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達到了中國古典文學史的巔峰,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熠熠生輝的珍貴財富。
原著載入或圍繞故事人物撰寫的20副對聯,字字蘊含哲理,句句洞見智慧,讀后醍醐灌頂!
1、《紅樓夢》
-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這副對聯雖然有“明世故、通人情”的應世哲學思想,但是,也表達了一種生活智慧。若想對世間萬物保持敏銳的洞察力,達到明世理的狀態,需要有終生學習的精神。
在任何一種人際關系中,只要不損人利己,“世事”“洞明”與“人情”“練達”,就是人生一門重要的功課。
- 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這副對聯是賈雨村在智通寺門旁看到的,除賈雨村之外,賈赦、王熙鳳、賈璉等人得勢時,都大肆聚斂財富;家敗人亡時,“想回頭”已經不可能了。
當一個人被貪欲沖昏頭腦時,會不經意間便走向懸崖。貪婪,是人的本性;戰勝貪婪,是人生旅途的重要修行。
-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這副對聯在《紅樓夢》中出現了兩次,那么,什么是有,什么是無?如果竭盡全力地去追逐“有”,卻累垮了身體,豈不是得到了“無”?
世事亦真亦幻,若想看得真切,則需要一雙慧眼。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懂得真與假、有與無的辯證關系。
- 喜笑悲哀都是假,貪求思慕總因癡。
這副對聯使人想到那句“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喜笑悲哀皆是虛幻,對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要過于癡迷。只有放下執著,才能看透世事,活得清醒而獨立。
生命有且僅有一次,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少留遺憾。
-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
這副對聯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短暫易逝的無可奈何,不禁想起了杜甫筆下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傷春悲秋,皆因“自惹”二字。
既然韶華易逝、紅顏易老,不如在繁華落盡時,甘于平淡,回歸生活最真實、最本真的模樣。
2、《水滸傳》
- 家有余糧雞犬飽,戶多書籍子孫賢。
這副對聯說明了物質生活的富裕,更強調了多讀書的重要性。與馬氏莊園的對聯“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有異曲同工之妙。
讀書,是精神文化的傳承。世界讀書日即將來臨,讓我們一起讀書,遇見更精彩的世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 生事事生君莫恕,害人人害汝休嗔。
這副對聯警示人們:如果自己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就別抱怨別人不仁不義。每個成年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人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傷害別人,或遲或早會傷害到自己。只有保持善意,才能避免禍端。
- 貪觀天上中秋月,失卻盤中照殿珠。
這副對聯體現了人們喜歡追逐虛無飄渺的東西,卻失去了眼前所擁有的美好。
人們在貪婪難以得到的東西時,“盤中照殿珠”這種現有的珍貴物品也會失去。陳奕迅在《紅玫瑰》中唱的那句“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也是這個道理。
- 駿馬卻馱癡漢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這副對聯中揭示了生活中的不般配,與俗話說的“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意思相近。
世間之事,哪有那么多稱心如意?如國學泰斗季羨林所說:“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不完滿才是人生。”
- 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這副對聯通過暢飲美酒,體現了不同的境界與心態。曹操的那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慨人生苦短的憂慮與嘆息。
人生,一半煙火,一半詩意。放平心態,方能擁有輕松安靜的靈魂,細細品味這世間的美好。
3、《三國演義》
- 同心協力,救國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這副對聯意境深遠,表達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患難與共,報效國家、安定黎民的遠大理想與抱負。
作為普通人,該怎么辦呢?孟子有云:“窮困時獨善其身,顯達時兼善天下。”如果窮困不得志,就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如果飛黃騰達,就心懷天下、造福百姓。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這副對聯體現了恬淡寡欲、安寧恬靜的生活態度,淡看名利、無欲無求時,才能心中無雜塵。
擁有淡泊與寧靜,就不會困于喧囂的市井,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安靜下來讀書、聽歌、習字,是“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悠閑自在。
-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不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無愧青天。
這副對聯中的“赤面”“赤心”“赤兔”,都是對關羽忠肝義膽的贊美,也是對他的全面概括與高度評價。
關羽赤膽忠心、英勇無畏、武藝高強,當年聯吳抗曹,威震華夏。時至今日,關羽的三個優秀品質也備受推崇。無論什么時候,過硬的人品與能力都值得尊重。
- 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這副對聯表現了高朋滿座、盛友如云的場面,凸顯了主人的熱情好客。
有句諺語叫做“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與三觀一致、性情相投的人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能獲得心靈的快樂與愉悅;反之,與性情不相投的人在一起,特別容易產生分歧,一句話也不想說。
- 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這副對聯出自諸葛亮“舌戰群儒”的精彩章節,原句為“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生活中,有些人自命不凡,說起話來一套一套,遇到事情馬上就原形畢露。紙上談兵的人,永遠不可能指點江山。
4、《西游記》
- 小橋通活水,茅舍倚青山。
這副對聯描繪出了小橋、流水的景象,強調了修心,就會有桃花源的境界。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
桃花源,是極致的人間仙境,是沒有勾心斗角的靜土,成為人們心中無法割舍的情懷。其實,人間樂土不在虛幻的桃花源,而在人們純凈美好的內心。
- 花向春來美,松臨雨過青。
這副對聯中的“春”與“雨”,襯托出了一副山水畫卷,表達了所有真正的美好,往往需要經歷磨難。
大自然的生命要歷經風霜,才能精彩地綻放,何況人呢?真正的強者,在逆境中往往都能夠沉得住氣。因為內心堅韌,面對風雨,會更顯從容。
- 水高船去疾,沙陷馬行遲。
這副對聯出現在唐僧師徒四人在子母河時遇到的經典橋段,蘊含著有關順境與逆境的人生哲理。陷入困境后,積極地克服困難,是一種人生智慧。
人生,就像一場漫長的修行。在順境中,保持謙遜和謹慎;在逆境中,經歷住磨難與考驗。
- 禪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情涵萬里天。
這副對聯表達了修行者的最高境界,也是人們追求的內心寧靜。沒有了人的本心,也就失去了干凈與純粹。
人活一世,真性情最為寶貴。像孫悟空那樣真誠、平靜地活著,便學會了慈悲和包容。漸漸超越了世俗的煩惱,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 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高名名喪人。
這副對聯比喻一個人的權勢、名聲顯赫后,就會招致嫉妒,甚至招來災禍。權位高,需要謹慎從事;名聲大,需要低調內斂。
有的人稍有成就,就自認為高人一等、氣焰囂張。在這里,筆者更贊同周國平先生的觀點:“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脫俗,最高是返璞歸真的平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