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很多工作都處于百廢待興的狀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國內的經濟有了起色,情況似乎也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但特殊時期的到來,卻改變了既定的歷史走向,不只是大人物,就連很多小人物的命運也因此而改變。
1967年,當時只有29歲的楊銀祿進入了釣魚臺工作。他的命運也因此發生了很大改變,他成為了江青身邊工作時間最長的秘書之一。江青給他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和困擾,但他后來回憶起這些,他卻堅持原則有一說一,直言在一兩件事情上還是要感謝江青。
楊銀祿是河北定州人,出身農民家庭。在成為江青秘書之前,長期在中央警衛團擔任警衛員。但相比于其他人來說,他接受過系統的學校教育,文化水平較高,能比較強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江青得知他的這一優勢后,考慮到他在政治背景上也比較可信,所以選拔他擔任秘書。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這是“飛黃騰達”的重要一步,能夠在大人物身邊當秘書,說不定以后能成為國家高級干部。
但當楊銀祿抵達釣魚臺11號樓的時候,他明顯感覺這里的氛圍和別處不一樣。
和大部分領導比較寬和的待人態度不同,江青對身邊工作人員的要求非常高,不只是在工作方面要求嚴格,在日常的工作禮節上也有很多要求。
按照楊銀祿的回憶,當時江青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匯報工作時必須保持蹲姿,同時說話聲音不能超過指定分貝,聲音大或者聲音小都不合適。
另外在辦公室的細節方面也有要求,例如窗簾的開合角度有明確規定,不能隨便拉窗簾。
所以包括楊銀祿在內的工作人員,每天上班前都要把這些細節反復想幾遍,避免上班出錯,幾乎可以說是當代版的“伴君如伴虎”。
所以他在江青身邊工作后,其實感到了巨大的壓力,每天都努力謹言慎行。他的同事也同樣如此,但難免有人會出現工作失誤,一旦失誤就會面臨巨大的麻煩。
1968年的時候,他的同事閻長貴在一次工作中給別人送信,結果送錯了信件,江青十分生氣,下令將其關押起來。可以說是辦對了100件事,只要有1件事出錯,就會失去工作,甚至面臨牢獄之災。閻長貴出事后,楊銀祿擔任了江青的機要秘書。
但這份工作十分難干,因為江青對日常事務的細節十分重視,經常是圍繞一份文件或者一件事反復進行審查,所以楊銀祿每天都處于十分緊張的狀態,害怕出現工作失誤。
哪怕是文件內容出現一個標點符號錯誤,都可能給他造成麻煩,挨批評是經常遇到的情況。
楊銀祿回憶起有一次,江青深夜叫他到單位工作,可能是因為過度疲勞,他在匯報文件的時候站姿不太標準,結果挨了批評,長時間寫檢查,過了一段時間,事情才算過去。
在這種環境下工作了幾年后,他就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疾病,被迫經常去中南海醫院接受治療。
一個年富力強的30歲青壯年尚且承受不住這種壓力,如果是換成年齡大一些的人,估計早就出了大問題。但很多時候現實情況是,如果人家有心要找你麻煩,你干的再好也沒有用。
1973年他遇到了大麻煩,發生了“看電影事件”,這件事的起因其實非常簡單,江青忽然提出要看兩部外國電影,按照工作流程,楊銀祿依次詢問張春橋等人的意見,三位領導人都對看電影不感興趣,于是江青只好一個人去放映廳看電影,一切似乎很正常。
沒想到在凌晨的時候,江青忽然提出要徹查是否有人因為看電影的事情撒謊,結果看電影這件簡單的事情成了一次轟轟烈烈的政治審查。
因為楊銀祿當時問過其他三位領導人是否愿意看,結果也成了犯錯誤的人,直接被關入"學習班"接受兩個月的思想改造。這種“學習班”可不是隨便聽聽課寫寫筆記就完事了,期間他接受了嚴格審查,經常半夜被叫醒接受審問,審查人員經常辱罵他和威脅他。
有的時候還忽然叫他背誦江青講話的原文,背錯一個字就會挨罵,處境十分艱難,導致他患上了心理疾病。
特殊時期結束后,相關調查人員找到他,讓他把江青的罪行一五一十的講出來。
當時調查人員建議他可以“適當調整表述,以便保護自己不受牽連”,但他堅持實事求是,有什么說什么,講出了很多實際情況,同時他還提到在自己患上嚴重心臟病的時候,江青曾經派人給他送了幾次病號飯,還臨時調整了他的上班時間,江青并非完全無情無義。
他表示,至少在這件事情上,他是感謝江青的。
2010年后,楊銀祿把自己的經歷系統寫成了一本書,相關資料保存在了釣魚臺檔案室,給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貴的史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