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政策疊加之下,深圳樓市走出獨立行情。
4月12日,深圳樓市迎來“小陽春”行情下首個“日光盤”。位于龍華紅山板塊的恒壹·紅山華府項目開盤僅90分鐘,184套房源即全部售罄,平均每分鐘成交約2.04套房,成為2025年龍華片區首個開盤即清盤的住宅項目。據悉,該項目開盤前共有747批客戶完成意向登記,登記比達1:4.06,刷新了2025年以來深圳住宅市場的登記比紀錄,也成為截至目前全市登記比最高的住宅項目。
在法拍市場,同樣出現了引人關注的成交。近期,南山蛇口片區的豪宅項目半島城邦三期共有11套住宅進行拍賣,總起拍價約為1.7億元,卻吸引多達184人報名參與競拍。最終,其中9套成功成交,總成交金額超過2.6億元,整體溢價率達到120%,成交套均總價突破2800萬元。
成交量上漲,也帶動了價格企穩上漲。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3月70城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數據,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其中,上海和深圳分別上漲0.7%和0.1%,北京和廣州分別下降0.2%和0.1%。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北京、上海、深圳分別上漲0.5%、0.4%和0.3%,廣州下降0.2%。
對于即將到來的“五一”黃金周,多位業內人士持樂觀態度。從目前新房熱銷、法拍高溢價、二手成交回暖等信號來看,市場活躍度已出現階段性恢復。在部分房企加速推盤等因素推動下,預計“五一”小長假期間,深圳樓市有望迎來新一輪集中看房與成交高潮。
新房庫存走低,官方“上新”超1.1萬套
此前備受市場關注的恒壹·紅山華府,開盤前就被寄予“準日光盤”的期望。
時代周報記者獲悉,恒壹·紅山華府此次推出63㎡、66㎡、69㎡、78㎡四種戶型,備案均價約8.05萬元/㎡。項目開盤期間推出認購優惠折扣約98折,疊加優惠后總價最低約465萬元起。
深圳淘房前線創始人謝林鋒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恒壹·紅山華府之所以在開盤當日實現“日光”,核心原因在于其學區、價格、配套與稀缺性的多重疊加。項目對口深圳“四大名校”之一的深高北校區,本身就具備強烈的教育吸引力。相比周邊動輒12萬元/㎡的二手學區房,紅山華府以7.8萬元/㎡左右的備案均價和475萬元起的入門總價,成功撬動大量換房家庭和剛需購房者的情緒預期。
謝林鋒表示,該項目主打63-78㎡的小戶型,得房率高、贈送面積多,總價普遍控制在500萬-630萬元之間,匹配主流剛需預算,降低了決策門檻。更重要的是,紅山華府作為紅山片區最后一塊住宅用地,商品房僅有184套,市場認知中的“絕版屬性”進一步激發了置業情緒,稀缺性轉化為熱度,為其開盤“日光”埋下了情緒基礎。在當前整體市場復蘇尚不穩定的背景下,同時具備學區價值、配套兌現、價格觸達與資產稀缺的項目,自然具備引爆搶房行情的條件。
除了集中開盤項目表現亮眼,一些順銷項目近期銷售成績也較為穩健。時代周報記者從多名房企營銷人士處獲悉,當下開發商的焦慮情緒有所緩解,不再一味地“以價換量”,多個項目出現價格上調的現象。
“今年以來,深圳整體市場仍處于供應緊張的狀態。”一名房企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市場上真正可選的項目不多,核心區域尤其缺貨。“現在剩下的基本都是坪山、大鵬這類外圍板塊,市場熱度有限,去化難度相對較大。”
該人士介紹,該企業近期有多個項目拿證,未采用集中開盤的方式,而是選擇直接順銷。“其中一個項目相較于一期,二期整體售價上調了約10%,但戶型有所優化,使用率提升,產品力更強。”
他進一步指出,雖然當前市場整體節奏依舊偏謹慎,但只要項目具備區域價值和產品優化,“仍有不小的去化機會”。
新房走量速度加快的背景下,深圳新房市場的去化周期明顯縮短。
深圳樂有家研究中心的數據則顯示,自去年10月以來,隨著市場成交量上漲,去化周期快速縮短。截至3月底,深圳一手預售住宅庫存量為26655套,按近12個月一手預售住宅月均去化速度(月均3474套)計算,去化周期為7.7個月。
企業端積極推盤的同時,官方也在加大供給端的力度,供應節奏有所加快。
根據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數據,今年第二季度,深圳計劃入市的商品房項目25個,預計供應房源面積為1082312.53平方米、11427套,其中住宅987781.53平方米、9820套,對比上個季度供應量增加了3690套;商務公寓50424.00平方米、688套。
法拍房市場異動,二手房成交量逼近“繁榮線”
在新房市場升溫的同時,深圳的二手房市場也出現企穩信號。
近日,半島城邦三期共有11套住宅房源登上拍賣平臺,總起拍價高達1.7億元,吸引了多達184位競拍者參與,平均每套房競爭人數接近17人,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其中,最受關注的一套為2號樓建筑面積約259.19㎡的大戶型住宅,起拍單價僅約7.7萬元/㎡,但最終以單價約20萬元/㎡、總價高達5172萬元成交,溢價率逼近160%。而溢價率相對較低的則是5號樓一套建筑面積約87㎡的小戶型產品,起拍總價約687.1萬元,最終以1115萬元成交,折算單價約為12.8萬元/㎡,溢價率也達到了約62.3%。
從整體表現來看,深圳二手房市場在多個關鍵指標上表現出不俗增長。深圳中原研究院數據顯示,上周(4月6日-13日),深圳市二手住宅共成交1533套,環比上漲39.4%;面積共計152975平,環比上漲41.7%。
從成交趨勢來看,這一輪回暖已從3月開始顯現,并在4月進一步放大。
根據樂有家研究中心監測數據,今年3月深圳一二手住宅網簽總量10239套,環比、同比分別增長53.6%、66.2%。其中,一手住宅預售網簽量2926套,現售網簽量1235套,合計網簽4161套,同比增長47.2%;二手住宅網簽6078套,同比增長58.3%。此外,今年3月深圳二手房錄得量為7703套,接近8000套的“繁榮線”。
隨著三月數據大幅回升,四月市場熱度延續并逐步放大,業界普遍預期,這一輪樓市熱度有望延伸至五一假期前后。對于5月能否延續升溫態勢,成為當前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深圳“紅五月”行情預計將延續,目前市場熱度仍處于相對高位。
李宇嘉指出,從目前多家中介平臺反饋的帶看量及成交節奏來看,按照約40天的成交周期測算,4月和5月的有效購買力仍將保持高位運行,深圳二手住宅月成交量維持在5000套以上“沒有任何問題”。
李宇嘉認為,從交易結構來看,當前深圳二手房市場以低總價段為主。300萬元以下房源占比約為30%,500萬元以下的占比超過60%。這一結構與深圳近年來積壓的首置需求相契合,形成了剛需帶動置換的良性循環。深圳的購房鏈條在一線城市中相對更暢通,改善型買家的換房行為被持續激活。
他分析稱,這一輪市場回暖,核心在于購房門檻和成本的明顯下降。過去十幾年深圳積累了大量剛性需求,但由于高房價、高首付和高利率長期難以釋放。如今,不少區域二手房價格出現大幅下調;而在金融政策層面,首付比例降低至15%,利率降至3%左右,已是非常友好的購房環境。
此外,改善性需求也在逐步釋放,帶動更多業主進入置換通道。李宇嘉表示,預計四五月市場仍將保持相對活躍,但“熱度進一步走高的可能性不大。連續經歷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成交高位后,市場很難再出現類似‘創紀錄式’的峰值。”
本文源自:時代周報
作者:劉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