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江海區外海街道高新西街和東寧路口的周邊有大大小小數十家商戶,隨著氣溫升高,越來越多人選擇出門消費,周邊客流量也越來越大。對商戶來說本是皆大歡喜的好事,然而,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卻像一根刺扎在他們心里……
從去年11月開始,承租在東寧路某號物業的多家商戶遇到了用水用電的問題。“一開始只是陸陸續續斷水斷電,沒辦法我們只能到附近去接水用。”商戶張大哥來到江海區近20年,早些年干過工廠,這兩年他在東寧路開了家娛樂室,沒想到被用水用電問題“卡了”脖子。
同樣的,商戶紀先生早些時候也租了間門面做燒烤,想著天氣回暖,出來吃燒烤的人越來越多,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卻沒水沒電,這可著急壞了他。“我現在開一天門就虧一天的錢,人這么多,做不了生意就很著急。”紀先生說道。
商戶們一開始找到“房東”反映用水用電的問題,然而從去年到現在,房東一直沒有把問題解決,更是躲著商戶們不見。商戶們找不到“房東”,久而久之便產生了矛盾。
過完年,商戶們聽說
江海區綜治中心專門處理矛盾糾紛
便想去討個說法
3月13日
實在沒有辦法的商戶們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
到江海區綜治中心尋求幫助
商戶來到江海區綜治中心反映訴求。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面對社會治理新形勢、新挑戰,江海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力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推動各部門依法履職,形成合力,確保群眾化解糾紛“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一站式”化解矛盾糾紛。
“現在還斷水斷電,叫我們商戶怎么做生意。”“好不容易租了個鋪面,沒水沒電我們都開不了門。”“實在沒辦法了,能不能幫我們?”……前不久,在江海區綜治中心門口,8名商戶急切地找到工作人員尋求幫助。
綜治中心的工作人員見狀
立刻把商戶們請到
綜治中心內的矛盾糾紛調解室
并耐心勸說和認真記錄商戶們的訴求
經過了解,商戶們此前聯系的“房東”是該物業的二房東,他因與該物業大房東存在其他的租賃糾紛,拖欠了巨額水電費,導致承租的多家商戶停水停電,嚴重影響了商戶正常的生產與經營活動。
“來到這兒就對了!你們放心,解決矛盾糾紛,我們是專業的。”眼見商戶們著急的樣子,江海區綜治中心周主任握住張大哥的手說道,咱們坐下來好好聊一聊,你們把事情講清楚,我們一起找到解決辦法。
周主任介紹,江海區綜治中心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目前江海區推動“7+N”(政法委、法院、檢察、公安、司法行政、信訪、人社)等部門常駐,并設置有多個無差別接待窗口,具備“信訪接待、矛盾調解、法律服務、心理服務、預測預警、指揮調度”功能,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群眾只需進一扇門,事件涉及的其他部門和問題,都由綜治中心協調聯系解決。”周主任說道。
核實情況后,該綜治中心第一時間運用常駐部門力量,組織法院、司法、信訪等力量對案件進行分析研判,并牽頭組織區供水和供電部門、區城管局、屬地街道、大房東等多方召開調解會。
隨著調查的深入,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原來,該物業總欠費含商戶和二房東兩部分,由于大房東與二房東的矛盾糾紛,導致大房東不愿參與墊付;二房東欠款跑路找不到人,無法償還欠款。此外,對于總欠款,商戶們表示只愿意繳交自己的一部分,不愿墊付二房東部分。
場面一度陷入僵局。經過在場法官的專業釋法,并通過司法局常駐干部與房東律師多輪溝通協商,解除了法律關系顧慮。背靠背調解,最終當事人雙方達成了一致的調解方案:水電欠費部分,由商戶、大房東共同墊付。
調解方案出爐后,區供電部門即日通電,供水部門則加班加點,為商戶接通管道通水。“這下不發愁了,終于把心里這根刺兒拔出來了。”從綜治中心出來以后,紀先生可算松了一口氣,沒想到這么快就能解決好。他一會兒就去備貨,燒烤店晚上就能正常營業。
目前,商戶水電恢復正常使用。
江海區綜治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截至目前,區綜治中心成功化解經濟糾紛、民生訴求、家庭矛盾共計22起,辦結率超過90%。下一步,江海區將在前期街道綜治中心已全面完成提檔升級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區街聯動”,確保群眾訴求事事有回應、件件依法辦,做到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切實提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效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來源:南方+(記者/申紅洲 通訊員/江海政法)
關注【江海高新發布】
讀懂高新 關注江海
新聞資訊 一手掌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