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主題為“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宣傳周期間,我市多家醫療機構將積極組織開展腫瘤防治系列宣傳活動,提高市民對腫瘤防治的認知,增強防癌抗癌意識。
醫護人員針對高發癌癥,為患者解讀檢查報告。
“長期抑郁、焦慮、壓力大,再加上熬夜等不良習慣,可能形成癌癥體質,要注意管理情緒和調整作息。”4月15日,在市中心醫院門診部一樓大廳義診現場,腫瘤內科、放療科、婦產科、介入科、彩超、影像科等多學科專家針對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高發癌癥,為患者解讀檢查報告、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
義診同時,專家結合臨床病例,深入淺出講解早期篩查方法、常見癥狀識別及科學治療理念,幫助市民樹立“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防癌理念和健康觀念,動員全社會支持和參與癌癥防治工作,提高群眾對癌癥防控和健康體檢工作的認識,營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圍,積極踐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原來腫瘤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長期不良習慣積累的結果。”王女士表示,她原本對癌癥充滿恐懼,參加這次活動讓她對腫瘤有了全新的認識,大約40%的癌癥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她準備制定健康計劃,每天堅持運動、減少熬夜、增加蔬菜攝入,并決定帶家人一起定期體檢。
市中心醫院腫瘤四科主任張君薇介紹,癌癥的發生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除了遺傳因素外,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也起著重要作用。每個個體的情況不同,患癌的風險也就有相當大的差異。吸煙、肥胖、飲酒、感染、環境污染、接觸職業致癌物和致癌環境都是癌癥的危險因素。
如何預防癌癥呢?張君薇主任提醒,科學防癌關鍵在于健康生活,均衡飲食,適量運動,規律作息,遠離煙酒,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降低患癌風險。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腫瘤防治工作,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在不斷提升診療能力的同時,關口前移,扎實做好腫瘤監測報告工作,深入實施腫瘤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項目、癌癥患者康復隨訪項目,廣泛普及腫瘤防治知識和技能,全市腫瘤防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有一種美好叫遼寧# #新時代六地遼寧杠杠滴# #振興新突破遼寧杠杠滴#
來源:盤錦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