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行業的激烈競爭中,各醫療機構的經營者都在探尋可持續發展之道。利潤,無疑是衡量經營成果的關鍵指標,但其背后的邏輯卻錯綜復雜。
本文以口腔醫療機構為例,通過對比兩家規模相似卻業績大相徑庭的醫院,深入挖掘了利潤與成本的關系。從顯性成本的房租、人員、材料等支出,到隱性成本的時間、機會、培養成本等,清晰地展現了成本對利潤的影響。
同時,文章還給出了實現理想利潤率的方法,并強調利潤在應對突發狀況時的重要性。希望其他醫療機構能從本文對口腔醫療機構的剖析中獲得啟發,重視成本管理,在競爭中站穩腳跟,實現長遠發展 。
正文
從利潤到成本:口腔醫療機構經營的核心邏輯
在探討成本控制之前,我們先從利潤的本質談起。利潤是銷售額(營收)減去成本的結果。單從定義上看,這個公式似乎簡單直白,但結合實際案例,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利潤背后的復雜性。
假設我們有兩家規模相近的口腔醫院,A 醫院位于浙江寧波附近,擁有 40 把牙椅,經營面積超過 2000 平方米;B 醫院位于廣州市內,規模與 A 醫院相當。A 醫院的日均門診量接近 400 人,周末甚至超過 600 人,而 B 醫院的日均門診量僅為 90 人左右。從門診量來看,A 醫院的業務量遠超 B 醫院。
然而,B 醫院的月銷售額卻高達 600 萬元,年銷售額達到 7000 萬元,而 A 醫院的月銷售額僅為 500 萬元,年銷售額為 6000 萬元。盡管 A 醫院的門診量更大,但銷售額卻與 B 醫院接近。更令人意外的是,B 醫院的利潤卻遠低于 A 醫院,甚至出現虧損。這一現象引發了一個關鍵問題:為什么銷售額更高的 B 醫院,利潤卻更低?
答案藏在成本之中。要理解這一現象,我們需要深入剖析口腔醫療機構的日常經營成本。
一、口腔醫療機構的成本構成
口腔醫療機構的經營成本可以分為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兩大類。顯性成本是直接可見的支出,而隱性成本則是容易被忽視但影響深遠的潛在支出。
· 顯性成本
房租與設備折舊 :口腔醫療機構屬于重資產行業,場地租賃和設備投入是主要的固定成本。房租在銷售額較低時占比會顯著升高,但隨著銷售額增長,其占比會逐漸下降。設備折舊則是長期均攤的成本,與銷售額關聯性較弱。
人員費用 :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員成本是口腔醫療機構最大的支出項。醫生、護士、前臺等崗位的工資、獎金、社保福利等均屬于人員費用,且會隨著業務量增加而上升。
材料與加工費 :每一次診療行為都會涉及材料消耗和義齒加工,這部分成本與銷售額直接掛鉤,通常難以通過簡單手段壓縮。
廣告投入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廣告費用成為許多機構的必要支出,但過度依賴廣告可能導致成本過高,侵蝕利潤。
以案例中的 B 醫院為例,其每月將 35%-40% 的銷售額用于廣告投放,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這直接導致其利潤低于 A 醫院。而 A 醫院由于廣告投入較少,盡管人員成本較高,但整體利潤更為可觀。
· 隱性成本
時間成本 :時間成本貫穿于機構運營的各個環節。患者等待時間過長會導致不滿甚至投訴,醫生在每位患者身上花費過多時間會降低整體效率,而新人培養過程中也會占用大量時間和資源。這些時間成本雖然難以量化,但對利潤的影響不容忽視。
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體現在流程管理和患者選擇上。如果機構過于追求初診人數,而忽視患者消費水平和復診率,就會陷入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的困境。此外,不合理的預約管理和客戶流程設計也會導致潛在價值流失。
培養成本 :新人培養是一個高成本的過程,不僅需要投入時間,還需要優秀員工的指導。如果培養出的員工無法長期留任,前期投入的成本將直接轉化為損失。
二、如何實現 30% 的理想利潤率
在管理體系中,30% 的純利潤率是口腔醫療機構的經營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優化成本結構
控制顯性成本 :通過精細化管理,將材料和加工費控制在銷售額的 10% 以內;合理規劃廣告投入,以口碑傳播為主,降低營銷成本;優化人員配置,避免冗余。
降低隱性成本 :加強時間管理,減少患者等待時間,提高診療效率;完善客戶流程設計,提升患者消費金額和復診率;建立科學的新人培養體系,確保人才穩定留存。
· 提升利潤率
深挖患者價值 :通過優化接待和治療流程,充分挖掘患者的消費潛力。例如,重新設計咨詢和分診流程后,某機構在門診量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額翻了一番。
強化流程管控 :從預約管理到醫療資源調配,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細化管理,避免因流程缺陷導致的成本浪費。
三、疫情的啟示:利潤比規模更重要
疫情給口腔醫療機構經營者上了一堂深刻的課。許多日常經營中忽視成本控制和現金流管理的機構,在疫情沖擊下難以為繼。而那些注重利潤率的機構,則展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過去以銷售規模擴張為主要目標的經營模式已難以為繼。經營者需要與時俱進,將關注點從規模轉向利潤。只有實現盈利,機構才能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持續發展。
四、總結:成本管理是利潤的核心
口腔醫療機構的成本支出主要包括人員成本、材料和加工成本、市場營銷支出、房租支出、其他成本以及折舊和稅收。其中,人力成本和材料加工成本占比最高,且會隨著銷售額增加而上升,是經營者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
通過體系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提升利潤率。體系化管理不僅能創造價值,還能為機構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作為經營者,只有真正理解成本與利潤的關系,并采取科學的管理手段,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信息來源:華夏醫界
信息采集:衛健君
聲明: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眾號立場。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