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4 月 16 日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汽車市場迎來了一顆耀眼的新星 —— 二代哈弗梟龍(參數丨圖片) MAX 正式上市。此次上市共推出 5 款車型,指導價處于 13.18 - 16.98 萬元這一區間,而限時換新價更是低至 11.68 - 15.48 萬元,這一價格策略無疑極具沖擊力。
長久以來,四驅車型由于高昂的成本,一直與 30 萬元以上的高端市場緊密相連。普通消費者對于四驅車型往往只能望而卻步。但二代哈弗梟龍 MAX 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這一局面。它直接將四驅技術引入了主流消費區間,使得成本門檻降低幅度超過 40% 。這一創舉不僅成功填補了 15 萬級新能源四驅 SUV 的市場空白,更是宣告了 “四驅平權” 時代的來臨。
從技術層面來看,二代哈弗梟龍 MAX 搭載的第二代 Hi4 智能四驅電混技術堪稱一大亮點。其以 “兩驅能耗,四驅性能” 作為核心賣點,有效解決了新能源車 “有電猛如虎,沒電慢如龜” 的常見痛點。該車饋電油耗低至 4.2L/100km,綜合續航可達 1250km,純電續航最高更是達到 209.5km,甚至在實測數據中出現了 “反向虛標” 的驚喜情況。第二代 Hi4 采用 P2(前軸發電 + 驅動) + P4(后軸驅動)布局,僅通過雙電機就實現了四驅功能,相較于傳統三電機方案,成本更低且能耗表現更優。通過智能后橋解耦技術,在高速巡航時能夠自動斷開后軸動力,減少 2% 的機械損耗。兩檔 DHT 變速箱拓寬了發動機高效區間,搭配高達 92% 效率的智能能量回收,使得 WLTC 綜合油耗僅為 0.97L/100km。在性能數據上,綜合功率 238kW、扭矩 595N?m,百公里加速達到 6 秒級,爬坡度達 60%,在冰雪路面制動距離相比兩驅車縮短 12%。并且,四驅系統每 10 毫秒就監測一次路況,動態分配扭矩,大大降低事故率,相比兩驅降低了 50%,為行車安全增添了一份可靠保障。
在智能駕駛方面,二代哈弗梟龍 MAX 采用純視覺方案,800 萬像素雙目攝像頭搭配 BEV 感知模型,支持城市 NOA(無保護左轉、紅綠燈啟停)、跨層記憶泊車等功能。硬件成本相較于激光雷達方案降低 60%,但場景覆蓋率卻能達到 98%
那么,究竟哪些消費者適合選擇二代哈弗梟龍 MAX 呢?對于北方用戶而言,冰雪路面的行車需求強烈,四驅系統在安全性方面的優勢就顯得極為突出,例如其冰雪模式下扭矩分配為前 40: 后 60。對于追求科技體驗的家庭,純視覺智駕以及 Coffee OS 3 智能座艙(0.8 秒語音響應)能夠很好地適配年輕家庭的需求。而對于經常進行多地形出行的消費者,170mm 的離地間隙加上 26° 接近角,輕度越野能力優于本田 CR-V,能夠輕松應對各種復雜路況。
在這 5 款車型中,Hi4 165 Ultra 智駕版(限時換新價 15.48 萬元)十分值得推薦。它標配城市 NOA、跨層泊車(價值 2 萬元選裝包)以及擁有 165km 的純電續航(年均省油費 1.2 萬元) 。與比亞迪宋 PLUS DM - i、吉利銀河 L7 等同價位車型相比,梟龍 MAX 憑借全系四驅、高階智駕以及越級空間(軸距 2810mm)形成了明顯優勢,當然,在品牌溢價和充電網絡方面可能稍顯遜色。
二代哈弗梟龍 MAX 的上市,對于長城汽車來說,是其從 “硬派越野” 向 “家用普惠” 轉型的關鍵一步。通過 Hi4 技術的下放,哈弗重新定義了新能源家用車的價值標準:安全不可妥協,性能無需高價,智能務必實用。在 “全民四驅” 的美好愿景下,梟龍 MAX 很有潛力成為家庭用戶的首選車型,同時也為整個行業樹立起 “回歸造車本質” 的標桿。然而,未來市場的反饋仍然存在一定懸念,這場技術普惠能否成功喚醒消費者對四驅價值的認知,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市場給出一個積極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