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紅書記”到“流量操盤手”:榮昌高洪波如何用一根鹵鵝撬動十億產業?——當基層治理遇上互聯網思維,這位縣委書記給出了破圈答案
一
流量時代的地方官突圍:一場鹵鵝引發的產業革命。
2025年4月,重慶榮昌因一位穿大紅花襖的“鹵鵝哥”林江火遍全網。他五次“偶遇”美國頂流網紅“甲亢哥”,用鹵鵝、麻餅和夏布折扇完成了一場跨越太平洋的文化對話,吸引全球超5000萬網友圍觀。
而站在“鹵鵝哥”背后的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卻以“流量操盤手”的姿態,將這場網絡狂歡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業變革。
數據顯示,榮昌鹵鵝線上訂單暴增1050%,線下門店銷量翻10倍,全區鹵鵝產值預計2026年突破10億元。高洪波直言:“流量不是目的,留量才是關鍵。我們要像淄博接住燒烤、天水接住麻辣燙一樣,把潑天富貴變成產業增量。”
二
從“網紅經濟”到“系統工程”:一套4321工作法的底層邏輯。
面對突如其來的流量,高洪波迅速搭建起一套“4321”產業升級體系:
四個“一”專班: 成立政府專班、出臺行動方案、召開產業大會、策劃營銷活動,形成政策閉環;
三大體系構建: 全產業鏈覆蓋養殖到銷售,質量標準嚴控品質,線上線下聯動營銷;
兩大機構支撐: 產業聯盟整合資源,研究院專注技術創新;
一套人才機制: 從鹵鵝工匠到電商主播,培養全鏈條人才。
為保障原材料供應,高洪波帶隊調研白鵝養殖場,推廣“生態放養+科學飼喂”模式,既降成本又提品質。這種“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全民參與”的模式,讓榮昌鹵鵝從街頭小吃升級為產值十億的“鵝經濟”。
三
數字化治理的“榮昌樣本”:當養豬也用上5G滑軌機器人。
高洪波的執政智慧不僅限于美食產業。作為“中國畜牧科技城”的掌舵者,他早在2023年就推動榮昌豬產業數字化:
5G智慧養豬場: AI攝像頭監控豬群健康,滑軌機器人自動投喂,數據驅動精準養殖,成本降低15%;
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 覆蓋全國30省,累計交易額超1200億元,實現“買全國、賣全國”;
基層智治創新: 通過“小院家”數字平臺,15分鐘找回走失兒童,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9.14%。
“數字化不是空中樓閣,而是要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高洪波的這句話,在榮昌的田間地頭和生產線上一一落地。
四
“網紅書記”的溫情底色:從扣押車輛到商標保衛戰。
流量背后,高洪波更關注“人”的價值。當“鹵鵝哥”因車輛未年檢被扣時,他公開表態:“功臣不該是‘負翁’,這是榮昌的恥辱!”隨即推動政策:
為“鹵鵝哥”注冊商標,獨家授權經營“江哥鹵鵝”;
獎勵10萬元并報銷差旅費,助其對接代工廠保障品質;
節假日免費開放市政停車場,嚴控鹵鵝漲價,維護游客體驗。
這種“既給流量又護底線”的治理哲學,讓網友感嘆:“這才是有溫度的領導!”
五
深思:流量狂潮下,地方官需要怎樣的破局思維?
高洪波的實踐給基層治理帶來三重啟示:
1. 流量敏感度: 從“鹵鵝哥”偶遇網紅到迅速出臺產業方案,決策速度決定流量轉化效率;
2. 系統化思維: 單點爆紅易曇花一現,唯有全鏈條布局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3. 人文關懷:流量經濟的核心是人,保護個體就是保護產業生態。
正如網友評論:“高書記懂市場、有遠見,更懂人心。”當其他城市還在糾結“要不要蹭熱點”時,榮昌已用一根鹵鵝撬動了區域經濟升級的杠桿。
結語:
從“網紅書記”到“產業設計師”,高洪波的故事證明:在互聯網時代,地方官不僅要是“政策專家”,更要成為“流量指揮官”。當真誠遇見智慧,當傳統產業擁抱數字變革,鄉村振興便不再是口號,而是一場充滿煙火氣的生動實踐。
轉發提示: 這樣的書記,是不是你家鄉需要的“破局者”?
數據來源:重慶日報、上游新聞、榮昌區政府官網等公開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