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13日,2025年惠州市秋季招生政策宣傳會在惠州會展中心盛大舉行,該宣傳會由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南方都市報主辦。
參展學校的學生作品。
4月12日、13日,由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南方都市報主辦的2025年惠州市秋季招生政策宣傳會在惠州會展中心盛大舉行。為期兩天的活動吸引了全市30多所學校參展,為廣大家長和學生搭建了一個全面了解學校、精準選擇學校的平臺,進一步推動惠州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惠州,這座承載千年歷史、散發著深厚人文底蘊的城市,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惠州持續探索,讓教育質量實現全方位、更深層次的飛躍。此次秋季招生政策宣傳會,正是惠州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
教育資源
近3年超4700名教師參與“縣管校聘”交流輪崗
惠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龔茜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近年來,國家、省、市高度重視教育改革發展,惠州市緊跟時代步伐,以“增位提質”為核心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在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方面,2020年9月以來,全市累計新增公辦學位近30萬個,18所新建擴建學校投入使用。通過創新實施“1+3+N”集團化辦學模式,38個學前教育集團、42個義務教育集團串聯城鄉資源,多所名校與縣域學校開展托管、結對共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職業教育領域亮點突出,18所中職學校辦學條件達標率居全省第三,多個產教融合平臺搭建人才培養通道,“民辦公費生”中職名額助力學生技能成才。
師資建設上,近三年惠州招聘教師超1.2萬名,培養67個省市級“三名”工作室主持人,17位教師獲評正高級教師創歷史新高,超4700名教師參與“縣管校聘”交流輪崗,農村教師職稱改革走在全省前列,還給予終身班主任教師多項禮遇。
在保障教育公平方面,義務教育階段實現陽光招生,民辦學校電腦搖號、重點校區“雙隨機”分班等舉措獲認可,中職招生納入統一規范管理。素質教育成效顯著,視障學生考入大學,奧運賽場上惠州小將勇奪獎牌,彰顯教育改革成果。
名校齊聚
特色班成咨詢熱點
惠州實驗中學的訊飛智能班、華羅庚中學的國防班、惠州市第八中學的鴻蒙班、惠州市光正實驗學校的音體美班……在2025年惠州市秋季招生政策宣傳會上,參展學校的特色班型備受關注,成為諸多家長咨詢的熱點。
惠州實驗中學的訊飛智能班將在今年9月份開始招生,預計招4個班,每個班54人。該特色班依托科大訊飛技術資源,構建“人工智能+學科融合”課程體系,挖掘學生科創潛能。在該校展臺前,咨詢的家長絡繹不絕,惠州實驗學校的招生老師介紹,實驗中學此次咨詢較多的是訊飛智能班的相關情況。
在華羅庚中學的展位前,擺放了一個巨大的航母模型。學校老師向南都記者介紹,該校的國防班從2021年秋季開始招生辦學,此次活動,他們已經接待了多位家長的咨詢。現場,記者正好碰到李同學和媽媽一起在咨詢該校國防班的招生情況,李同學說,他的爸爸和舅舅都曾參過軍,他也希望能夠考入華羅庚中學的國防班學習,早日成為一名真正的軍人。
上普通高中并非孩子上大學的唯一途徑,許多中職學校開設“3+證書”高考班或綜合高中班(職普融通)。現場,惠州華洋科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惠州市財經職業技術學校等多所中職學校都在向學生家長講解“職教高考”。惠州華洋科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方老師介紹,參加職教高考的廣東考生可以考省內韶關學院、嘉應學院等12所本科院校和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等97所專科學校。
專家答疑
直擊升學、提分、擇業三大痛點
北京大學教育學博士周建斌攜重磅學業規劃出席,深度揭秘高中學習攻略,助力學子搶占名校先機。
針對素質養成教育的核心,周建斌從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智力素質、社會素養四個方面進行解讀。在臨近中考的關鍵節點,他還為家長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支持孩子的方法,包括構建和諧關系、給予心理支持、進行環境建設以及了解政策等。
惠州學院中文系教師、江淮書院常務副院長、二級作家雪弟同步傳授中考作文“一劍封喉”技法,現場拆解滿分模板。雪弟圍繞中考高分作文展開深度剖析,以2023年廣東中考作文題《這一次,我全力以赴》及2024年廣東中考作文題《當好自己故事的主角》為例,傳授中考作文寫作技法。
雪弟指出,中考高分作文需在內容上緊扣題意,聚焦自我成長,突出中心思想,如在文中多次強調“全力以赴”“當好主角”等核心概念,同時確保內容充實,融入人物、花卉等元素,以真摯情感打動讀者。語言運用要準確、流暢、生動,展現文采;結構布局應嚴謹,段落銜接緊湊、過渡自然,且每段篇幅不宜過長。為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雪弟還鼓勵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捕捉事物特征,積累寫作素材。
惠州市技師學院招生部部長史頻聚焦“黃金職業賽道”,深度剖析從技能學習到高薪就業的發展路徑,致力于破解“普職分流”帶來的焦慮迷局。
史頻介紹了技工教育學歷體系,涵蓋普通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等不同層次,詳細闡述各層次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與教學側重點上的差異。同時,對中級工、高級工、預備技師等畢業生層次進行說明,強調其與中專、大專、本科學歷的對應關系及就業優勢。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楊振華 郭秋成 蔣奇政 黎秀敏 李曉慧 吳方 王詩媛 田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