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4月17日電 近日,美國政府拋出的"對等關稅"計劃,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在國際社會激起千層浪。長期以來,美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此次"對等關稅"政策打破了原有平衡,歐洲、亞洲眾多學者和相關領域專業人士紛紛發聲,認為這一系列政策絕非經濟進步的助力,而是破壞全球貿易秩序的"攪局者",國際社會亟需回歸公平、透明與合作的發展軌道。
美國交易的藝術就是大棒。(作者:中國日報 金鼎)
"霸權之手"伸向盟友 加速歐洲轉向多元化
斯洛伐克投資貿易發展局負責人羅伯特·西蒙契奇(Robert Simoncic)指出,對于歐洲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強烈的負面信號。在這樣的形勢下,歐洲此后的主要計劃應該是著眼于其他市場,將原本出口到美國的產品放到其他市場,甚至還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市場范圍。
柏林自由大學教授、全球勞工組織主席克勞斯 F·齊默爾曼(Klaus F. Zimmermann)則從戰略博弈的角度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認為,美國加征關稅是其戰略博弈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迫使歐盟做出重大讓步,購買更多美國產品,或者增加從美國進口石油和天然氣。但此類短視舉措有可能加劇貿易沖突,最終損害雙方經濟。更具戰略性的應對措施應是將貿易關系多元化,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他同時指出,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最終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僅削弱其自身經濟,還會加速歐盟轉向更加多元化和獨立的全球戰略。歐盟的回應將塑造國際貿易的未來,凸顯出在日益不確定的全球格局中,戰略伙伴關系和經濟韌性的重要性。
埃及法拉比政治研究中心秘書長穆赫塔爾·戈巴希(Mokhtar Ghobashy)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許多經濟學家批評了美國的這些行動,并發出警告稱,這可能會導致全球性的嚴重經濟衰退。這些關稅對國際貿易以及美國與許多國家的關系產生了負面影響。
背離"雙贏"共識 阻礙全球經濟進步
"貿易戰沒有贏家——這是過去貿易摩擦升級帶來的慘痛教訓。"伊斯蘭堡政策智庫Initiate Futures聯合創始人兼高級專家漢南·侯賽因(Hannan Hussain)指出,盡管"美國優先"的支持者聲稱這些措施能夠保護國家利益并促進經濟實力,但實際情況要復雜得多。隨著反制關稅措施生效,從汽車、能源到食品生產等美國關鍵經濟部門都在為可能產生的后果做準備,美政府的做法似乎越來越不明智。
土耳其媒體Harici總編輯圖恩克·阿科克(Tun? Akko?)則對特朗普政府的做法進行了尖銳批評,稱其做法完全背離了"雙贏"的理念。阿科克認為,美國政府已明確表示,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美國的勝利,而根本不顧及其他國家的利益和感受。事實上,我們正在目睹一場貶低其他國家、伙伴和利益相關方的"言論戰"。
巴基斯坦專家澤米爾·阿萬(Zamir Ahmed Awan)也指出,在經濟日益相互關聯的全球化世界中,美國政府對幾乎所有主要貿易伙伴的進口商品全面加征關稅,盡管其意圖是維護美國的經濟利益,但這種保護主義舉措的更廣泛后果可能會嚴重削弱其原本想要達成的目標。
齊默爾曼還援引了亞當·斯密《國富論》中的經典語句:"勞動分工和專業化能提高生產力和效率,從而為所有人創造更多財富。"他認為。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遵循同樣的原則:各國專注于生產自己最擅長的產品,并自由交換商品和服務,使消費者受益于更低的價格和更優質的產品。關稅等壁壘會破壞這一體系,導致效率低下和經濟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