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改革開放,鳳陽一片新氣象……”4月17日,在鳳陽縣小崗村“當年農家”景區內,伴隨著一陣鏗鏘的鑼鼓響,兩位頭裹毛巾、身穿藍褂、手拿花鼓的演員為前來研學的小學生進行鳳陽花鼓表演,贏得現場一片叫好。
47年前,18位農民以“敢為天下先”的膽識,按下了鮮紅的手印,拉開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而“當年農家”茅草屋就是當年這18位農民按下紅手印的地方。 而如今,這里不僅是歷史紀念館,更成為全國研學旅行示范基地,每年吸引數萬學子前來“觸摸”歷史,見證鄉村振興的生動發展 。
“當年農家”景區包括農家院落、農趣體驗園、當年小崗24戶場景再現、茅草房體驗式民宿等4個部分。通過茅草房建筑群落和生產、生活用具等實物展示,再現了20 世紀60至80年代的生產、生活場景,使人們穿越時空、收藏時間、留住記憶。
在這里,依托鳳陽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非遺+”活動,學生能夠學習鳳陽花鼓、鳳陽民歌、鳳陽鳳畫、淮河大鼓等非遺文化,也能夠親身體驗磨豆腐、碾糧食、做農家飯等生活項目。“小崗的景色非常美,這次研學也學到了很多知識。” 前來研學的同學說道。
據了解,2024年,來自全國139所高校的1000余名大學生,前來開展傳承小崗精神助力鄉村振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撰寫各類調研報告和新聞報道300余篇。
為了豐富小崗村文化旅游服務新業態,讓更多游客留在小崗、游在鳳陽,具有江淮田園風光特色的鄉村民宿集群——“小崗村宿”開門迎客。
“小崗村宿”是小崗村鄉村旅游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在小韓莊原址規劃設計建設,充分尊重農民意愿,采取“村集體統一收儲+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盤活利用”的方式展開。目前已經建成民宿區院落、客房以及小崗大禮堂、小吃街、咖啡屋、游客中心等配套服務設施。
如今小崗村文旅發展步入新圖景。2024年,小崗村景區被聯合國旅游組織授予“世界最佳旅游鄉村”榮譽稱號,全年累計接待游客6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65億元。
從“當年農家”到“小崗村宿”,小崗村完成了一次蛻變。這里的鄉村振興和文旅發展,如莊稼生長般自然演進。那些改變中國農村命運的紅手印,如今正在新的契約上按下——這次,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記者 徐慧媛 段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