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國關稅政策于4月2日發布,而當地最大的3D打印行業展會Rapid+TCT 2025則于不久之后的4月8日-10日舉辦,中國有多家企業參加。在關稅政策的大背景下,國際參展商的行程無疑被蒙上了一層陰影,同時也成為許多對話背后的驅動力。本期內容,3D打印技術參考帶來該展會基本情況。
經濟與地緣形勢背景下
增材制造行業展現新態勢
尼康SLM Solutions和EOS等公司明確表示,當前的形勢正在加速對本土生產零部件的需求,尤其是在國防和航空航天領域。尼康SLM Solutions表示,他們在美國的生產是為了應對新關稅,這使他們能夠獲得新合同。與此同時,EOS仍然扎根于美國軍事采購領域,這一地位已保持多年,隨著西方政府推動在岸制造并減少對國際制造業(尤其是中國制造業)的依賴,這一地位只會得到加強。
如今,在行業內部也出現了一些尷尬的緊張局勢。EOS曾經深刻影響了中國金屬增材制造技術的發展,但同時也培養了多家競爭對手,體現出中國在這個領域的快速崛起。但現實是,來自中國的機器價格雖然具有競爭力而且技術先進,但對于西方買家來說,購買中國設備用于國防或航空航天應用的地緣環境已變得越來越令人難以接受。因此,EOS、尼康SLM Solutions等擁有本地制造能力的公司正受到有利于國家安全、受控知識產權和可追溯供應鏈等等這些大背景需求的幫助。這不僅關乎性能,也關乎信任,這讓本地企業擁有了獨特的優勢。
硅膠3D打印技術成為一大亮點
今年Rapid+TCT展會上,硅膠3D打印技術備受矚目,Axtra3D公司脫穎而出,其在展會期間推出了全新的硅膠材料TrueSilX50,顯著拓展了行業內的材料應用范圍。作為Axtra新品的補充,3D Systems還展示了其創新的“蛋殼”工藝,使用打印的樹脂外殼作為硅膠注射的模具,之后將其拆開,即可得到復雜的硅膠部件。
麻省理工學院的衍生項目快速液體打印(RLP)工藝令人印象深刻,它以極快的速度生產出了Coperni手袋等奢侈品。這些多樣化的硅膠打印方法正在真正重塑業界對硅膠3D打印可行性和商業潛力的認知。
桌面級3D打印
桌面3D打印市場持續飽和,本次展會上包括拓竹科技、愛樂酷、縱維立方和創想三維等知名中國品牌在內的眾多公司,主要在改進現有模型,而非實現突破性創新。外媒同行表示,在這種漸進式改進的浪潮中,Prusa憑借持續獲得高客戶滿意度評級脫穎而出,在Trustpilot上的表現顯著優于其直接競爭對手。
加拿大公司Mosaic推出了Array系統,為桌面級自動化帶來了全新視角。Array系統是一個模塊化移動打印農場,將四臺高性能3D打印機整合成一個單元,并配備自動取下打印床的功能。該系統允許自動化的執行一系列打印任務,不需要人為過多干預即可獲得一批可供后期處理的成品部件。這是桌面增材制造的務實演變,它不再只是業余愛好者的玩具,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小批量生產。
基于人工智能的增材制造設計
DFAM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其驅動力不再是手動的CAD,而是人工智能驅動的模擬和優化。像Ai build這樣的公司憑借其“一次成功”的方法引領著這一潮流,提供實時熱預測和打印模擬工具,最大限度減少反復試驗,并最大限度提高零件成功率。他們正在向美國市場擴張,這表明尋求提高效率和可靠性的制造商對這些工具的興趣日益濃厚。這不僅僅是用戶體驗的改進,而是向智能自動化的轉變,其設計工具能夠根據材料特性和打印機約束進行學習、迭代和調整。
3D Systems也順應了這一趨勢,其集成了nTop軟件,該軟件能夠高效設計具有隨形冷卻流道和其他復雜內部幾何形狀的組件。這些工具不僅使零件可打印,還使其性能優于傳統設計的同類產品。
大幅面增材制造和多材料創新
大幅面增材制造技術正不斷發展成為一項高度戰略性的能力,尤其在航空航天和國防領域。專注于熱塑性擠出系統的Jugger Bot3D公司宣布,向火箭發動機研發商Firehawk Aerospace出售了多臺聚合物大幅面制造設備,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些系統將用于生產固體火箭發動機部件,標志著3D打印在推進和發射技術應用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大規模3D打印在可燃火箭部件上的應用,凸顯了增材制造技術在關鍵國防基礎設施中日益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像Amarea這樣的公司正在突破多材料3D打印的界限。Amarea正在開發一種特殊的基于液滴的打印方法,能夠打印氧化鋯、銅和玻璃等材料。該技術采用噴墨工藝,將材料粉末懸浮在液滴中,沉積到載體介質中,然后進行燒結后處理。雖然這種方法目前仍不太引人注目,但它為使用傳統上被認為與3D打印不兼容的材料來制造復雜幾何形狀的零件開辟了新的可能性。
這些進步表明,增材制造行業正在跨越“塑料零件原型”時代,邁向更基礎的時代。增材制造正日益成為性能、速度和適應性與精度或成本同等重要的應用領域的主要生產方法。
增材制造行業正在經歷轉型
如果說“Rapid+TCT 2025”展會有什么明顯的亮點,那就是增材制造并非停滯不前,而是正在轉型。前幾年的炒作周期或許已經過去,但取而代之的或許是更有價值的東西:專注、審慎的增長。在展會現場,各家公司并沒有承諾一夜之間徹底改變制造業。相反,他們正在不斷改進產品,更緊密地與實際生產需求相結合,并力圖將增材制造視為一種成熟的生產工具。
我們看到的是3D打印正在悄然常態化——它并非取代傳統制造業,而是對其進行補充。無論是AI增強設計、真正的硅膠功能、跨材料系統,還是對展會策略的重新考量,其核心思想都十分清晰:增材制造正在從炒作走向實質。對于那些關注增材制造的人來說,真正的故事并非浮光掠影,而是潛藏在表面之下的根本性變革。
注:本文由3D打印技術參考創作,未經聯系授權,謝絕轉載。
歡迎轉發
歡迎加入碩博千人交流Q群:248112776
1.
2.
3.
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