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國信通院深度觀察報告會上,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李潔著重指出,算力與電力的協同發展是推動算力產業邁向綠色低碳轉型道路的迫切要求。她表示:“在‘雙碳’戰略的大背景下,算力與電力的協同發展不僅是解決算力能耗需求的有效途徑,更是兼顧節能減排目標的關鍵選擇。”
當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算力需求呈現出指數級的增長態勢。而支撐這一龐大算力的底層能源領域,也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綠色變革。
正如行業內的普遍共識所言:“AI技術的終極支撐是算力,算力的核心動力源于電力,而電力的未來趨勢則是綠色電力。”在這一邏輯脈絡的清晰指引下,綠色電力與算力的協同發展已然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要賽道。
在此,我們精心篩選出5家在綠色電力與算力融合領域聯系最為緊密的電力相關企業,與大家共同探討。
第一家【華能國際】
作為傳統火電巨頭,企業正加速向清潔能源轉型。在新疆、山東等風光資源大省建有多個項目,其風電和光伏發電規模分別達到264萬千瓦和677萬千瓦,已成為公司第二、第三大盈利支柱。通過與科技企業合作,在寧夏中衛打造的風電項目可為數據中心提供綠色電力,目前清潔能源發電量已占總發電能力的35.8%。
第二家【三峽能源】
這家綠電領軍企業不僅深耕陸上風電光伏,更在青島建成國內首個深遠海大型風電項目,海上風電布局覆蓋長三角、珠三角。與華為合作開發的智能電站項目,能為"東數西算"樞紐提供穩定綠電。目前企業總發電能力達4800萬千瓦,今年首季度發電量同比增長11.5%。
第三家【協鑫能科】
作為跨界融合的典范,該企業既運營著華東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又在上海、蘇州建成專業AI算力中心。其清潔能源占比超90%,涵蓋風電、垃圾發電等多元領域,是國內唯一聚焦"電力+算力"雙主業的能源服務商。
第四家【國投電力】
依托雅礱江等西部水電資源,企業掌握192萬千瓦水電裝機規模。通過與華為共建創新中心,利用水電優勢為成渝算力集群提供低價綠電。其新能源發電量去年突破113億度,增速超20%。
第五家【甘肅能源】
專注河西走廊清潔能源開發,整合水電站與風光項目形成互補。正在建設的慶陽綠電項目探索"發電-供電-消納"一體化模式,計劃建成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目前企業總發電能力達754萬千瓦,近半來自清潔能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