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自動駕駛,今年絕對的熱門話題。
雖然正式法規落地還有些時日,但是對于車企們來說,誰先落地L3,誰就能搶占新發技術和輿論高地,建立技術領先形象,進而帶來銷量提升。
嵐圖正是其中之一。
4月16日,嵐圖舉辦今年首場技術發布會,劍指L3自動駕駛。
在聊這個話題前,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L3和現在的L2區別是什么。
當下,不管是高速領航、城市領航,甚至是非常火熱的車位到車位,都屬L2范疇。
除了能力更強之外,L3和L2的最大區別在于責任歸屬。
L2輔助駕駛狀態下,出了事故,責任在駕駛員
L3駕駛狀態下,出了問題,責任歸屬則是廠商(系統技術缺陷)+駕駛員(不當/違規操作)。
L3自動駕駛下,有更高的安全要求:
1、要做到系統全鏈路安全備份,軟硬件都要有冗余,比如軟件要有主算法和輕量化備份算法;硬件也要有相應冗余,比如制動、轉向、通信、電源、感知、決策、控制等都要有獨立備份。
2、10秒未接管要能做到自主安全停車。
3、系統運行每10億小時可能發生的故障不能超過10次。
L3其實要做的就是多層級交叉驗證+智能降級策略,構建比人類駕駛更可靠的「電子駕駛員」。
其技術本質是用確定性工程對抗不確定性風險,最終目標是讓用戶從「不可脫手脫眼」轉變為「有限定的可脫手脫眼」。
到了L4,就是高度自動駕駛,就可以脫眼脫手,責任就在廠商了。
當然,這都是后話。
還是先看L3自動駕駛。
那么,想要做到非常好用的L3,不僅要有非常強的感知決策,還要有強大的系統級執行能力。
這次發布會,嵐圖就帶來其L3級智能架構——天元智架,這是一套面向L3新能源整車級智能化架構。
首發鯤鵬L3級智能安全駕駛系統和青云L3級智能安全行駛平臺與兩大核心智能化技術集群。
前者對應感知決策,后者對應執行,從軟件到硬件多維度全面賦能L3。
01鯤鵬L3級智能安全駕駛系統
鯤鵬L3級智能安全駕駛系統是嵐圖聯合華為開發,集成鯤鵬瞰視網絡、鯤鵬九算大模型和鯤鵬萬象平臺3大核心模塊。
硬件層面,這套L3配置相當豪華:4顆激光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16顆彈性波傳感器、5顆毫米波雷達、11顆攝像頭,組成近50顆傳感器矩陣,獲得全維信息感知。
超700線激光雷達還是非常值得一說。具備超過220米的超高分辨能力,相比目前主流的192線、128線和100線。超700線雷達具備超高點云密度,可實現超遠距探測。相同識別精度,距離更短;相同探測距離,識別能力更強。
目測,這顆應該是主激光雷達,剩下的三顆激光雷達應該用于補盲,整體布置感覺應該和問界M9(參數丨圖片)差不多。
此外,嵐圖將搭載超1000 TOPS超大算力計算平臺,采用雙旗艦智駕芯片,具備雙芯片、雙備份的算力冗余。好處在于,大算力意味著更高的處理效率、更低時延。
軟件層面,這套L3將用上嵐圖最新端到端技術,車端采用「視覺語言動作一體式車端多模態大模型+安全策略模型」。
云端則有嵐圖自己的世界模型,不斷生成高保真駕駛場景訓練樣本,結合用戶真實駕駛數據,不斷優化車端大模型策略,使得智駕系統能更高效地應對復雜場景。
02青云L3級智能安全行駛平臺
青云平臺,是嵐圖獨創的L3級智能安全行駛平臺。
在這個平臺上,嵐圖引入了非常多先進技術,比如軸向磁通電機技術、分布式驅動、全主動懸架、線控制動、線控轉向、后輪轉向等。
這也讓嵐圖在動力、底盤等關鍵執行系統上實現全面智能化驅動控制,更好的賦能L3高階智能安全駕駛。
中國首發的軸向磁通電機單電機扭矩680N·m,單電機重量僅28kg,體積僅9.9L,具備高效率、高性能、輕量化等優勢。
而且,嵐圖首創軸向磁通四電機分布式驅動,四個輪邊電機可實現電機獨立控制,能夠實現對車輛動力的實時、精準控制,可應對多種復雜工況下的動力分配,可以輕松完成原地調頭、圓規調頭等功能,可以應對更多復雜路況。
比如,搭載嵐圖軸向磁通電機、分布式四電機驅動的嵐圖MPV測試車,輕松完成60%坡度的極限挑戰,并且可以做到半坡靜止起步,更可實現原地掉頭,大幅提升車輛在面對復雜路況、地形時的機動性和通行能力。
后輪轉向技術的加入,使車輛在低速掉頭、停車時轉彎半徑顯著減小,無需多次騰挪一把就能停車入位,極大地方便了城市駕駛。
在高速轉向變道時,車輛穩定性更高,提升了駕駛安全性。嵐圖后輪轉向角度,可以根據不同車型尺寸,適配±5°或±10°后輪轉向,可大幅減小轉彎半徑,并支持蟹行模式,變道更平穩絲滑。
線控轉向+線控制動的加入則帶來更快制動響應速度和制動表現。
具體來說,從機械傳導轉到電信號傳導之后,制動響應時間從傳統的液壓系統150ms,縮短至100ms以內,制動減速度提升5%,百公里制動距離減小1.8m以上,讓剎車更迅速更精準。
此外,線控轉向還可以帶來精準、快速的轉向,同時可以根據駕駛場景靈活調整轉向比(轉向比調節范圍4.5:1-15:1 ) ,使車輛操控更加精準、靈活。
而且,由于取消了方向盤與轉向輪之間的機械連接,采用電信號傳遞與控制,轉向柱支持最大200mm伸縮范圍,可實現方向盤隱藏功能,取消中間軸連接,可確保車輛遭遇前部碰撞時,為駕駛者提供更大安全空間。
當然,不管是轉向還是制動,均采用冗余設計。
底盤方面,嵐圖全主動懸架采用雙閥連續阻尼可調減振器+空氣彈簧+800V高壓電液泵+主動道路預瞄系統的技術路線。
2000mm超大懸架升降行程,確保車輛更優越的應對復雜地形和路面情況的能力,道路通過性更好,能躲開石塊、路面塌陷對底盤的沖擊。
加上主動道路預瞄,提前識別障礙物(比如減速帶、坑洼),懸架可以及時響應,而且調節速度很快,10次/秒超高振頻無級調節控制,0.5秒即可完成最大懸架行程調節, 可以極速抑制振動能量,帶來更好的坐乘體驗。
此外,在碰到路面突發障礙,比如井蓋缺失、碎石堆、路面溝坎等,全主動懸架可主動輸出力,懸架可自主抬升,主動規避。
基于底盤系統全線控軟硬件解耦和多域融合技術,嵐圖已經實現底盤、車身、動力、制動、懸架四大系統的無縫融合協同控制。
通過主動感知、智能決策、協同執行,實現全域融合、智能推理和自主學習,從傳統的被動應對轉變為主動應變,實現全主動懸架、主動安全系統間的高效協作,使得車輛在面對不同碰撞風險時,能夠迅速調整車身姿態,充分融合主、被動安全設計的作用,確保駕乘的安全與穩定。
比如,當檢測到即將發生碰撞,且車速較高,系統會根據障礙物高度,通過全主動懸架智能調節自車高度,使其吸能結構成為碰撞受力點,給予駕乘人員更好的保護。
而在日常駕駛中,也能對車輛的加速、制動、轉向、減振等動作進行統籌聯控,實現整車車身姿態的協調控制,根據實時路況和駕駛狀態,通過集成底盤各子系統參數,實時協調懸架、動力、制動、轉向的協同控制,以優化車輛穩定性、安全性和舒適性。
簡言之,通過這些技術以及數智融合底盤,嵐圖可以實現更快響應和更精準的控制,為L3級高階智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進一步提升車輛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噢對了,為了讓大家能更安心的使用智駕,嵐圖智駕保障險預計在2025年6月發布,為用戶安全托底,讓智駕出行無憂。
03首款L3車型年內發布
嵐圖L3級天元智能架構首款落地車型將于今年內發布,新車項目代號「泰山」,定位時代科技旗艦。
這是嵐圖首款全尺寸大六座SUV,將搭載嵐圖天元L3級智能架構的最新技術。
此外,嵐圖CEO盧放表示,這些技術將在未來2-3年逐步搭載到嵐圖全系車型上。
至少從目前來看,嵐圖這款L3新車的正式發布要去到今年下半年甚至是第四季度。
其實不只是嵐圖,包括廣汽、極氪在內的其他車企都宣布要在今年推出L3,所以,就看誰家是第一個。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作為嵐圖的首款車型,全新嵐圖FREE也將亮相馬上到來的上海車展,將搭載華為乾崑智駕4.0以及鴻蒙座艙5.0。
嵐圖表示,在全新嵐圖FREE的開發過程中,嵐圖共計投入了超5億的研發資金,進行了超1000項產品改善,其中涉及安全方面的產品力提升就多達136項,實現了產品力的全面進化,有點改款勝換代的意思。
全新嵐圖FREE將向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場前三發起沖擊。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