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鄂爾多斯4月17日電 題:北大博士后在鄂爾多斯500多天印象記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生活了500多天后,杜芳瑜對這座資源城市的總體印象是——“找到了家的感覺。”
“這里的天氣、飲食都合適。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對人才無比重視的城市。”31歲的杜芳瑜是陜西榆林人,4月17日,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榆林和鄂爾多斯挨著,來這里工作,適應起來比較容易,說找到家的感覺是發自內心的。”
圖為杜芳瑜(右一)和方怡(左一)在工作單位留影。杜芳瑜供圖
作為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博士后,杜芳瑜曾在深圳生活兩年。2023年4月,當鄂爾多斯市政府對他投出了“橄欖枝”后,他在提交簡歷的瞬間忽然有種“要結束漂泊的感覺”。
按照當地政策,杜芳瑜不僅符合鄂爾多斯引進人才范疇,還可以和供職單位鄂爾多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申請解決配偶方怡的就業問題。
“原以為和就職單位申請愛人的工作,中途會有波折,但沒想到一切出奇順利。”杜芳瑜告訴記者,“從2021年結婚后,我和愛人一直兩地生活,我在深圳,她在南京。盡管已婚,但還是過著‘單身’日子。”
“這次能與愛人在一個單位工作,解決了太多生活難題。”方怡告訴記者,她是陜西關中人,起初來鄂爾多斯并不適應,尤其是在飲食方面,但適應一段時間后發現,“愛上了這里的燉羊肉,更喜歡這里的藍天白云。”
方怡和愛人在鄂爾多斯工作穩定后,目前已經從二人世界變為三口之家。
最近剛休完產假的方怡告訴記者,每天從單位回家,看到小寶寶牙牙學語的樣子,“什么樣的煩心事都煙消云散了。”
對于杜芳瑜而言,除了榮升“奶爸”喜氣洋洋,工作待遇也讓他幸福感十足。
“按照當地的人才政策,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能享受到安家補貼了。”杜芳瑜透露,“鄂爾多斯對人才尤其重視,有著藥學學業背景的我們在這里都派上了用場,未來在大健康、畜牧業疫病治療防控方面,我們的專業應用前景也會非常廣闊。”
“過去的500多天中,我看好的是鄂爾多斯這座城市優良的軟環境。”杜芳瑜打算與愛人在專業上繼續精益求精,為這座發展中的城市盡一份綿薄之力。他和方怡一致決定,“留在鄂爾多斯,不走了。”
來自中共鄂爾多斯市委員會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最新消息顯示,近年來,鄂爾多斯持續開展“暖城之邀——招才引智進高校”系列活動,先后走進武漢大學、重慶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蘇州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87所高校舉辦引才活動170場次。
鄂爾多斯市委組織部消息顯示,2024年以來,鄂爾多斯全職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專業人才362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30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774人。
在杜芳瑜看來,未來,如同他和妻子這樣的情況,在鄂爾多斯一定會越來越多。現在,他對這座城市越來越依戀。(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