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馬爾克斯 | 投入寫作是為了讓別人更喜歡我

0
分享至

今天是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José García Márquez,1927.3.6 — 2014.4.17)的忌辰。我們將1976年馬爾克斯與哥倫比亞電視臺的專訪翻譯、整理成了文字版,盡可能還原了馬爾克斯的原意。馬爾克斯在采訪中講述了他人生中的諸多經歷,我們能從中窺見他幽默風趣的性格側面,對進入他廣闊精妙的文學世界一定有所幫助。你最偏愛馬爾克斯的哪本書?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加西亞·馬爾克斯,哥倫比亞文學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

“我不知道人們對我是愛是恨,不知道他們對我評價如何。我曾經說過,現在也仍然這樣認為,投入寫作是為了讓別人更喜歡我。我覺得這是作家寫作的根本原因之一。現在的問題是,在三十年的寫作生涯之后,作家對別人的想法依舊無從得知。”

——馬爾克斯

幾十年來,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都試圖為加西亞·馬爾克斯拍攝電視專訪,但他是個極其害羞的人,幾乎一貫拒絕。然而那年他決定講述自己的部分人生,并選擇了一家哥倫比亞電視公司和一位哥倫比亞記者來完成這件事。這是我們RTI電視臺與我的幸運。



▲采訪中的馬爾克斯(來自采訪截圖)

01

初到波哥大

問:您的某些文字中提到,您可能在13歲進入青春期時經歷了某種意義上的“暴力”的轉變——因為您在13歲時只身前往波哥大。你還記得初到那樣一個與加勒比海岸文化差異極大的地方,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首先,站在1976年的我們很難想象1943年的哥倫比亞,也就是你提到的那個年代。我覺得那時候的哥倫比亞是由很多個不同的“哥倫比亞”組成的。在波哥大,人們以為哥倫比亞就等于波哥大。當然,這是我現在才理解的。

但你要知道,那時候如果你想申請獎學金,比如我當時在巴蘭基亞,就必須去波哥大參加一個全國性的考試。那時家里幾乎每年都有一個孩子出生。我13歲的時候就差不多有八個兄弟姐妹了。所以我意識到除了離開家以外我別無選擇。而這其實對我和家庭來說都有好處——對個人而言是逃出生天,對家里來說則是減輕負擔。于是我決定從巴蘭基亞去波哥大參加獎學金考試。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應該是1943年,我當時大概13或14歲。但是具體幾歲我已經記不清了,誰也說不準。我父親給我買了去波哥大的船票。我是乘坐一艘沿馬格達萊納河行駛的船出發的,正常需要8天,但如果船在路上擱淺,在那時可能要15、16天,沒人能預料。但即便是擱淺了,大家也不會覺得煩——反而像是一場節日。

我記得那趟旅程并不算太波折,大概花了10天。我們到達了薩爾加鎮,然后換乘一列火車緩緩地上山,就像是用指甲一點點抓著往上爬。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比海平面高出3米以上的東西。火車在下午駛入高原,像一匹小馬一樣氣喘吁吁地爬坡,然后突然跑起來,在每個站點停下。那里賣著黃色的雞、雪白的土豆……這些新奇的事物對當時的我來說簡直是從未想象過的奇跡。而且,天氣也很冷。對那些一直生活在高地的人來說,冷不算什么。但對我們這樣常年生活在海岸的人而言,那種寒冷的感覺簡直難以想象。不斷上升的海拔令我有些呼吸困難。我們習慣了淹沒在氧氣中,到這兒卻覺得吸不夠空氣,這太奇妙了。

然而,出現了一個問題,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波哥大這座城市。我是在1943年下午四點獨自一人抵達波哥大的薩瓦納車站的。很多人采訪時都問我見過的最令人震撼的城市是哪一個?我去過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大城市,但我的回答始終是波哥大。

那天下午的波哥大是灰色的,是一座灰姑娘一樣的城市,陰雨連綿,街角電車劃過時會冒火花,所有人都掛在電車上……男人們都穿黑衣服,戴帽子,街上連一個女人的影子都沒有。對我們這些海邊長大的男孩來說,這簡直是災難,盡管我當時只有十三歲,看到一個城市里一個女人也沒有也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我帶著一個大皮箱(那時候旅行都用皮箱),問誰能幫忙箱子送到第十大道上的旅館——那是一條非常窄的小街。(插個題外話,我突然意識到這已經過去那么久,我幾乎可以算個老波哥大人了。人生兜兜轉轉啊)。他們說可以找輛“驢車”送箱子。于是我雇了一個車夫,從薩瓦納車站拉到了第十大道與第十九街交界,那有一尊Caro(哥倫比亞政治家的雕像)的雕像,太久遠了,我已經記不清了。

那天晚上我鉆進被窩時,以為有人惡作劇把被子弄濕了,不知哪里傳來一聲大叫:“這就是波哥大!得學會在這兒睡覺!”這不是海邊,再艱難也要習慣這種生活。

當時大概有800到900人競爭30或40個獎學金名額。但我的運氣一直很好,這我常說。



▲波哥大暴動(El Bogotazo) 1948年,也就是馬爾克斯21歲時,波哥大暴動爆發了,此后暴力氣氛一直籠罩在哥倫比亞上空,也影響著馬爾克斯的創作

02

關于《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

很多有天賦的年輕作家,寫得很好卻從沒人肯發表他們的作品,這種事幾十年前有,現在也有。

后來,《觀察家報》的愛德華多·薩拉梅亞·博爾達發表了一封讀者信,說:“我不認同這位讀者的觀點,但如果真的有哪個年輕作家被忽視了,歡迎他把作品投給我們,我們將為他敞開文學副刊的大門。”我當時寫好了不止一個故事,好像是兩個,就裝信封里寄給《觀察家報》,應該是星期一還是星期二寄的。我對發表很有信心,但以為得等一兩個月。沒想到第二個星期六,當我走進第七大道上的一家咖啡館時,看到有人正攤開《觀察家報》的副刊,標題就是我的故事,占了整整八欄。有意思的是,我身上居然沒有買報紙的錢。我飛奔回旅館,告訴朋友:“我看見我的故事登出來了!”他不相信,說:“你不是周三才寄的嗎?今天才星期六啊。”但他有零錢,我們一起去買了報紙,果然登出來了。星期一或星期二的時候,《城市與世界》專欄登出Salamea寫的評論,說希望讀者注意到了這個新作家,對那篇小說表示高度贊揚。

當時我最大的感覺是:完了,我再也回不了頭了,只能一輩子當作家。

問:后來,《觀察家報》派你去瑞士報道四國會議(冷戰時期的重要國際會議),你接下來是怎么走的?

我在日內瓦呆待了三年。然后覺得,直接從那回哥倫比亞結婚未免太夸張了,于是去了羅馬,住了八九個月,又回到巴黎。

我記得有一天在巴黎和朋友在咖啡館,他正看著報,突然說這兒有條可能對我很糟的新聞,《觀察家報》被封了。

我說:“這是你能告訴我最好的消息。”因為那意味著我不必回哥倫比亞了。

問:很多人說你背棄了祖國。

不是“人們”說,是那些體制代言人和“廉價左派”說的。他們總是在錯誤的事情上達成一致。事實上,我不在哥倫比亞生活是出于一些偶然原因。批評我的人認為國外的生活比國內好,這個假設本身就是錯的。我敢保證,沒有一個地方比哥倫比亞更適合我。人們都對我很好,街上、餐館里、出租車上,大家都不肯收我錢,到處都想讓我開心。有次我打長途電話,接線員說他們在罷工,但為了我她會破例。這種說我背棄祖國的說法,完全是胡說八道。不管我在世界哪個角落寫作,就算是在日本,那都是在寫哥倫比亞的小說。只要是我寫的,它就屬于哥倫比亞。

我本來有回哥倫比亞的機票,然后我去了航空公司,把機票退了并把退回的現金塞進了床頭柜,然后終于實現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夢想——可以安心坐下來寫作,不用再受任何人打擾。

我坐下來開始寫《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這篇故事不是被誰寫出來的,因為它的結局已經注定。我熟知我祖父的事,他一輩子都在等待他的內戰退伍軍人撫恤金。當我祖父去世的時候,我祖母跟我說:“你祖父是在對撫恤金的等待中死去的。但我不擔心,總有一天你們會收到的。如果你收不到,你的孩子會收到。”——但那筆退休金,永遠都沒來。所以我一直覺得這可以寫成一個喜劇。在巴黎時,我開始創作這個永遠等待撫恤金的上校的喜劇。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寫作,從床頭柜里拿點錢,下樓去拐角吃飯,然后再上來寫。直到有一天,我把手伸進去,摸啊摸,什么都沒有了,一分錢都沒剩下。

于是我把這個原本打算寫成喜劇的故事徹底翻轉過來,開始按真實情況來寫。我開始向朋友們發出求救信號。那時我住在七樓,沒有電梯,要下樓看看有沒有信,然后上樓再寫一頁。不可思議的是,隨著寫作的推進,我漸漸意識到:那封信永遠不會到來,我那些求助的朋友也永遠不會回信。于是我寫的故事內容,和我當下的現實,幾乎完全重合。這也是為什么,盡管所有評論家都持反對意見,我依然認為如果說我寫過一本最好的書,一部杰作,那就是《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因為我寫下的是每天真實發生的生活。



▲《觀察家報(El Espectador)》頭版,《觀察家報》是一份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于 1887 年創立,是目前哥倫比亞出版的最古老的報紙,也是美洲最古老的報紙之一。

03

關于《百年孤獨》

問:我把巴黎的那段時期,與多年后你在墨西哥寫《百年孤獨》的時期聯系在一起。你那時也放棄了一份廣告公司的工作,全心投入寫作,那段時間很艱難——你太太記得非常清楚。我印象很深的一個傳聞是:你寫完《百年孤獨》后,去郵局把稿子寄到阿根廷。我不確定你當時是不是連郵費都沒有。你還記得那個時刻嗎?

其實沒有傳得那么嚴重啦。問題是,《百年孤獨》的稿子比我預想的重多了。

你看,我是在墨西哥寫的《百年孤獨》從1965年開始,到1967年結束。那是一段很美好的時光。換句話說,那段日子很不容易,因為那時候我們沒有錢,但那段時間也很美好,因為我像火車一樣不停寫作,這是一個作家身上能發生的最好的事。因此當我看到《百年孤獨》向我不可阻擋地走來時,我對梅賽德斯(我的妻子)說:“這事就交給你了。”(指錢財事務),她當然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奇怪的是,我現在問我的孩子們,他們回憶那段時期的時候,只記得我總是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從不出來。而我自己卻一直覺得我是個特別有人情味、特別喜歡社交的人。直到現在我才意識到,那18個月里,我幾乎沒出過房間。

不過我記得,我有一次是確實出門了。那是因為梅賽德斯跟我說她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家里揭不開鍋了。當時我還有輛車,我把它開到當鋪去典當了,然后把錢帶給梅賽德斯,跟她說:“這夠我們用十年了。”結果三個月就花完了。

我繼續寫作。寫到一半時,房東打電話給梅賽德斯,說:“女士,您已經欠了三個月的房租了。”

她掛掉電話后問我:“你還需要多久才能完成這本書?”

我說:“大概六個月。”

她便回撥電話說:“先生,我們不僅欠您三個月的房租,還會再欠您六個月。”

房東問:“那第七個月能不能把所有的房租一起付清?”

她說:“是的,所有”

房東說:“如果你能說到做到,那就沒有問題。”

而她則承諾道:“我以榮譽擔保。”

你知道嗎?到了第七個月,我們真的把所有的房租都還清了,不是靠《百年孤獨》的稿費,而是因為我寫完后又做了廣告工作,靠那些收入把債還清了。小說完成的那天,梅賽德斯和我一起去郵局寄稿。整整有700頁。工作人員稱了重量后說,從墨西哥寄到阿根廷需要83比索。但我們只有45比索,我就把書一分為二,說:“就寄到45比索為止。”我把書像切肉一樣一刀刀分開,當重量剛好到45比索時,我就把那部分包好寄了出去,然后帶著剩下的一半回家。

回到家后,梅賽德斯把最后還能典當的東西拿出來了:一是我用來寫作的取暖器(我可以在任何環境寫作,除了寒冷的環境),一是她的吹風機,還有一個攪拌機,是她一直用來給孩子們打果汁的(孩子們長大了,不再需要果汁了)。她把這些送到當鋪,換回了50比索。我們帶著剩下的一半手稿又去了郵局,這次郵費是48比索。梅賽德斯付了50比索,收了兩比索的零錢。走出郵局時,我注意到她氣得臉都綠了,說:“現在就差這本小說是個爛小說了。”



▲插圖: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在其工作室

04

關于《族長的秋天》

我很久都不看評論文章了。但《百年孤獨》出版后,評論如潮水般涌來,一開始我帶著一種完全可以理解的、自然的、正當的強烈焦慮,急不可耐地撲向那些評論,想看看他們是否喜歡。后來我意識到,他們其實并不關心他們是否喜歡這本書,他們更想告訴我接下來該寫什么書。評論家是一種寄生性的職業群體,他們自封為作家和讀者之間的中介,說:“你們不懂這位作家要說什么,我們來解釋給你們聽。”然后他們就陷入了解釋的迷宮。我在這時候尤其意識到這一點,于是就不再讀評論了。因為我發現,他們不僅想說《百年孤獨》在說什么,還要告訴我下一本應該寫什么。

比如關于《族長的秋天》,有評論家說:“《百年孤獨》好,因為它講的是作者的親身經歷,是他熟悉的世界。”但與此同時他們也說:“《族長的秋天》不行,因為作者沒經歷過獨裁,他不熟悉這個世界。”這是那些愚蠢的評論家的典型案例。《百年孤獨》是根據我父母、我小時候認識的人、民間傳說、聽來的故事、新聞報道、調查寫成的,也就是說完全是“二手經驗”。而《族長的秋天》則是在我45歲時,完全根據個人經驗寫成的——它幾乎是我的自傳(至少是一部分)。如果評論家解讀作品真像他們想象的那般準確,那他們就應該意識到,那個賣掉大海的獨裁者,那個因為沒有海而迷失的獨裁者,其實就是我——那個來自巴蘭基亞的阿拉卡塔卡的小孩,12歲去了一座他記憶中最灰暗、最遙遠的城市:一座冷冰冰的,灰姑娘般的,街角冒火星,男人都穿黑衣,女人蹤影全無,而且最重要的是——沒有大海的城市。這或許才是對于這部作品更準確的詮釋。

此外,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于,讀者和評論家誤以為《族長的秋天》真的是關于一個獨裁者的小說。但如果換個角度來看,把那個獨裁者當作一個著名作家,這本書就會變得更加通透,更容易理解。



▲《族長的秋天》1975年西語首版,封面頁是馬爾克斯的簽名題字。

05

關于那個充滿恐懼的小男孩

問:就像你在利馬的一次訪談中提到的,五歲時,有一次傍晚六點一個人坐在家門口的角落,不敢動,因為別人告訴你,如果我了,祖先的鬼魂就會來害你。

你知道嗎?這正是我自己在《枯枝敗葉》里的影像。那部小說是以祖父、母親和孫子三人圍繞一個尸體的多重獨白展開的。其實如果你仔細想想,那和《族長的秋天》的結構和戲劇設定是一樣的。甚至,(容我一次小小地學究氣,說出來都臉紅),那其實就是安提戈涅的戲劇結構:她想埋葬兄弟的尸體,但克瑞翁王不許。 先是索福克勒斯寫過,后來歐里庇得斯也寫過,再到塞內卡,然后就是《枯枝敗葉》,再然后,就是我寫的《族長的秋天》。

我之所以扯這些,是因為評論家總愛說:“這個主題不是原創的,某某也寫過。”可是在世界文學史上,其實只有36種戲劇情境(甚至更少),根本談不上什么原創。像“一個尸體不能被安葬”的主題,古老得很,但它確確實實被我寫進了《枯枝敗葉》和《族長的秋天》。

所以我帶你做了這趟冗長又有點賣弄的世界文學之旅,只是為了告訴你——那個“嚇得要死、坐在那里不敢動的小男孩”的形象,確實是我作品中反復出現的主題。如果你允許我說的話(我得用一種批評家大概不會原諒的“謙虛”來說),這確實是我作品中的一個意象。我對這個形象的記憶非常清楚,那是我在阿拉卡塔卡老房子里的童年場景。我祖父母從晚上六點起,就得一直留意我,為了省事,他們想了一個辦法。他們會對我說:“坐在這把椅子上,不許動。因為如果你動了,去了那個房間,那是佩特拉姨媽死的地方;這個房間,是尼古拉斯叔叔死的地方;而那邊,是佩特羅尼拉死的地方。”他們用恐懼讓我安靜下來。

但那個“害怕的孩子”的形象再次被記起是我在波哥大當記者時。那時《觀察家報》派我去麥德林調查山體滑坡事故。我住進旅館,一切順利,但該出門采訪了,我卻發現下雨了,我居然感到幸福——因為這成了我拖延面對現實的借口,可以再推遲一會兒,不去面對我要調查的那場悲劇。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我大概23、24歲,我站在街上,看著雨停了。雨一停,我就知道,我得面對現實了。就在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在阿拉卡塔卡的情景,坐在小椅子上,心里想著:那里死了姨媽,這里死了叔叔,那邊死了表姐。我意識到,那時的恐懼——那些“死人”的恐懼——雖然是具體的、眼前的,但其實是一種抽象的恐懼。而現在,當我要第一次獨自面對現實世界的時候,我發現,那種恐懼和我小時候的恐懼,其實是一樣的。

而那一刻,我明白了兩件事:第一,當你真正要去面對現實的時候,每一個人一定都是孤獨的。第二,每一個人一定都會害怕。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啟示。因為很多年里,我以為只有我一個人害怕。后來我知道,其實所有人都會害怕。甚至,我想,或許這個世界上每天早上醒來最害怕的人,是共和國總統。從那天起,我仍然每天早上醒來會感到恐懼,但我也學會了,不那么害怕“那種恐懼”本身了。



▲《枯枝敗葉》1955年初版,加西亞·馬爾克斯本人曾說過,在《百年孤獨》之前,他的書籍銷量不超過700冊,這本也是如此。

06

關于作品的深度與讀者的水平

有一次波哥大一所大學的學生對《族長的秋天》的讀者做了個調查,發現74%的讀者沒讀過第40頁。我想說的是,如果用同樣的方法調查讀者對《堂吉訶德》、《巨人傳》或《俄狄浦斯王》的閱讀程度,結果可能差不多。 我們國家文盲率高達40%,但我認為實際更接近80%。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部如《族長的秋天》那樣對文化素養要求很高的小說,讀起來困難是理所當然的。但問題是,作家在寫書時應該關照讀者的文化水平嗎?也就是說,應該把自己作品的理解難度降級到讀者那一文化水平嗎?還是說,作家應該按照自己認為應有的水平寫作,并相信讀者最終會成長到可以理解這部作品的程度。我認為第二種立場才是我們應當采納的。也就是說,文學作品應該達到作家所認為應該達到的文化水平。而這位作家,以及所有作家,所有真心熱愛自己國家的人,以及所有認為人類必須不斷前進的人,都應該努力使讀者通過深入的文化普及(culturización)——這在現實中很可能只有通過一場革命才能實現,最終讓人們達到能夠理解那部作品的文化水平。

問:你覺得這會花很長時間嗎?

我不確定革命是否會花很久,但早晚它都會到來。至于公眾能夠理解《族長的秋天》的那一天,我也相信早晚都會到來。就文學創作而言,《族長的秋天》比《百年孤獨》對我更有意義,甚至比我寫過的任何一本書都更重要。我完全相信如果將來人們還會談論我,那一定是因為《族長的秋天》。如今那些讓人覺得困難重重的問題將來都會輕而易舉地消失,到時候,這本書將會被人們自然地閱讀和理解。比如說,我記得二十年前讀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是多么困難,而現在讀這本書已毫無難度;我也記得以前人們看畢加索的畫也是一頭霧水,不明白為什么畫中的女人眼睛都是歪的……總之,那種看起來完全無法理解的美學風格放到現在,你給一個小孩幾罐顏料,或者一支鉛筆和一張紙,他就會像畢加索一樣畫畫——雖然不如畢加索那么好。但我想說的是,那種美學現在已經變得非常自然、司空見慣了。



▲從左至右:記者毛里西奧·文森特、紀錄片制片人喬恩·因特克斯奧斯特吉和加布里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1994 年在哈瓦那接受采訪時。

文字丨翻譯自YouTube視頻: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con RTI y Germán Castro Caycedo (197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誰注意黃榮奇!球迷曬離開宏遠宿舍,張文逸送別,跟廣東合同到期

誰注意黃榮奇!球迷曬離開宏遠宿舍,張文逸送別,跟廣東合同到期

光輝記
2025-04-22 08:07:05
吳鎮宇:香港男人都要感謝張智霖,他連袁詠儀都敢娶,放過了別人

吳鎮宇:香港男人都要感謝張智霖,他連袁詠儀都敢娶,放過了別人

姩姩有娛呀
2025-04-11 03:07:32
趙本山長子因病不幸離世,億萬家產歸誰?

趙本山長子因病不幸離世,億萬家產歸誰?

要塞陣地官方
2025-04-20 12:00:12
莫迪接待萬斯,還送三個孩子孔雀羽毛,美第二夫人頭發花白顯蒼老

莫迪接待萬斯,還送三個孩子孔雀羽毛,美第二夫人頭發花白顯蒼老

基斯默默
2025-04-22 09:06:17
前男友送我的真人娃娃,分手后每天晚上讓我欲罷不能

前男友送我的真人娃娃,分手后每天晚上讓我欲罷不能

藍海1
2023-06-23 12:22:11
2016年許家印身穿像囚服的球衣參加職工籃球賽,已有預兆現在結局

2016年許家印身穿像囚服的球衣參加職工籃球賽,已有預兆現在結局

夢憶之淺
2025-04-13 19:50:41
特朗普暗示降低中方關稅,將6名對華極端鷹派趕走,準備認輸了?

特朗普暗示降低中方關稅,將6名對華極端鷹派趕走,準備認輸了?

素衣讀史
2025-04-21 10:22:41
“交警持棍擊打路過電動車”事件處理結果終披露:相關責任人已被免職,黨紀、政紀處分、辭退

“交警持棍擊打路過電動車”事件處理結果終披露:相關責任人已被免職,黨紀、政紀處分、辭退

大風新聞
2025-04-21 13:49:03
阿根廷門將手術后引發并發癥去世,曾表示梅西應該加盟皇馬

阿根廷門將手術后引發并發癥去世,曾表示梅西應該加盟皇馬

仰臥撐FTUer
2025-04-21 21:19:06
馬英九:兩岸開戰無法避免,但臺灣不太可能成為第二個烏克蘭

馬英九:兩岸開戰無法避免,但臺灣不太可能成為第二個烏克蘭

趣文說娛
2025-03-20 15:10:59
豪門也有灰暗史!曼城11次升級,切爾西7次,萊斯特城最愛升降機

豪門也有灰暗史!曼城11次升級,切爾西7次,萊斯特城最愛升降機

嗨皮看球
2025-04-22 12:20:47
遼寧男女一夜情,“男子尺寸過大導致女子死亡”事件,真相曝光~

遼寧男女一夜情,“男子尺寸過大導致女子死亡”事件,真相曝光~

書畫藝術收藏
2025-03-15 19:15:05
安卓閉源了!中國手機廠商至暗時刻已至?13年前,任正非就已看破

安卓閉源了!中國手機廠商至暗時刻已至?13年前,任正非就已看破

科技處長
2025-03-28 17:33:46
一線城市 “擁堵亂停” 加劇下的主動破局 廣州縮減15萬輛共享單車能否解慢行交通之困?

一線城市 “擁堵亂停” 加劇下的主動破局 廣州縮減15萬輛共享單車能否解慢行交通之困?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1 22:14:09
立陶宛后悔了?失去中歐班列資格后,負債3400億,又來求中國

立陶宛后悔了?失去中歐班列資格后,負債3400億,又來求中國

小宇宙雙色球
2025-04-20 00:30:42
中美貿易斷供,40 艘巨輪載 “反擊武器” 駛向中國,美國慌了

中美貿易斷供,40 艘巨輪載 “反擊武器” 駛向中國,美國慌了

貓眼觀史
2025-04-21 15:44:14
Lisa科切拉開場表演,LV三公子到場觀看,像極了在瘋馬秀上的邂逅

Lisa科切拉開場表演,LV三公子到場觀看,像極了在瘋馬秀上的邂逅

芊手若
2025-04-19 16:15:00
外援危機!廣東功勛老將黯然離隊,一隱患恐徹底改變爭冠格局

外援危機!廣東功勛老將黯然離隊,一隱患恐徹底改變爭冠格局

十點體壇
2025-04-21 13:20:15
曝某地五家公司合招一個女文員,要求在五家公司“流動工作”

曝某地五家公司合招一個女文員,要求在五家公司“流動工作”

可達鴨面面觀
2025-04-20 14:31:28
單節11分,陳國豪被棄用原因曝光,暴扣得分,誰注他的反應

單節11分,陳國豪被棄用原因曝光,暴扣得分,誰注他的反應

樂聊球
2025-04-21 21:54:31
2025-04-22 12:52:49
尚曦讀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讀史
讀書、思考、文化、史學,本號主要推送近現代史領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優秀文章。
18095文章數 918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88歲羅馬教皇方濟各突然去世 遺囑內容對外公布

頭條要聞

88歲羅馬教皇方濟各突然去世 遺囑內容對外公布

體育要聞

當今足壇最瘋的門將,能有多離譜?

娛樂要聞

關曉彤分手風波后首現身!甜美狀態好

財經要聞

沐邦高科危險信號:多筆交易存蹊蹺

科技要聞

未脫離困境,分析師稱蘋果股價或再跌近30%

汽車要聞

捷途山海T2加長版/山海L9等 捷途新車展前亮相

態度原創

藝術
游戲
房產
公開課
軍事航空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專訪騰訊陳侃:想給老朋友們一個“再聚首”的契機

房產要聞

涉及6.7萬畝!多個片區規劃曝光!三亞,又將巨變!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軍事要聞

普京:復活節停火期限結束后 軍事行動已經恢復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阳县| 新乐市| 曲靖市| 奉新县| 收藏| 曲周县| 宁都县| 梁平县| 巫溪县| 和田县| 鸡西市| 库伦旗| 宁蒗| 罗源县| 瑞昌市| 兴化市| 巴林左旗| 清苑县| 乌审旗| 荥经县| 宜章县| 鹤岗市| 太保市| 白水县| 神农架林区| 黔南| 通许县| 霍山县| 台东县| 云霄县| 综艺| 米易县| 葫芦岛市| 车险| 丽江市| 庐江县| 中江县| 马公市| 兰西县| 红河县|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