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網上有個特別火的話題,就是有位印度網友在國外最大問答網站上提問:“潑水節明明是我們印度的節日,怎么在中國那么火?”
她還說:“潑水節是由印度傳入中國,現在提起這個節日,大家想到的卻是中國云南?!?/p>
正好這段時間云南不是舉行了隆重的潑水節嗎,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潑水節的起源各有其說法。
有一個說法認為,它是從印度的灑紅節以及到恒河沐浴的傳統演變而來的,因為在印度的灑紅節那一日,人們會互相拋灑彩色粉末還有顏色的水用來祝福對方。
也有觀點追溯至公元5世紀的波斯,當時稱作"潑寒胡戲",后經印度傳至緬甸、泰國及云南西雙版納等地。
在泰國,這個節日被稱為"宋干節"。
泰國人對于水有著極為強烈的崇拜心理,將水看作生命的象征。
他們一直堅信水不但可以洗去身上的罪惡,還能帶來好運氣。
在節日期間,人們會舉行"浴佛"儀式,以此來表達對佛的虔誠和尊重。
而在中國云南,傣族人將潑水節當作新年慶典。
農歷清明后十日舉行,它象征著“最美好的日子”。
傣族有其別具一格的水文化,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水"是一種純凈、圣潔的東西。
我有個云南的同學跟我說過,在她小時候,她們首先要向祖父母和父母潑水表示敬意和祝福,接下來才能去潑朋友。
那時很有趣,但不像現在這樣把人弄得濕透,她們只是灑幾滴水,而不是整盆倒下去。"
如今的潑水節已然高度商業化了。
在云南西雙版納的"傣族少數民族公園",潑水環節被安排于每天下午3點30舉行,游客甚至可以花5元租用一個塑料盆,跟街上的傣族女性男性一起參與互相潑水。
印度網友提出的這個問題也在外網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各國網友是如何評論的。
首先是一位來自印度的網友評論道:“潑水節最早源于印度,我們會在恒河里沐浴,互相潑水,送祝福,象征洗凈塵埃,凈化靈魂,以此來向神明表達敬意。
這種儀式已經流傳幾千年了,現在卻看到中國把潑水節變成了一種街頭狂歡,看著很熱鬧,但是已經丟掉了這個節日的真正意義。”
其實我們并沒有丟掉潑水節的真正意義,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了[機智][機智]。
一位來自韓國的網友見狀立馬加入吐槽道:“中國潑水節越來越商業化,潑水節是一個有儀式感、有文化內涵的傳統節日,本該是一種傳遞祝福、凈化心靈的儀式,現在卻被搞成一個大型派對。
這種過度包裝真的好嗎?年輕人記住的只有熱鬧,卻忘了節日本來的意義。”
“文化小偷這時候怎么不敢說潑水節是他們的了,隔著屏幕都能聞到一股酸味?!?/p>
看了韓國網友的評論后,一位來自法國的網友站出來反駁道:“我在云南旅游時,正好趕上潑水節開始,我以為只是一個民俗活動,結果親身體驗后徹底淪陷了。
整個城市都在互相潑水送祝福,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就連警察都加入了氣氛就像是一場盛大的嘉年華。
中國潑水節能讓這么多年輕人喜歡,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法國網友說得很對,節日能夠與時俱進,也不失為一種成功。
最后我想說,文化的傳承與變遷,就像那流動的水,永遠向前,永不停息。
也許,我們該思考的不是誰才是潑水節的正主,而是如何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讓這一文化符號煥發新的生命力。
視頻截圖:
聲明:本圖片素材,全部都是來源真實素材的原創,本人承諾所有圖片素材包括文章都是真實的。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望讀者知悉。
素材來源:外國網友看:潑水節是印度的節日,怎么在中國那么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