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周琴,今年48歲,初中畢業,是個土生土長的小縣城女人。
年輕時家里窮,沒能繼續讀書,16歲就出來打工,后來在鎮上認識了我丈夫趙建國。
他比我大三歲,高中畢業后在縣里的一家機械廠上班,算是那個年代少見的“鐵飯碗”。
我們1998年結婚,到現在已經26年了。
我和建國結婚以后,住進了他家的老宅,和公婆一起生活。
剛開始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我們夫妻倆都肯干,后來我在鎮上的菜市場租了個攤位賣早點,一干就是十幾年。
靠著一鍋豆漿一鍋粥,我攢下了點積蓄。
2015年,兒子要上初中了,我和建國咬咬牙,在縣城里買了一套小兩居的學區房,面積不大,但學區好,離重點中學不遠。
那時候,公婆還住在老家農村,小叔子趙建斌也剛成家,孩子比我兒子大兩歲。
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一直不寬裕,小叔子在鎮上的五金廠打工,工資不高,弟妹是全職帶娃的家庭主婦。
我們雖然不富裕,但每年過年過節也會給他們添點衣服、送點吃的,畢竟是一家人嘛。
誰能想到,這間小學區房,后來竟成了我和婆家矛盾的導火索。
02
2018年,小叔子的兒子,也就是我那個侄子趙寧,考上了縣城重點高中。
那年我兒子剛好初三畢業,成績一般,只考上了縣里的普通高中。
我們做家長的,當然都希望孩子能有出息,所以我和建國商量了一下,讓他兒子繼續住這套學區房讀高中。
我當時是這樣想的:我們一家人搬回老家的老宅住,反正離縣城不遠,建國上下班也方便,兒子在普通高中上學也不是太遠。小叔子一家來住學區房,孩子能安心備考,等他高考完了,我們再搬回來。
建國也覺得合理,就打電話跟他弟弟說了。小叔子聽了感動得不行:“嫂子,哥,你們真是太好了,我們一家人欠你們的情,永遠都記著!”
弟妹也帶著眼淚說:“嫂子,你真是比親姐姐還親?!?/p>
我當時心里覺得挺溫暖的,覺得這一家人雖然窮點,但心還挺真。
他們搬進來后,我每個月還主動承擔水電氣的費用,想著孩子高考壓力大,別讓他們為這些小事操心。
小叔子工作不穩定,有時候一個月就掙個兩三千,弟妹在家照顧孩子,也沒收入,我就時不時送點米面油,甚至還幫他們交過兩次物業費。
那幾年,我和建國過得緊巴巴的,但也沒說一個“苦”字。
時間一晃到了2021年,侄子趙寧高考結束了。成績不錯,上了一所本省的重點大學,大家都為他高興。我們也覺得,這幾年付出沒白費。
我就和建國說:“孩子考上大學了,咱們也該搬回去住了,這房子是我倆的名下財產,留著好過冬?!?/p>
建國點頭同意,表示回去住也好,離單位近,還能給兒子在縣里找個培訓班補補課。
我于是跟小叔子提了,說:“建斌,孩子上大學了,咱們也該各回各家了。你們看看什么時候方便搬走,我這邊也好收拾一下房子?!?/p>
小叔子臉色有點難看,但點了點頭沒多說什么。
誰知道,第二天一大早,婆婆就打電話過來了,語氣強硬:“周琴,這房子你們不能賣!當初你們買房的時候,用的是我們趙家的錢!”
我愣住了:“媽,房子是我和建國攢的錢買的,戶主也是我們夫妻倆,怎么就成你們趙家的房了?”
婆婆火氣騰騰:“你別不認賬!那時候建國工資低,還是家里借的錢才買成的!再說了,這房子一直是給趙寧準備的,他才是我們趙家的希望,你家那點成績有啥用?”
我氣得渾身發抖,說:“媽,咱家借的錢我一筆一筆都還了,您當時不是也說了,房子是給我們家孩子住的嗎?現在您怎么說變就變?”
婆婆在電話里冷笑一聲:“你要是還想做人,房子就別動,趙寧以后還得考研,說不定還要回來復習呢。”
我氣極了,把手機砸在桌子上。
那天晚上我和建國大吵了一架。他一邊勸我冷靜,一邊又不敢得罪他媽,說什么“大家都是一家人,房子也不是非得現在賣”,我一聽就更來氣了。
“你倒是好人做到底,那我這些年圖什么?我白讓出房子,白交水電氣,白貼錢給你弟弟一家?我兒子就不是你趙家的?你們這是要把我當外人??!”
建國沉默了半晌,說:“我也沒想到媽會這樣說,但你別急,我去找她談談?!?/p>
三天后,建國回來說,婆婆的態度還是老樣子,甚至還說要找村里人來評理,說這房子是“趙家祖業”,不能賣。
我簡直要瘋了。
我決定去找小叔子談。那天,我帶著購房合同、繳款單據、房產證復印件,坐在小叔子家客廳。
“小叔子,這房子是我和你哥買的,花的是我們的積蓄,也跟你爸媽借過幾千塊,但我們都還了,還多給了利息。你說句公道話,這房子是不是我倆的?”
小叔子低頭不語,弟妹卻在一旁插話了:“嫂子,你說得也對,可咱媽年紀大了,她說的話你就當順著點聽聽。再說了,趙寧還沒工作,這房子要是賣了,他以后回來怎么辦?”
我冷笑:“我兒子也沒工作啊,他就不需要地方住了?再說了,這房子我不賣,難道還留給你們用一輩子?”
弟妹一聽,噌地站起來:“嫂子,咱們就是借住幾年,你這么說也太傷感情了吧!”
我站起來,冷冷地說:“房子我一定會賣,誰也別想攔我。”
接下來的一個月,我開始聯系中介、整理房產材料。婆婆得知后,竟然帶著村里的兩個長輩來我家“勸說”,說什么“家和萬事興”“女人要懂事”,還擺出一副“族長”的架勢。
我終于忍無可忍:“如果你們非要說這房子是趙家的,那好,我就去法院起訴,看看法律認不認‘趙家’這三字?!?/p>
建國站在一邊,面色鐵青,一句話都不說。
我看著他,心里突然明白了:這二十多年婚姻,原來我一直都是一個人扛著這個家。
03
最終,我還是把房子賣了。
房子賣出的那天,我一個人站在小區門口,看著搬家工人把家具搬上車,那一刻,我沒有開心,也沒有難過,只是覺得心里空落落的。
建國沒有來送我,他說他要加班。我知道,他是怕面對他母親和弟弟。
我搬回了老宅,重新拾起了早點攤的活計,每天天還沒亮就起床,洗米、熬粥、蒸包子,日子雖然清苦,但心里踏實了。
有時候,我也會想,如果當初我不那么“講情誼”,是不是就不會有今天的局面。但人活一世,總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沒有恨婆婆,也沒有恨小叔子一家,我只是決定,從此以后, 我只為我自己和兒子活 。
至于建國,他還在老宅那邊與我維持著“夫妻”的名義,但我心里已經悄悄關上了一扇門。
或許有一天,我會真正離開這個“趙家”,開始屬于我自己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