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看見光明(ID:kjianguang)
特朗普急瘋了!中國這招“不接電話”,把美國關稅戰打成了笑話。
最近特朗普又搞出大動靜,把對華關稅一路加到245%,還在白宮聲明里大剌剌寫著“中國現在面臨高達245%的關稅”,活像個輸紅了眼的賭徒在牌桌上拍桌子叫囂。
可咱中國壓根不接這茬,外交部一句“野蠻人永遠不要指望等到中國的電話”直接堵死談判通道,急得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連發十幾條推文,活脫脫一個被晾在路邊的怨婦。
特朗普這245%的關稅看著嚇人,其實就是個唬人的花架子。
仔細一扒拉,這稅率只針對注射器、針頭這類小商品,而且其中100%的關稅本來就是2025年前就有的,剩下的145%是特朗普近期硬加上去的。
說白了,這就是一場政治表演,想靠虛張聲勢挽回點面子。
但美國自己先亂了陣腳。加征關稅后,美國企業和民眾叫苦不迭。
加州州長紐森直接把特朗普告上法庭,指控他未經國會批準亂加稅,全美各地也掀起反關稅示威游行,特朗普的民調支持率跌到冰點。
國際投行高盛警告,美國今年經濟衰退概率高達45%,GDP增長率可能只有0.5%,核心通脹率卻要沖到3.5%。
這哪是在打貿易戰,分明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中國的反制精準又狠辣。
除了對美商品加征125%關稅,直接讓美輸華商品“無市場接受可能性”,更絕的是祭出了稀土管制這張王牌。
中國控制著全球92%的稀土精煉產能,美國F-35戰斗機每架需要408公斤稀土,核潛艇更是要4噸以上,而這些關鍵材料幾乎全靠中國供應。
中方宣布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國軍工企業急得跳腳,五角大樓不得不承認,短期內根本找不到替代來源。
更讓特朗普抓狂的是,中國直接停購波音飛機,南航緊急叫停10架787-8訂單,吉祥航空推遲接收787-9,波音股價應聲下跌2.4%。
與此同時,中國C919大飛機訂單突破1500架,還在非洲和東南亞推廣自建適航體系,擺明了要從根子上動搖波音的全球市場地位。
中國底氣從哪兒來?中國之所以能“不接電話”硬扛美國,靠的是三大戰略底氣:
1.超大規模市場+內需托底。
2024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8.8萬億元,同比增長3.5%,服務消費占比提升到45.4%,線上消費增長7.2%。
政府通過“兩新”“兩重”政策、消費品以舊換新等組合拳,讓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70%,就算美國市場萎縮,咱自己的大市場也能穩穩托住基本盤。
2.全產業鏈韌性+國產替代。
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不斷提高,5G、新能源等領域形成“燈塔工廠”集群。
就拿稀土來說,中國不僅掌控開采和精煉,還在永磁材料、儲氫合金等高端應用領域領先全球,美國想繞過中國重建供應鏈,沒個十年八年根本沒戲。
3.全球朋友圈+制度創新。
中國與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伙伴關系,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占比近半,中歐班列開行量屢創新高。
中國通過海南自貿港、數字貿易試點等深化開放,倡導“三零原則”(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與美國的保護主義形成鮮明對比。
特朗普現在的狀態,用“無能狂怒”形容再貼切不過。
他一邊威脅對關鍵礦產加征關稅,一邊又不得不暫緩對盟友的關稅措施,甚至主動豁免中國電子產品關稅,生怕把全球供應鏈徹底玩崩。
而中國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外交部一句“不愿打,但也絕不怕打”擲地有聲,商務部更是直言“關稅超過臨界點后,數字游戲就失去了經濟意義”。
這場貿易戰打到現在,勝負其實早已分明。
中國用“精準對等+制度創新”的組合拳,不僅守住了自身利益,還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
反觀美國,盟友離心離德,國內經濟一團糟,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最終砸向的,只能是自己的腳。
眼看中國無動于衷,特朗普急得抓狂,中國死活不給他打電話。
特朗普對此想通過升級武力威脅,來逼迫中國妥協。
據俄羅斯衛星社4月16日轉引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官網消息,數架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于4月15日從得克薩斯州戴斯空軍基地飛抵日本三澤基地,宣稱將“支援一系列軍事演習,執行戰略威懾任務”。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對此以“不自量力”四字回應,直指美方行動的徒勞本質。美軍此次高調部署的背后,實則隱藏著多重戰略意圖。
B-1B轟炸機作為美軍現役主力戰略轟炸機,具備57噸載彈量和1.2萬公里航程的超強性能,從日本三澤基地起飛可覆蓋臺海、南海及朝鮮半島等敏感區域。
美軍此舉旨在通過前沿部署向中國展示“即時打擊能力”,配合其“印太戰略”下的軍事同盟體系。
美菲計劃于4月20日啟動的“肩并肩”聯合軍演,不僅規模創歷年之最,更首次引入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六國參與,演習區域直指南海爭議水域。
此外,韓美日近期頻繁舉行聯合空中演習,B-1B轟炸機與日韓F-35、F-15K等戰機協同,試圖構建針對中國的“防空識別區聯動機制”。
美軍的軍事調動與亞太地區的熱點問題緊密聯動,試圖通過制造3重危機對沖來強化自身影響力:
1.朝鮮半島施壓:三澤基地距離朝鮮僅約600公里,B-1B的部署直接針對朝鮮近期的導彈試射。
4月15日,美軍B-1B與韓軍F-35A等戰機在朝鮮半島上空舉行聯合演習,朝鮮國防省隨即譴責此舉“加劇地區軍事緊張”,并警告將以“壓倒性遏制力”回應。
2.臺海局勢攪局:日本三澤基地與臺灣島直線距離不足1200公里,B-1B可快速介入臺海沖突。
值得警惕的是,美日去年“利刃-2024”演習已模擬攻擊解放軍登陸艦,而此次B-1B部署正值解放軍在臺海周邊舉行“海峽雷霆-2025A”大規模軍演之際,美方意圖通過武力示威為“臺獨”勢力撐腰。
3.南海主權挑釁:美軍B-1B極有可能參與美菲“肩并肩”演習,其搭載的LRASM遠程反艦導彈射程達960公里,可對中國南海島礁及艦艇構成威脅。
美軍近期還聯合加拿大、澳大利亞在南海開展“自由航行”行動,試圖以多邊軍事協作挑戰中國主權主張。
在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的背景下,美軍的軍事動作可視為經濟施壓的延伸手段。
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征關稅至245%后,試圖通過軍事威懾彌補其在貿易談判中的劣勢。
B-1B的部署不僅是對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對沖”,更是對“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的間接遏制。
比如B-1B可攜帶電磁脈沖彈攻擊中國沿海工業設施,配合網絡戰部隊破壞金融系統,以此干擾中國經濟發展節奏。
此外,美軍還計劃在太平洋開展涵蓋六大軍種的“利刃2025”聯合演習,驗證“分布式海上作戰”等新型戰術,試圖抵消中國在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領域的優勢。
中國的反制與戰略定力面對美方的軍事挑釁,中國國防部以“不自量力”四字回應,既展現了對自身國防實力的自信,也揭示了美軍行動的戰略局限性。
1.軍事反制能力:解放軍已構建起覆蓋第一島鏈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包括東風-21D、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以及殲-20隱身戰機、山東艦航母編隊等主戰裝備。
B-1B雖具備強大突防能力,但在解放軍的“航母殺手”和“區域封鎖”戰術面前,生存概率大幅降低。
2.外交與法律立場:中國始終主張通過對話解決爭端,但堅決反對任何損害主權的行為。
在國際法層面,美軍在南海的“自由航行”行動缺乏法律依據,中國海警和海軍已多次采取驅離、攔截等措施維護海洋權益。
3.多邊合作破局:中國通過與俄羅斯、伊朗等國舉行“安全紐帶-2025”聯合軍演,以及深化與東盟國家的防務合作,構建起反制霸權的戰略網絡。
此類合作不僅提升了區域安全治理能力,也削弱了美國“軍事同盟”的影響力。
B-1B轟炸機進駐日本三澤基地,是其“印太戰略”軍事化轉向的又一標志性動作。
盡管美方宣稱此舉旨在“維護地區穩定”,但其通過軍事威懾、熱點干預、戰略競爭等手段遏制中國崛起的意圖昭然若揭。
然而,中國已非昔日之中國,在軍事、外交、經濟等領域的綜合實力足以應對任何外部挑戰。
歷史經驗表明,強權政治和武力恫嚇無法解決復雜的地緣問題,唯有摒棄冷戰思維,以平等對話與合作共贏為基石,方能實現亞太地區的持久和平與繁榮。
歡迎“點贊”、“轉發”、“評論”、“關注”我,記得“標星”,第一時間收到文章!
對話作者請添加微信:Vjiluju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