戰事焉能順利推進?
(當時的印軍)
但考爾中將就是不明白這一點,他曾經在獨立前的英屬印度殖民地部隊服役,卻不受重用,只是軍隊后勤系統的基層軍官,直到印度建國才改變他的命運。
印度建國時,反殖民的獨立建國主義者參與組建政府,而印度軍隊則脫胎于英國人組建的殖民地軍。
如此一來,印度政府的高層天然不信任自己的軍隊,也不信任殖民地時期就已經帶兵的作戰軍官。
(英屬印度的軍隊)
結果就是,像考爾中將這類在殖民地時代郁郁不得志的基層后勤軍官,反倒由此登堂入室,官位節節攀升。
所以考爾滿門心思,全在于如何給自己的政界高層拍馬屁。在他的管理之下,印軍內部指揮體系混亂,各部隊之間缺乏有效協同,戰斗力大打折扣。
(印度軍隊)
獻禮變成了獻丑
這樣的一支軍隊,在面對中國軍隊的強勁反擊時,到底能有多大發揮呢?答案早已不言而喻。
1962年11月,中國軍隊對瓦弄地區的印軍發起了全面反擊。
戰斗伊始,印軍就暴露出了指揮體系的混亂,在“半個主場”鬧出了”撤退轉進其疾如風,迂回包抄其徐如林。劫掠錢財侵略如火,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的笑話,損失極為慘重。
(印度軍人投降)
在這樣的混亂局面下,考爾中將的信心崩潰了,他原本計劃在尼赫魯生日這天給總理獻禮,沒想到獻禮變成了獻丑,只留下了戰場上的滿目瘡痍。
這場戰斗,徹底擊碎了印度高層一雪前恥的美夢。他們原本以為,有了美蘇兩大國的支持,自己就可以在中國面前耀武揚威,可現實卻給了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這場戰斗,不僅讓印度在國際上顏面掃地,也讓印度政府對軍隊的信任度降到了冰點。而考爾中將,也因為這場戰斗的失敗,成為了印度歷史上的一個笑柄。
參考資料: 1、參考消息《中印戰爭都結束半個多世紀了,有些印度人還邁不過那道坎》 2、觀察者網《瓦弄反擊戰為何強烈地震撼了印度朝野?——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百問之五》 3、鳳凰衛視《印軍指揮長考爾中將坐飛機逃跑 只剩下空蕩的指揮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