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復國以后,基本上被美國和西方制式武器控制了國防體系:好不容易才采購中國PLZ-45榴彈炮,還要被美國在政治上諸多刁難…
其后,美國對科威特采購他國先進武器更加限制,只是由于科威特王室在沙特、阿聯酋王室支持下,還是讓美國企圖落空:它采購了俄制坦克和步兵戰車;此時,科威特陸軍的老舊美制榴彈炮需要更新了;科威特現役美制M109A3自行火炮(射程不足18公里)已服役超40年—美國卻搬出一堆政治理由限制科威特采購M-777榴彈炮:為了填補M777采購失敗缺口(美國因擔憂技術泄露或地區平衡,拖延向科威特出售M777),迫使科威特尋求替代品。而且,科威特希望在美中之間保持軍備采購多元化,避免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尤其在中東局勢動蕩背景下);
作為中東油霸國,科威特采購武器深受阿聯酋和沙特影響:2016年,阿聯酋在阿布扎比國際防務展(IDEX)期間與中國簽署協議,成為AH-4榴彈炮的首個海外用戶—該合同細節未完全公開,但包括數十門AH-4及配套彈藥、數字化火控系統,主要用于裝備其快速反應部隊和山地作戰單位;
沙特于2018年與中國簽署采購合同,合同總價值約為8億美元,涵蓋約200門AH-4榴彈炮及配套系統(包括彈藥、火控系統和人員培訓)。沙特訂單首批交付于2020年完成,后續訂單可能因沙特在也門沖突中的實戰需求增加而推進;
這兩個大哥參加也門內戰,科威特軍方由此獲得了更多的數據和實戰經驗;AH-4榴彈炮采用鈦合金和復合材料,全重僅4.5噸,可由直升機吊運或輕型車輛牽引,適應科威特沙漠地形的快速部署需求;支持155毫米口徑北約制式彈藥(如M107/M795)及模塊化裝藥,與科威特現有彈藥體系無縫銜接;集成數字化導航、彈道計算機和自動定向儀,實現“打了就跑”的戰術能力,提升戰場生存性。它也契合科威特國土面積小、需快速反應的特點,尤其適合應對地區突發沖突;
科威特與中國關于AH-4榴彈炮的采購協議未完全公開具體金額和數量:根據國際軍貿市場的慣例和同類裝備(如AH-4的競品M777)的單價(約500萬-700萬美元),推測科威特可能采購1-2個營級單位(約18-36門),合同總金額或達1億-2.5億美元(含彈藥、維護等配套)。
注:2021年曾有外媒(如《簡氏防務周刊》)提及科威特與中國簽訂“多管火箭炮和榴彈炮協議”,但未明確指向AH-4。《中東防務觀察》(2021年)稱科威特與中國達成協議,采購“新型155毫米榴彈炮系統”,可能包括AH-4。《防務世界》(2022年)援引消息人士稱,科威特因“美國對M777出口限制”轉向中國采購超輕型火炮,但未明確提及AH-4。中國官方媒體(如《環球時報》)僅強調AH-4的外銷成功,未點名科威特。
合同可能于2021-2022年簽署,按中國軍工交付周期(通常1-3年),首批AH-4或已在2023年交付,并逐步形成戰斗力。但暫無科威特軍方公開驗收或演習的影像資料佐證;
科威特國土面積狹小(1.78萬平方公里),且以沙漠地形為主,AH-4可能部署于:
北部邊境(靠近伊拉克,防范潛在跨境威脅);
沿海地區(保護石油設施及港口);
西部軍事基地(如阿里·薩勒姆空軍基地周邊)。
(具體部署位置未公開,可能出于作戰保密考慮;
隨著AH-4逐漸被中東國家接受,中國可以考慮在用戶國建立它的后勤維護中心、配件和彈藥生產線,同時,盡快研發出52倍口徑的AH-4榴彈炮。
(注:以上信息基于公開報道與分析,實際情況可能因政策調整或保密協議而變化,以中國官方媒體報道為準。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