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門原名“寶帶門”,是上海老城廂著名的一扇城門,也是老城隍廟的入口,城外即是十六鋪。
明清時期,小東門大街是上海最繁華的商業區。各地商賈開店設莊,從事沿海和長江流域埠際貿易業務:棉花、綢緞、皮貨、藥材、木器、京廣雜貨、洋貨、海味,等等店鋪數不勝數。其中不乏童涵春堂國藥號、萬有全腌臘店、老德泰銅號等一大批老字號。
而大東門到小東門一帶是上海銀樓業的發源地。在清乾隆年間就已有老慶云、裘天寶、老鳳祥等著名銀樓。
大東門大街南有三條重要街市,其中豆市街為上海豆、麥、米、食油批發商行集中地,附近的綿陽里、萃豐里、吉祥弄一帶專設為豆市貿易匯劃的錢莊。花衣街都是棉花堆棧和棉花商行。
隨著舊區改造后,東門路地區也舊貌換新顏,不僅商務樓宇林立,還有圍繞“公園城市”理念打造的東門廣場小花園,以城門、城墻、石庫門為設計靈感,處處彰顯東門廣場區域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記者 / 陳玲
編輯 / 張姍
視頻 / 陳玲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