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博物館效果圖。 前海管理局供圖
前海博物館“山海劇場”效果圖。 前海管理局供圖
前海博物館“山海劇場”未來可作為觀景平臺。
前海博物館是深圳市規劃建設的“新時代重大文化設施”之一,其建設情況一直備受關注。4月17日,前海博物館項目內部首次向媒體開放,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前海博物館繼2024年12月實現建筑主體結構全面封頂后,工程建設正穩步推進,目前總體形象進度已達40%,預計2026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利用凈高40米中庭打造“城市會客廳”
作為深圳市“新時代重大文化設施”之一,前海博物館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主持設計,以“文明之樹、時代明燈”為設計理念,融合前海“山海城”特色,致力打造成為綜合性、開放型、智慧型、國際化的博物館。項目位于前海合作區前灣片區,占地面積約3.2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2.6萬平方米。
4月17日,前海博物館項目內部首次向媒體開放,記者跟隨項目團隊深入建筑核心區進行探訪。
“項目不僅具備傳統博物館的核心展陳功能,還創新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將成為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型文化綜合體。”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前海博物館副總建筑師張振輝介紹。
在探訪過程中,記者重點參觀了正在建設中的“城市會客廳”和“無柱山海劇場”。據介紹,前海博物館凈高40米的中庭,運用了“負形”手法重構傳統樓閣意象,縱向貫通四層空間,且遵循“吉尺比例”向上逐層收分,與建筑“重檐飛揚”的外觀相呼應。未來,這里將配備數字投影系統,融合聲、光、電技術,打造開放性、功能性、藝術性兼備的“城市會客廳”,滿足各類文化活動需求,激發文化創新活力。
打造國內罕見大跨度無柱空間
此次揭開面紗的還有前海博物館在距離地面45米高的五層平臺,打造的近百米跨度的“無柱山海劇場”。
據介紹,項目團隊創新性地將橋梁工程的拱結構應用于建筑高位,成功打造國內罕見的大跨度無柱空間。兩座圓拱分別高達22.75米、跨度94.34米,南北各一。未來,山海劇場南北兩側近5000平方米的無柱空間將變身多功能觀演臺,北側“海劇場”可觀前海灣海景,南側“山劇場”可覽深圳大、小南山風光,既是觀景平臺,也能與建筑空間協同運作,成為全年齡段共享的文化劇場。
前海博物館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據介紹,目前項目總體形象進度已達40%,預計2026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未來前海博物館建成后,將開展場館運營、陳列展覽、文物保護研究、國際交流、社會教育、人才培養等工作,打造成為深圳的文化新地標和閃亮名片,助力深圳文化事業發展邁向新高度。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王睦廣(除署名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