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今天(18 日)早上聲稱“北京在145%關稅后主動聯系”,并暗示“即將達成協議”,但這一說法與中方實際行動形成鮮明對比。事實上,中國并未表現出任何妥協跡象,反而在貿易戰升級后采取強硬反制措施,包括對美商品加征84%關稅,并加速推進與東盟國家的經濟合作,如領導人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強化區域供應鏈去美國化。
特朗普的言論更像是其慣用的“極限施壓”策略的心理戰,試圖制造“中國服軟”的假象,以安撫國內市場和選民。然而,這種“自說自話”的談判風格已被多次證明無效——中國早已明確表態“不愿打但不怕打貿易戰”,并在實際行動中展現戰略定力。可是,特朗普總喜歡給自己加戲,但這卻改變不了當前美國所面臨的不利態勢。
因為全世界已經看到,美國方面明顯是出現了焦慮的加劇,當前,美國已經處于盟友離心、經濟反噬、信譽崩塌的狀態。特朗普的反復表態折射出美國的深層焦慮:
第1. 盟友體系松動:歐盟、日本等傳統盟友不僅未追隨美國對華施壓,反而批評其貿易政策,甚至考慮對美“去風險”。西班牙、馬來西亞等國更公開表態希望擴大對華合作,削弱了美國的經濟圍堵戰略。
第2. 經濟反噬嚴重:美國企業因高關稅承受巨大壓力,特斯拉、蘋果等巨頭市值暴跌,通脹加劇。美元信用受損,全球“去美元化”加速,人民幣在東盟結算占比顯著提升。
第3. 國際信譽崩塌:特朗普的“商人式外交”讓各國對美國政策穩定性產生嚴重懷疑,甚至德國財長直言“我們不是在對抗美國,而是在防范它”。
而全世界看到的是中方的戰略定力:那就是不接招、不陪演、不妥協。
面對特朗普的“談判煙霧彈”,中方采取了三重策略:
1. 冷處理美方“自導自演”:中國外交部此前已明確表示,若美方真想談判,應先停止“極限施壓”。特朗普的“對話”說法缺乏實質證據,更像是單方面放風。
2. 強化“非美”經濟圈:中國近期與東盟深化合作,推動本幣結算、產業鏈重組,削弱美國關稅戰效果。
3. 精準反制,直擊美方痛點:中國不僅加征關稅,還限制關鍵原材料出口(如稀土),并制裁美國企業,讓美方承受對等代價。
四、未來走向:美方或被迫調整策略,但對抗難消
短期內,特朗普可能繼續“嘴硬”,甚至升級關稅,但現實壓力將迫使其調整:
國內企業反彈:美國商界已對關稅政策強烈不滿,若經濟進一步惡化,特朗普或面臨更大內部阻力。
國際孤立風險:若盟友持續“去風險”,美國將失去對華施壓的杠桿,最終陷入單邊主義困境。
中方持續反制:中國已做好長期斗爭準備,并通過多元化市場降低對美依賴,使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逐漸失效。
因此:特朗普的“談判幻覺”難掩戰略頹勢
特朗普的“自說自話”暴露了其談判策略的破產——中國不吃這一套,世界也不再盲目追隨美國。若美方仍沉迷于“關稅萬能論”,最終只會加速自身經濟衰退和國際影響力下滑。而中國,正以冷靜、堅定的姿態,向世界證明:真正的實力,不在于虛張聲勢,而在于戰略定力與全球合作共贏的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