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報道,目前韓國KF-21“獵鷹”戰機完成了機身組裝程序,取得里程碑式進展,已具備明年服役韓國空軍的基本條件。
去年6月,韓國“KF-21”6號原型機在慶尚南道泗川第3訓練飛行團起飛,成功飛行33分鐘。
韓國 “KF-21”的所有6架原型機均試飛成功,無一失敗。
近期,韓國KF-21“獵鷹”戰機原型機還成功執行了夜間空中加油任務,向正式服役又邁出了一大步。
在此之前,韓國只能生產一些簡單的教練機,性能優良的戰機一直依賴從美國進口,或者引進美國戰機的生產線。
1991年,韓國啟動“KFP計劃”,引進美國F-16C/D生產線;1994年首架KF-16下線,但也只實現了78%零部件的本土化生產,且主要技術還是美國人的,自己沒有知識產權。
坦率地講,KF-21“獵鷹”戰機的性能并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盡管具有一定的隱身能力,但頂多只能算四代半戰機,距離五代機的“4S”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
但對于韓國航空業講,這無疑是一件大事。韓國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第一架國產先進戰機,實現從0到1的重大突破。
經常有人講,研制生產戰機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簡單地講,就是如果一個國家沒有獨自研制出三代機,它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四代機。
但現在看來,韓國人似乎打破了這個魔咒,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跨越式發展,這是了不起的成績。
現在還沒有關于KF-21“獵鷹”戰機性能的詳細報道,其性能到底怎么樣?還有待時間與實踐的檢驗。
如果該機型性能尚可,沒有大的問題,在世界軍貿領域應該相當有市場,這對于那些買不到美國戰機,又不想購買俄制戰機的潛在買家來講,無疑又多了一個較好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