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條熱搜:“00 后員工拒絕加班,反手讓公司賠了 20 萬”。
評論區炸鍋了,有人說這是 “整頓職場先鋒”,也有人擔心 “年輕人太沖動”。
但我更想對那些在茶水間偷偷抹眼淚的打工人說:工作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人生的枷鎖。
一、別讓情緒勞動榨干你的血槽
去年冬天,我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習,每天要陪客戶喝三頓酒。有次凌晨兩點,客戶突然要求修改方案,我邊吐邊改 PPT,老板卻在群里發了個 “奮斗者的凌晨” 表情包。
后來才知道,這種 “情緒勞動” 比搬磚還累 —— 既要保持微笑應對無理要求,又要壓抑真實情緒假裝 “熱愛工作”。
這不是個例。智聯招聘數據顯示,68% 的職場人因 “處理人際關系” 感到疲憊。
就像《我在他鄉挺好的》里的胡晶晶,表面上是 “全能型選手”,實則在廁所偷偷補口紅遮蓋憔悴。你不是公司的永動機,而是自己人生的掌舵人。
“別在凌晨三點的辦公室里自我感動,別在同事的冷眼中反復內耗,別讓領導的一句批評否定你的全部價值。”
二、副業不是 “不務正業”,而是生活的 B 計劃
朋友阿凱白天是程序員,晚上化身 “跑腿騎士”。他在接單平臺設置 “只接奶茶訂單”,既賺外快又能順路喝免費奶茶。更絕的是,他把客戶備注里的奇葩要求寫成段子,在小紅書吸粉 50 萬,現在接廣告的收入比主業還高。
這屆年輕人早就看透了:主業是生存,副業才是生活。
閑魚數據顯示,2024 年副業經濟規模突破萬億,95 后程序員靠 AI 繪畫月入過萬,00 后銷售把客戶資源轉化為私域流量。與其在格子間里焦慮 “35 歲危機”,不如像阿凱一樣,用 “主業求穩 + 副業謀發展” 的雙軌模式,給自己留條退路。
“工資是老板發的,底氣是自己攢的。”
三、職場 PUA 的糖衣炮彈,別往自己嘴里塞
前同事小薇曾被老板畫餅:“現在辛苦點,等上市分你原始股。” 結果三年后公司裁員,她連賠償金都沒拿到。更諷刺的是,老板轉頭用 “感恩文化” 給新人洗腦,要求每天早讀《弟子規》,美其名曰 “提升格局”。
這種新型職場 PUA 正在蔓延:有的公司搞 “狼性文化”,要求員工互相扇耳光激勵;有的領導用 “為你好” 包裝壓榨,讓下屬 24 小時待命。但 00 后早就不吃這一套了 —— 杭州某 00 后員工因拒絕陪酒,直接在工作群發離職聲明:“我是來打工的,不是來當三陪的。”
“真正的職場成長,是把‘老板畫的餅’變成‘自己的實力’,而不是把‘領導的 PUA’當成‘逆耳忠言’。”
最近重溫《武林外傳》,白展堂說:“江湖永遠在,機會有的是。” 這句話放在職場同樣適用。別因為一次方案被否就懷疑人生,別因為同事的冷暴力整夜失眠,更別把老板的情緒當成自己的晴雨表。畢竟,你人生的主角是自己,不是公司的 KPI。
下次再有人說 “年輕人太嬌氣”,不妨笑著回他:“我們不是嬌氣,是活得太清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