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經貿領域風云涌動,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外釋放出強烈信號,宣稱有十足把握與中國和歐盟達成貿易協議,這一表態瞬間引發全球關注,各界紛紛猜測未來國際貿易格局將走向何方。
在與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會晤時,特朗普在貿易議題上展現出勝券在握的姿態。面對記者提問,他先是用口型堅定回應“非常有信心”,隨后更是明確表示,“肯定會達成貿易協議,百分之百肯定” ,還補充說對方也十分渴望達成協議,且堅信最終會誕生一份公平的協議。
回顧特朗普政府過往的貿易政策,可謂是不斷調整與激烈博弈。此前,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借口,對中國全面升級關稅,最高達145%,還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這一系列舉措使得全球貿易體系受到強烈震蕩。在對歐盟方面,美國對價值3800億歐元的歐盟出口產品征收關稅,致使跨大西洋關系愈發緊張。歐盟擔憂與美國關系受損,派首席談判代表前往華盛頓游說,同時積極尋求與世界各國達成貿易協議,以減少對美依賴。
不過,近期形勢有了新的變化。中歐在經貿領域互動日益頻繁。4月8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后,第一時間與中方通話,雙方就維護多邊貿易秩序達成共識。中歐專業團隊已就電動車價格承諾展開談判,若雙方達成協議,歐盟將取消對中國電動車高達45.3%的關稅。并且,中歐雙方還同意研究為中國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以取代歐盟2024年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的方案,目前已同意以“動態最低價格”(3.5萬至4萬歐元)替代原有高額關稅 。不僅如此,4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歐洲中央銀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規模保持3500億元人民幣/450億歐元,有效期三年。
與此同時,特朗普雖此前態度強硬,但面對國內國際的雙重壓力,態度也有所軟化。他表示美政府“并不急于”宣布與特定國家的協議,但“在某個時候”會宣布相關消息,還曾在內閣會議上公開表達希望與中國達成協議,盡快結束貿易戰。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急于與中國、歐盟達成貿易協議,背后有著多重因素。一方面,美國國內經濟受貿易戰沖擊,企業和消費者承受壓力,各界呼吁緩和貿易緊張局勢;另一方面,國際上眾多國家聯手應對美國關稅,美國在貿易領域逐漸被孤立。歐盟在與美國談判無果后,轉身積極與中國開展合作,讓美國感受到危機。若特朗普能成功與中國、歐盟達成協議,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當前面臨的貿易困境,穩固其在國內的政治支持。但談判之路向來充滿挑戰,中國和歐盟在與美國的談判中,必然會堅守自身利益與原則,未來貿易協議的具體條款與達成時間,仍有待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