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劉洋)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師生研發的首個人形機器人“工創一號”在校園里首秀,引發社會關注。記者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4月16日,該校工程實踐與創新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由原工程訓練中心轉型升級,面向全校各個院系和沙河高教園區高校全面開放,將以智能制造為引領建設“智造工廠”,北航首個人形機器人在此“誕生”。
北航師生研發的首個人形機器人“工創一號”在揭牌儀式上亮相。 受訪者供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工程實踐與創新中心以“立足綜合平臺、面向工程實際、通過創新實踐培養工程素質和能力”為教學理念,構建了基本工程認識、基礎工程實踐、前沿科技拓展和綜合創新訓練四個層次的進階式工程創新實踐教學體系。
工程實踐與創新中心共建設“北斗”“無人機”“機器人”“5G”“人工智能”5間校企聯合創新實驗室,并開設5門校企合作工程創新與實踐課程,面向全校各個院系和沙河高教園區高校全面開放共享,形成新型教學生態圈,旨在提升沙河高教園區創新實踐教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記者了解到,該中心將“北航傳統”與“創新智造”相結合,以智能制造為引領建設“智造工廠”,構建智能加工、智能檢測裝配、中央控制及仿真實訓等3個平臺7個單元模塊,總占地面積1008平方米,全面推進工程訓練數字化轉型提質。
“智造工廠”一角,該工廠總占地面積1008平方米。 受訪者供圖
首個人形機器人“工創一號”便是依托“智造工廠”智能加工生產線,實現了人形機器人手臂關節連接件等核心零部件的加工。據介紹,這是工程實踐與創新中心聯合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究院、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協同研發的北航首個人形機器人。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劉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