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7日訊 近年來,東營市東營區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漁業產業,一尾尾魚苗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成為解鎖群眾增收的新“密碼”。
走進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林家村的路路通家庭農場,工人們正熟練地進行著魚苗捕撈作業,隨著漁網被緩緩拉起,活蹦亂跳的魚苗躍出水面,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臉上。
“我們家庭農場占地約300畝,主要養殖草、鯉、鰱、鳙的各種魚苗,基地采用了智能化設備,實現了水質監測、投喂管理的自動化,大大提高了養殖效率。今年魚苗長勢良好,預計產量可達8萬斤,產值超過50萬元。”路路通家庭農場負責人馬路路告訴記者。
路路通家庭農場憑借掌握的商品魚苗孵化生產、育苗、養殖的核心技術,為當地養殖戶提供良種魚苗和優質售后服務,不僅帶動了當地漁業的發展,還為周邊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每年臨近出魚的時候,我都會來這里打打零工,喂喂魚,割割草,周邊很多村民也會像我一樣來幫忙,在家門口就能賺錢,多一份收入。”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林家村村民牛鵬越告訴記者。
近年來,東營市東營區積極推動漁業發展,組織漁技專家下沉一線,平均每月開展10余次技術指導,從水質調控、病害防治等方面為養殖戶提供專業建議,鼓勵養殖戶擴大養殖規模,不斷提升養殖技術,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漁業品牌,讓更多村民從中受益,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 。
閃電新聞記者 陳海濤 宋瑞星 東營區融媒體中心 韓玉金 徐彤陽 山東東營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