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文
美伊關系自2018年美國撕毀《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JCPOA)后跌入冰點,核問題成為雙方角力的核心戰場。2025年4月12日,美伊在阿曼馬斯喀特展開首次高級別間接談判,打破了近七年的僵局。
如今,第二輪談判定于4月19日在意大利羅馬舉行,然而美軍雙航母戰斗群在中東的耀武揚威、特朗普政府的反復無常,以及美伊根深蒂固的戰略對立,讓談判前景籠罩在陰霾之中。在“談判桌旁就是航母”的高壓態勢下,美伊能否找到突破口?
美伊“破冰”:從阿曼到羅馬的試探
4月12日,美伊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啟動首輪談判,堪稱近年來雙邊關系的一大轉折。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率團,伊朗外長阿巴斯·阿拉格齊領銜,雙方陣容之強遠超外界預期。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居中穿梭,美伊代表雖分處不同房間,卻在會后意外“偶遇”,上演了短暫但意味深長的直接對話。威特科夫拋出橄欖枝,承諾促成協議并吸引西方投資;阿拉格齊則針鋒相對,要求美國全面解除制裁,甚至大膽邀請美方訪伊。雙方罕見地用“建設性”形容此次接觸,并敲定4月19日繼續在羅馬交鋒。
然而,談判地點卻引發波折。伊朗和意大利方面16日確認將在羅馬舉行,但伊朗外交部隨后又稱可能仍在阿曼,暴露雙方在細節上的齟齬。分析人士一針見血:羅馬不過是個中立舞臺,伊核問題的核心仍是美伊之間的你死我活。寧夏大學學者牛新春直言,特朗普一心排除歐洲和中俄的干擾,力推美伊直接過招,意大利的“和平之都”光環不過是點綴。第二輪談判或將延續首輪套路:先間接試探,再短暫面對面,為實質性談判鋪路。可這點進展,距離打破僵局還遠得很。
美國嘴上妥協,航母開道
就在談判臨近之際,華盛頓的做派卻讓人看不懂。4月15日,威特科夫公開表示,特朗普政府考慮將伊朗鈾濃縮水平限制在3.67%,與2015年伊核協議一致,外界一度以為美國要放低姿態。可沒過幾個小時,他在社交媒體上180度大轉彎,揚言伊朗必須“徹底廢除核計劃”。同一天,特朗普緊急召集國家安全高官,在白宮戰情室密謀對伊策略,擺出一副要攤牌的架勢。
更囂張的是軍事動作。4月15日,美媒高調披露,“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開進也門索科特拉島附近的亞丁灣,與“哈里·杜魯門”號航母組成雙航母戰斗群,配上巡洋艦和驅逐艦,火力兇猛。美軍雖對任務細節三緘其口,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在給伊朗上眼藥。
評論一針見血:談判前夕亮出雙航母,擺明了是“復合施壓”,既要嚇唬伊朗,又要安撫國內鷹派和以色列盟友。美國防長赫格塞思更是在CBS上放狠話,稱外交失敗就動武,炫耀美軍“深入且大規模打擊”的能力。伊朗革命衛隊毫不示弱,15日通過官媒警告:國家安全是不可觸碰的紅線!
伊朗的算盤:謹慎應戰,外圍突圍
面對美國的軟硬兼施,伊朗擺出一副“以不變應萬變”的架勢。最高領袖哈梅內伊15日表態,談判值得一試,但對美國毫無幻想,只對自家談判團隊有信心。他還點名:伊核談判只是外交任務之一,別指望伊朗把國運全押在這上面。伊朗的底線明明白白:解除制裁是前提,核能力是護身符,絕不接受美方的“命令式談判”。
為了在談判桌上多幾分底氣,伊朗的外交動作頻頻。4月16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干事格羅西飛抵德黑蘭,與伊朗外交部和原子能組織磋商核查合作,擺出開放姿態。17日,阿拉格齊趕赴莫斯科,向普京轉交哈梅內伊的親筆信,討論美伊談判最新動態。伊朗拉攏IAEA和俄羅斯,既是給美國看的“善意”,也是在為談判加籌碼。尤其在美伊互信為零的當下,伊朗需要外部盟友撐腰。
內外交困,步步驚心
美伊談判看似開了個好頭,但前路布滿地雷,以下幾個坎兒不好邁:
1. 美國內訌,盟友添亂
特朗普急于借伊核問題給自己加冕“和平締造者”,尤其在俄烏沖突和加沙問題無解的背景下。據美方情報,伊朗距核突破僅兩三周,時間緊迫??商乩势請F隊內部卻唱反調:一邊有人主張妥協換取伊朗限核,一邊是鷹派和以色列叫囂“徹底摧毀”。以色列還計劃下月空襲伊朗核設施,逼美國選邊站。特朗普嘴上勸阻,實際卻模棱兩可,談判桌上這出“雙簧”讓伊朗如鯁在喉。
2. 你死我活的戰略對立
美伊的矛盾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生死攸關的戰略博弈。美國要伊朗徹底棄核,最好連導彈和地區影響力一起打包交出來;伊朗則把核能力視為對抗美以的最后底牌,制裁不解除免談。牛新春一語中的:美國視伊朗為中東“最大敵人”,伊朗把美國當“全球禍首”,這種互信赤字下,妥協比登天還難。美國想趁伊朗經濟困境敲竹杠,可伊朗在制裁和威脅下磨煉多年,早就不是任人宰割的軟柿子。
3. 外部變量,攪局or解局?
IAEA的角色至關重要。若格羅西能促成伊朗配合核查,或許能為談判清障;但若被伊朗懷疑偏向美國,談判可能直接崩盤。俄羅斯的斡旋能給伊朗壯膽,但改變不了美伊博弈的本質。沙特、土耳其等中東玩家也在暗中觀望,隨時可能推波助瀾。
4. 航母的賭局:嚇不住就翻臉?
雙航母壓陣是特朗普的“極限施壓”老套路,但對伊朗未必管用。伊朗對軍事威脅早有免疫力,反而可能借機凝聚民心,甚至加速核研發。俄羅斯衛星社警告:若美國誤判伊朗底線,貿然開戰,可能引爆核危機,自己反倒搬石頭砸腳。
刀尖上的外交
美伊互為“最大敵人”,談判桌上再多花招,也掩蓋不了戰略對立的本質。美國一心遏制伊朗的地區影響力,保住以色列的戰略優勢,同時防止伊朗石油重返市場沖擊美國頁巖油產業。伊朗則想靠核能力撐起大國夢,借談判破局重振經濟。雙方你來我往二十多年,制裁、威脅、談判輪番上陣,問題卻越拖越棘手。
第二輪談判或許能在程序上走兩步,但要達成實質協議,雙方得拿出真刀真槍的誠意。而在雙航母的咆哮聲中,這場外交博弈注定步步驚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