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議會)日前批準了一項與中國的協議,將在兩國之間共同建設一條新的跨境鐵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之際,蒙古國希望與南部鄰國中國建立更密切的關系。這條19.5公里長的鐵路將使蒙古國增加對中國的煤炭出口。該項目的建設曾被擱置了十多年,但最近幾個月獲得了新的推進動力。報道稱,蒙古國第一副總理盧布桑亞木·干圖木爾今年早些時候表示,與中國的政府間協議是“(政府)議程上的首要項目之一”。
奧云額爾登表示,該鐵路是蒙古國政府14大項目中的首個項目,他代表蒙古國政府向為達成協定提供政治支持的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主席阿瑪爾巴伊斯格楞等各方表示感謝,對中國政府表示感謝。奧云額爾登介紹,有關鐵路項目的討論始于2004年,2008年以來的17年期間共進行60多輪談判,蒙古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3項咨詢,國家大呼拉爾提出6項建議,政府提出45項決議后才得到最終解決。
蒙古國總理奧云額爾登(資料圖)
對蒙古國來說,這件事意義重大,類似石油是俄羅斯的經濟支柱,對蒙古國而言,煤炭就是其很大的經濟依仗。2024年為例,這一年,蒙古國出口的煤炭總量高達8370萬噸,很高的數值,而這一年,中國也是憑借190.47億美元的雙邊貿易額穩坐蒙古國最大貿易伙伴的位置。很樂觀的情況,卻還是收斂的,等鐵路建成,煤炭出口量至少還能再提3000萬噸,由此衍生的經濟效應同樣也是不可估量,保守估計,經濟增長率至少能達到6%。
而我國60%的焦煤都依賴進口,年進口總量超過了7500萬噸,過去受地緣關系,國際局勢變動等方面影響,我國從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進口的煤炭時長受其政策影響,而蒙古國在地理上與我國緊密相連,這種天然的地理優勢,原本應成為中蒙煤炭合作最重要的基礎。但蒙古國卻一直想要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在嘗試與美國、日韓歐洲等國家加強合作后,蒙古國逐漸意識到作為一個貧窮小國,維系地緣關系的重要性。
中蒙跨境鐵路(資料圖)
面對特朗普關稅戰帶來的巨大風險,蒙古國積極尋求應對之策,而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成為其重要的戰略選擇。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龐大的市場和穩定的經濟增長態勢,與蒙古國在經濟上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蒙古國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而中國對煤炭等能源資源有著持續且巨大的需求。修建跨境鐵路,能夠極大地提高蒙古國煤炭運往中國的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通過鐵路運輸,蒙古國煤炭可以更便捷、更快速地抵達中國市場,滿足中國工業生產等方面的需求。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在面臨美國關稅戰的壓力下,穩定的能源進口渠道至關重要。蒙古國豐富的煤炭資源,通過這條即將建成的鐵路,能夠更高效地運往中國,為中國的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解決了中國在能源供應方面的一個后顧之憂。恐怕特朗普怎么也沒料到,自己精心策劃的關稅戰,竟在不經意間促使蒙古國做出有利于中國的戰略決策,成了中蒙合作的 “催化劑” 。
中蒙跨境鐵路(資料圖)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俄羅斯能源部表示,蒙古國國家堅定委員會批準了“聯盟東方”天然氣管道項目,該管道穿越蒙古國,是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的延續。也就是說,蒙古國還是重返中俄蒙天然氣管道項目了。去年8月中旬有消息傳出,蒙古國政府并未將該管道納入未來四年的政府規劃當中,他們已經單方面擱置了這一合作。如今大半年過去,蒙古國顯然是后悔了,這筆過路費他們還是想賺。對于這條天然氣管道,俄羅斯尤其上心,這關乎著他們未來的能源出口結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