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不久前,一位中國的獨臂船長震驚了世界,他駕駛著帆船,經過99天19個小時的海上不間斷航行,繞地球一圈,抵達法國旺代省。徐京坤參加的旺代環球帆船賽被譽為“航海界的珠穆朗瑪峰”,從1989年賽事創辦至今,30年來,全世界僅有一百人成功完賽。而徐京坤,正是這第100人,也是首位完成該賽事的中國船長。
01從跑田徑到駕帆船
獨臂船長“不服輸”
不久前,獨臂船長徐京坤在浙江杭州西湖邊的書吧舉行了一場分享會。書吧位于杭州寶石山半山腰,想要參加得先爬236級臺階,但這依然沒有阻擋聽眾們的熱情,夜幕降臨,小小的書吧內坐滿了人。
1989年出生于山東平度的徐京坤,小時候就展現出了良好的運動素質。
12歲那年,徐京坤將鞭炮中的火藥倒進酸奶瓶里點燃,想自制禮花,結果意外發生爆炸,炸掉了他的左手手掌。由于當時醫療條件問題,醫生擔心感染,把他的左手前臂也截掉了一大半。
中學時,徐京坤走出大山,去往城里上學。因為特別能跑,中學畢業,他進入了體校,后來又進了山東省殘疾人田徑隊。2005年,一個電話改變了徐京坤的運動軌跡。
來到國家殘疾人帆船隊,讓徐京坤沒有想到的是,當時幾十個人只有一艘訓練船,他待了一個多月也沒摸到船,第一次上船,就是試訓選拔。
自此,徐京坤這個不會游泳,從來沒見過海的“山里娃”,從零開始,拼命學習。除了日常不斷地練習各種駕駛帆船的技巧,他還瘋狂惡補理論知識,像個陀螺一樣不知停歇。
徐京坤:就從那時候開始想試圖掌握自己的命運,我不能讓別人說我行不行,或者是讓命運來選擇我了。
2008年,徐京坤作為中國殘疾人帆船隊隊員參加了北京殘奧會,躋身前十。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夢想剛剛“啟航”,卻又很快“擱淺”。2009年,國家隊宣布解散,徐京坤只得回到老家平度,跟著親戚一起做生意。
徐京坤:我就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東西,每天做同樣的事情,賺一點錢,活下去,吃飯睡覺,就幾乎是一成不變的。我說不行,我要出去看,我到底看看世界有多大,我到底看看我能走多遠。
02一人就是一團隊
“一只手挑戰不可能”
重新出發的徐京坤,把目標瞄向了難度更大的航海。航海人有一句諺語叫一只手留給船,一只手留給自己。也就是說,在航海的過程中,除了一只手要完成打繩結等操作外,還要有一只手保護自己的安全和穩定,而徐京坤因為只有一只手,他的出發,就是挑戰生死極限。
升降帆,是航海人的日常。船帆的重量往往在100kg上下,一旦船帆落水,重量則會更重,徐京坤平時就抓住一切可以練力量的機會,讓一只手也能夠承載雙倍的負荷,并學習導航通信、海圖氣象等知識,不斷積累。而剛開始時讓徐京坤覺得更難的,是要找一條屬于自己的船。
2012年9月,徐京坤帶著一箱方便面,駕駛著自己的小船從山東青島到遼寧丹東,又從丹東到西沙,完成了個人首次環中國海遠航。
2015年,徐京坤去往法國學習航海技術,并在幾年間先后完成了單人跨越大西洋、駕駛雙體帆船環球航行等壯舉。徐京坤曾受邀參加旺代單人不間斷環球帆船賽的啟航儀式,第一次現場歡送天花板級別比賽的船長,徐京坤異常激動。
要參加旺代賽,對徐京坤而言,最大的困難就是龐大的資金投入,他們必須擁有2000萬到5000萬歐元的預算。徐京坤開始在國內尋找所有可能支持和贊助他的人或企業。
最終,徐京坤找到了8位國內民營企業家贊助。
然而贊助的資金畢竟有限,不能支撐徐京坤購買全新的船只,他最終買到了一艘2007年的參賽船。有了船,后續要面對的還有學習高度集成的工程系統,掌握各種高科技設備和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新型材料,以及對船的各種維護。而這些,原本應該由一個團隊去完成。
直到起航臨近,徐京坤的團隊才增加到5個人,而德國賽隊有50個人。徐京坤籌到的錢,也剛好是最好賽隊的十分之一。這個人少錢少的團隊引起了不少外媒的關注。
徐京坤:德國的媒體就發過一篇報道,說我們最近在旺代的賽場上,竟然見到了一支來自中國的賽隊,他們能不能完成這個比賽?他們就差明著面說出來他們不行了。我當時給他們回了一封信,我說我們的計劃就是要參加2024年的旺代環球帆船賽,中國并不是沒有航海文明的一個國家,我們有著非常悠久的航海歷史,在幾百年以前我們就可以遠渡重洋,而現在就是重新開啟的一個時刻。
03記錄“生死闖關”:
獨臂直面三道“鬼門關”
旺代單人不間斷環球帆船賽每4年舉辦一屆,選手需獨自駕駛帆船,不中途停靠、無外援和補給,繞地球一圈后返回。因為極度危險,這項賽事不僅完賽率很低,還有不少參賽選手因意外在比賽中喪生。經過多年的準備,去年,徐京坤踏上了征服這項賽事的征程,盡管想到了困難,但一路上依然有很多“想不到”,比如需要穿過風險極大的“海上墳場”,需要獨自直面三道“鬼門關”,需要不斷面對各種生死闖關。
2024年11月10日,第十屆旺代單人不間斷環球帆船賽在法國旺代省的萊薩布勒多洛訥港啟航,徐京坤駕駛著他的“海口號”揚帆出海。途中要穿越有“海上墳場”之稱的合恩角、危機四伏的南緯50度“咆哮西風帶”等等。由于難度極高,這項賽事至今完賽率不足百分之六十,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徐京坤用視頻記錄了每天在海上的生活。
航行70多天后,徐京坤遭遇到了此次旺代航行以來的最大麻煩。
好容易從鬼門關闖了過來,沒想到更崩潰的意外,出現在了他即將到達終點前的第5天。
徐京坤的這條賽船共有三套發電系統,三套系統都出現了問題。而船上的導航、氣象信息、衛星通信、船的自動駕駛全都靠電力,沒有電,是致命的。徐京坤嘗試了多種修理方案,但都沒有效果。而當時,船上蓄電池的電量,只能夠維持三個小時左右。最終,在夜里船正常航行的狀態下,徐京坤靠著微弱的頭燈,僅用一根繩子連著身體和船,去安裝損壞掉的水力發電機支架。
最終,歷時99天19個小時6分鐘,徐京坤駕駛“海口號”帆船抵達比賽終點,成為人類歷史上第100個完成該項賽事的傳奇水手。
在徐京坤看來,真正優秀的水手從來不是冒險家,所有觸摸極限邊界的嘗試,都是在有準備和科學的前提下,不斷學習和訓練的積累。從2007年徐京坤第一次在雜志上看見旺代比賽的消息,到今年成功完賽,徐京坤用了十八年。當夢想照進現實,獨臂船長又有了新的目標,他希望在青少年心中播下航海的種子,為孩子們造夢。
04從逆境中逆襲
直面挑戰“不可能”
從12歲意外失去左手,到站上“航海界珠峰”的領獎臺,獨臂船長徐京坤,從逆境中逆襲,完成了中國航海史上的壯舉。他用行動證明,過往的不幸或許會奪走我們的某些東西,但它永遠無法奪走我們對熱愛的執著,對夢想的追求。
獨臂船長用逆境中的航海傳奇,讓我們看到,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弱點,而是敢于直面挑戰,挑戰不可能,并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他用獨臂劃開了自己命運的波濤,也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到了挑戰極限的力量,也看到了不服輸的氣概,看見了與命運抗爭的勇氣。
(總臺央視記者 高磊 張可欣 杭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