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艾青山
編輯| 劉漁
近日,廣東老牌上市乳企燕塘乳業舉行網絡業績說明會。
面對2024財年營收和凈利潤雙降的局面,投資者對公司能否實現"2023-2030年發展規劃"中設定的50億元營收目標以及省外市場拓展計劃提出質疑。
另外,在業績承壓、產能利用率不足的情況下,燕塘乳業仍然砸錢推進大規模擴產項目,似乎并不大符合常規邏輯,此事也引發了業內人士的關注。
據燕塘乳業最新披露的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32億元,同比下滑11.18%;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1.0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3.03%。顯然,這并不是一份好的成績單。 細分產品類別來看,液體乳類、花式奶、乳酸菌乳飲料類及其他產品營收分別下降13.94%、14.15%、7%和15.76%。可謂是全線崩盤。 燕塘乳業在年報中對業績下滑的解釋較為簡略,僅稱"乳制品行業受綜合因素影響,消費需求階段性回調,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個解釋看起來稍顯敷衍。
縱觀燕塘乳業近五年財務表現,2020-202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6.37億元、19.85億元、18.75億元、19.50億元和17.3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5億元、1.58億元、0.99億元、1.8億元和1.03億元,整體呈現明顯波動態勢。
這一業績走勢與燕塘乳業2023年9月制定的"至2030年實現50億元營收"目標,形成鮮明對比。以2022年財報數據為基準計算,燕塘乳業要在規劃發布后的8年內實現營收增長1.6倍,相當于再造一個半"燕塘"。
而兩年過去,公司營收不增反降,與目標的差距反而擴大。
在4月7日的業績說明會上,面對投資者"如何實現50億營收目標"的質疑,燕塘乳業表示將"堅持發展種植養殖、食品加工、營銷網絡、物流運輸等五大板塊,建成現代化乳品產業集團",但未能提供具體可行的路徑規劃。
燕塘乳業在發展規劃中提出"精耕廣東、聚焦灣區、覆蓋華南、邁向全國"的市場戰略,但從實際數據看,公司市場拓展面臨重重挑戰。 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在廣東省外市場實現營收3750.16萬元,雖占總營收比例首次突破2%達到2.04%,但絕對值同比下降5.79%;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省內主陣地市場營收為16.9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1.3%。 這意味著,省外市場占比提升更多是來自本土市場收縮,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市場擴張。
據燕塘乳業介紹,公司目前通過線上先行與傳統經銷渠道開拓湘贛閩桂瓊市場,同時進軍香港市場并加大對澳門市場的開拓力度。
顯然,光靠廣東市場燕塘乳業是很難實現50億營收目標的,而最大的增量,大概率來自于廣東周邊省份市場。
另外,在2024年4月,燕塘乳業宣布建設都市型乳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預計獲得中央財政資金支持1億元。同年8月,燕塘乳業進一步明確將投資約9077萬元建設廣墾乳業智慧物流中心項目,以及投資約6.05億元建設粵東日產600噸現代化乳制品加工廠一期項目。
然而問題在于,根據財報數據,燕塘乳業現有產能利用率并不樂觀。2024年,廣州旗艦工廠產能利用率僅為68.69%,湛江生產基地更低至55.65%。在此背景下,公司決定通過粵東項目增加至少30%的設計產能,不免引發市場質疑。
如果現有的產能都沒有充分利用上,那么擴張產能豈不是會進一步拉低產能利用率?可以看出,燕塘乳業的戰略節奏似乎出現了一些錯位。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燕塘乳業未來既要面對伊利、蒙牛等全國性龍頭企業的強勢滲透,又要應對溫氏、晨光等本土品牌的競爭壓力。如何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市場中突出特色、提升競爭力,才是決定燕塘乳業能否實現戰略目標的關鍵。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稿件內容溝通: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
更多內容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