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一天中最容易長胖的4個時間段”又上了熱搜
夏季沒多久就要來了
為了穿上好看的小衣服
又要開始努力減肥了!
但減過肥的朋友都懂
“管住嘴、邁開腿”說的容易 做起來難!
那么,我們在該如何正確減肥呢?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胃腸肛腸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張劍波醫生表示,
以一天24小時為單位,
發胖是分時間段的,
熬過一天之中這4個容易發胖的時段,
瘦下來就容易多了!
一天4個易發胖時間
01早上 9 點
早上 9 點左右,人體的新陳代謝正處于較為旺盛的狀態。許多傳統的高碳水化合物早餐,如包子搭配油條、糯米飯加上蛋餅等組合,雖然方便快捷且味道誘人,但其實并不利于健康和身材管理。
這些早餐往往含有較高的油脂和糖分,容易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后又迅速下降,使人很快又感到饑餓,進而攝入更多食物。建議改用蛋白質+粗纖維搭配,既能穩血糖又能持續供能。
02下午4點
下午 4 - 5 點,是許多上班族的快樂下午茶時間。辦公室里常常擺滿了各種水果、奶茶、甜品。
4-5點的零食攝入易堆積熱量。水果雖健康,但下午4點后糖分易轉化脂肪。建議改為上午或兩餐間吃水果,下午選擇少量堅果(10顆以內)或無糖酸奶,避免隨手"一口接一口"。
03 晚上7點
晚餐建議7點前吃完,嚴格控制七分飽(胃部無脹感但食欲減弱)
7分飽具體感覺就是,胃里還沒有覺得脹起來,但食欲已經減弱,習慣性地還想再吃幾口,但把食物拿走也不覺得遺憾,而且晚上睡前不會覺得餓。
04睡前3小時
睡前三小時,也就是很多人無法抵抗的夜宵時間段,往往是一天之間減肥計劃最容易“崩盤”的時候。
夜市、燒烤攤、糖水鋪,大多數人恨不得鍛煉完直奔攤位大快朵頤一頓。不過如果饑餓難忍,可選擇豆漿/酸奶或水煮蔬菜(西葫蘆/芹菜),少吃一點。還要避免碳水化合物和燒烤類食物。
難以忍受饑餓感是導致減肥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權威專家推薦了幾個控制饑餓的方法:
1.增加粗纖維攝入:每餐保證一定量的粗纖維,如多吃蔬菜、全麥食品等。粗纖維能夠增加胃的飽腹感,同時還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
2.飯前喝湯:在吃飯前先喝一碗湯,可以使胃得到一定的飽腹感,從而減少進食量。
3.遠離加工食品:盡量少吃加工食品,因為它們通常含有過量的糖、油、色素等添加劑,這些成分會導致肥胖。
4.合理安排運動時間:盡可能將運動鍛煉時間放在晚飯前進行。運動后喝點水,能夠幫助緩解饑餓感,使晚餐的食欲不會過于旺盛,從而更容易做到“晚吃少”。
吃飯的智慧自古有之
01張仲景的"七分飽"養生法
東漢醫圣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提出的"三餐有常,飯吃七分飽",堪稱最早的"輕斷食"理論。
這位1800年前的頂流醫生,精準戳破現代人"早飯靠奶茶續命,夜宵靠燒烤續命"的飲食魔咒。張仲景強調"胃以和為貴",現代醫學也證實,長期暴飲暴食會導致胃酸反流和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所以大家減肥千萬不要餓三天再暴食,脾胃可撐不住??!
02馬王堆漢墓的輕斷食秘籍
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卻谷食氣篇》記錄了漢代貴族的輕斷食方法。
貴族們白天吃"綠菜(蒿苣)+白肉(魚羹)+紅果(山楂)"的三色減肥餐,晚上則進入"辟谷"模式,不再進食。馬王堆轪侯夫人辛追的胃中發現未消化的"三色減肥餐"殘渣,證明貴族女性確實在踐行這套食譜。這和我們今天16+8的輕斷食方法簡直是異曲同工啊!
03古代貴族的干飯順序學
現代研究發現,這種順序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波動,減少胰島素過量分泌,讓你不容易餓。唐代宮廷宴席也有記載:必先上"生菜膾"(類似沙拉),最后才上主食"胡餅"。蘇東坡也在《菜羹賦》中記載"先啖青菜,后食五谷",并自創"東坡羹"(以菘菜、蔓菁為主料)
04漢代夜宵的極簡主義
漢代貴族的夜宵哲學強調“寧可食無肉,不可飯后食”,即夜宵應以清淡為主,避免高脂高糖的食物??脊虐l現的漢代食譜中,睡前3小時只允許喝"粟米粥"或吃"蒸梨"。這種理念與現代營養學的建議不謀而合,強調夜間進食應盡量選擇低熱量、易消化的食物,以減少對內臟的負擔。
圖文綜合自:溫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蓮池書院
你有沒有自己的減肥食譜
有沒有其他減重小方法可以分享?
快來告訴河大衛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