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賽場,“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一點,美國啊,得學!自打“乒乓外交”那會兒,美國也曾一度學了一些皮毛,只是還差得遠!
文 | 海上客
“球在中國一邊,需要達成協議的是中方,不是美方……”就問這口氣大不大?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號稱援引美國總統特朗普如此言,可得到的中方回應是什么呢?
林劍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圖:央視新聞
在昨天(4月1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稱:“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該放棄極限施壓那一套。”
意思很清楚了。如果美方想談,就先自我反省,該收手時得收手。決定收手了,再來找中國談。想要平白無故讓中方找美方談,憑什么?
01
正如林劍所說,“這場關稅戰是美方發起的,中方采取必要反制措施是為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國際公平正義,完全合理合法”。
挑事的是美方吧?
特朗普近日回應拜登對他的抨擊
中方對等反制之下,特朗普還稱在等中國電話。海叔所見,甚至還有媒體披露,有人給特朗普出主意,在內心獨白“在等中國電話,會發生的,上帝保佑美國”的同時,不妨也將電話打到中方,鈴聲只響一下,立即掛斷。也許,中方會回撥呢!
海叔要說,這真是想什么好事呢!
美方當然該聽到中國已經屢次發聲,表示“中方的立場一直很明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然而這豈非愈加明確了一點——
在美方并未有所改悔之際,中方懶得搭理美方。中方早就在將對美關稅加征到125%時表示,由國務院稅則委員會公告表示,“鑒于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續對中國輸美商品繼續加征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這兩天,白宮網站又冒出來將對華關稅加征、飆高到245%。我倒是看到有媒體評論道:
“再加5%,才像美政府。”
萊維特在宣稱美國對華有加征245%關稅情況時,被發現她這身紅衣產自中國
為什么?因為“二百四十五”距離“二百五”就差那5%了呀!
再加,有意義嗎?連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在接受央視采訪時都說了,目前中美貿易已經“脫鉤”。伊維拉原話是:“世貿組織贊同中方的說法,當關稅的數字達到125%時,數字就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實際上已經貿易‘脫鉤’。”
這個時候,美方還在色厲內荏地號稱要繼續加關稅。面對本身就是“脫鉤”狀態,或者說貿易額成了“零”,那加征100%和加征1000%,甚至百分號前想加幾個“0”就加幾個“0”,有意義嗎?有意思嗎?何必呢?自嗨嗎?
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 圖:CGTN
02
連日來,可不是中方在一個勁兒地招惹美方。而是美方在繼續各種招惹。
比如特朗普確實也聲稱沒有接到過中方電話,但其一個勁兒地表示,可以和中方談,就等中方電話。
中方憑什么主動打電話給他?
日本倒是與美國在談。從中,海叔讀到了一點——
特朗普開始著急了,特別著急那種!
美東時間4月16日清晨,特朗普在社交平臺發帖稱,“日本今日將來訪,談關稅、軍援和公平貿易”。
或許有人會說,特朗普年近八旬的一個老年人,早晨醒得早一些,于是發帖,也正常。但海叔感覺,這么老早發帖,顯示了他對日美盡快達成些什么的種種期盼。
果然,之后有媒體報道,特朗普當日與財政部長貝森特以及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一起,同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會晤。
當地時間4月16日,赤澤亮正與特朗普在白宮會面圖:環球時報援引自特朗普社交媒體賬號
這就好笑了!
還有一點顧及外交禮儀的樣子嗎?
哦,美國總統親自與訪問美國的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會晤?日本來的既不是天皇,也不是首相,特朗普這就屈尊就駕與之座談?
這好像很不特朗普嘛!
要知道,當年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訪美,特朗普都不愿意給他一張大點兒的凳子。兩人會面的過程,就如同武契奇是下級,特朗普是上級——一副下級向上級匯報工作的模樣。
哪還有一點平等意識可言。
而如今這光景,美國總統的一些動作、表示,其實已經不小心暴露出自己的底牌了。
什么底牌?
其實也沒什么底牌,無非就是不小心顯示出,4月2日特朗普對所有美國的貿易伙伴加征關稅之舉,就是在咋呼,想嚇唬住一個是一個。而沒被嚇唬住的貿易伙伴,美國就想著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在談判的過程中,其能夠想到的就是通過各種手段,進行貿易訛詐!
阿爾巴尼斯參加電視辯論
當地時間4月16日,在澳大利亞聯邦選舉前的電視辯論環節,澳大利亞總理同時也是中左翼的工黨領袖的阿爾巴尼斯稱,美國加征關稅行徑,“可以非常明確地說,是一種自殘行為”。這是特朗普于4月初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征關稅以后,阿爾巴尼斯第二次在公開場合抨擊美國的貿易政策。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近日聲稱,接下來歐洲要進一步靠近亞洲,疏遠美國。這一個“近”一個“遠”,幾乎令人想起諸葛亮“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之句。也就是說,在文化上、歷史上、現實國際政治格局中,似乎本與美國很近,距離亞洲很遠的歐盟,如今也不得不提出另一種遠近觀。
“特朗普向世界其他地區發起貿易戰,令(各國在)全球經濟舞臺上的角色被重新分配。中國成了可靠的新伙伴。”這是中國青年報援引德國《明鏡》周刊近日一篇報道中的句子。這篇報道的題目索性就是——《壞美國,好中國》。
美國將自己的盟友、貿易伙伴逼成目前這副樣子,也真是沒誰了!
馮德萊恩
03
許多人關心中國是不是會和美國談?是不是做好談的準備?
在此不得不說,中國早就表態:
談,大門敞開;
打,奉陪到底。
打之牌,中方是怎么出的,前陣子世界都看在眼里,反正在有效打擊范圍內,只要美國出手,中方立即反制。而在出了有效打擊范圍、程度之際,中方也說了,接下來不做反制了,因為已經無效了。
這是怎樣一種打法?無非有理,有利,有節!
而至于談,海叔觀察到,近日,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名單中,有這樣一段內容:
任命李成鋼為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正部長級)兼副部長。
商務部大門 圖:央視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亦表示,中國商務部與美方對口部門一直保持工作層溝通。
這就是在為未來可能的談做準備,以及中美之間具備談的條件。只不過,美國只要不收手,當然沒得談。至于美方說什么“球在中國這一邊”,我看像美方故意“假摔”!望早日放棄極限施壓那一套,早日回到正常賽場上來,開展正常競爭。中國人的賽場,“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一點,美國啊,得學!自打“乒乓外交”那會兒,美國也曾一度學了一些皮毛,只是還差得遠!
路在腳下,不知道特朗普是不是聽懂了!
版權說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