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北京會見重要人士,應該說黃仁勛來京次數很頻繁,上次是3個月之前,而這次來之前有個背景因素,就是前兩天美國決定對英偉達出口中國的H20芯片實施無限期的出口管制,大家非常明白,老黃這次大概率就是為這個事而來的。
對眼下的中國來說,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雖然說科技方面的技術趕不上美國,但是國產替代的步驟實施的很穩健,即便沒有英偉達的芯片,可能我們短期會受到一些影響,未來的科技自主發展也會速度很快的,華為實際上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繞開了相關的技術,一樣有了手機的5G功能。
對英偉達或者老黃而言,很清楚英偉達H20芯片的限制出口給華意味著什么,畢竟中國的在全球科技消費領域的市場不能說是之一,應該是規模最大的市場,英偉達失去這塊肥肉,對業務和利潤的影響會非常之大,不僅僅是眼前會產生負面影響,從中長期的角度意義更是重大,如果說在出口管制的這幾年,中國就存在很可能研發出替代品來,如果真到那時候,對英偉達意味著什么不言而明,所以無論是黃仁勛還是馬斯克其實都是能夠看到未來的。
英偉達黃仁勛,為何要堅定不移服務中國市場?
英偉達的黃仁勛之所以說要堅定不移的服務中國市場,并且每個行業都將迎來人工智能顛覆性的變革,核心原因還是中國的市場規模所決定,以及中國的科技高速發展能與英偉達的業務形成很強的契合點,最重要的是未來,對人工智能最終的發展落腳點而言,就是商業化應用,如果拋開了這個前提,任何人工智能都是沒有意義的。
這就是人工智能的應用了,本質上人工智能在對家庭的商業化服務領域空間并不是很大,而在制造業領域則會有廣闊的空間以及高度,之前看到一個專家說,哪個國家的制造業最強大,那么未來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就越充分,美國的科技雖然在全球屬于頂尖地位,但是僅僅從制造業的應用方面看,缺乏制造業的人工智能技術意義并不是很大,關鍵是沒有辦法商業化應用啊,這就跟當前的人形機器人一樣,未來只有在工業制造業領域展開大面積的應用,人工智能的商業化才能更好的體現出來。
如此,為什么黃仁勛說堅定不移的服務于中國市場的答案就毋庸置疑了,老黃對未來的科技技術的發展落腳點看得非常清楚了,那就是制造業領域的前景很廣闊,只有與中國市場一起進步,英偉達才能更好的體現出成長性。
那么未來到底該如何服務呢,一切不得而知,會不會像馬斯克那樣在中國建廠?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免責聲明: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或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請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