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李書恒 通訊員 王瑩/文 視頻剪輯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教育部等十七部門于2024年11月聯合印發了《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明確提出以學校為圓心、區域為主體、資源為紐帶,構建政府統籌、部門協作、家校社協同的育人新格局。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改革,2025年4月17日,鄭州市惠濟區安瀾小學家校社協同育人“閃亮未來教聯體”成立暨揭牌儀式在學校報告廳隆重舉行。
惠濟區教育局副局長武明遠,古滎鎮鎮長劉杰,惠濟區婦女聯合會副主席李平,古滎鎮副鎮長李莉,惠濟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毛亞珍,孫莊村黨委書記孫武全,西山社區黨支部書記趙波,黃河橋村黨委書記許婷婷,張定邦村黨委書記張利濱,鄭州商業中等專業學校校長李偉,鄭州博物館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分館社教科科長王俊,頤和消防站陳佳賢,古滎派出所西山警務室網格負責人黃云,家庭教育專家和志愿者劉天華、蘇宇、孫雪艷、雷婷婷、李娜、董連剛、張明旗,媒體朋友及各班級家委會成員和家長代表百余人參與儀式,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轁鷧^安瀾小學大隊輔導員李彩宏主持儀式。
儀式伊始,惠濟區安瀾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高淑萍致辭。她對蒞臨現場的領導、嘉賓和各界人士表示感謝。高校長從“目標共識,開啟協同新征程”“積極作為,擔當教育新責任”“探索方案,構建協同新模式”“攜手共進,譜寫育人新篇章”四個方面闡釋了安瀾小學家校社協同育人“閃亮未來教聯體”的重要意義和獨特價值,希望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更加優質的教育環境,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這片教育的沃土上茁壯成長,成為“心中有愛、手中有書、眼中有光、腳下有路、行囊有夢”的新時代少年,讓他們的未來真正閃亮!
安瀾小學德育副校長馮二偉宣讀了《“閃亮未來教聯體”章程》,明確三方職責與合作機制。章程的制定為協同育人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學校期待三方攜手,共筑教育生態圈。
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教育局副局長武明遠、古滎鎮鎮長劉杰、校長高淑萍同為“家校社協同育人‘閃亮未來教聯體’”揭牌!
儀式上,副局長武明遠、校長高淑萍為李平、毛亞珍、劉天華、蘇宇、孫雪艷、雷婷婷、李娜、董連剛、張明旗頒發了“閃亮未來教聯體”建設工作專家組成員聘書,鎮長劉杰、校長高淑萍為李莉、趙波、孫武全、許婷婷、張利濱、李偉、陳佳賢、黃云、王俊頒發了“閃亮未來教聯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聘書。
武局長在講話中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這為我們推進新時代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安瀾小學"閃亮未來教聯體”是惠濟區首家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是惠濟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舉措,是破解新時代育人難題、構建良好教育生態圈的創新實踐。他提出來四點要求和希望:第一,堅持育人初心,畫好協同發展"新藍圖"。要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學校要發揮主導作用,主動開放辦學;家庭要履行主體責任,樹立科學育兒觀念;社區要提供資源支持,營造良好育人環境。三方要同頻共振,共同構建"目標一致、邊界清晰、資源共享、責任共擔"的育人共同體。第二,創新工作機制,打造協同育人"新范式"。要重點建設好"三大平臺":一是建設"家校共育指導中心",定期開展家長學校、名師講堂等活動;二是建設"社區實踐教育基地",開發特色教育、勞動教育等實踐課程;三是建設"成長關愛幫扶站",匯集多方力量、資源,為特殊群體學生提供個性化支持。通過機制創新,真正實現"1+1+1>3"的育人效果。第三,加強師資培訓,組建一支育人“新隊伍”。教聯體要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育人能力;要加強家長學校建設,開展家庭教育培訓和指導,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要積極招募和培養社會志愿者,發揮他們在不同領域的專業優勢,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服務。第四,完善保障機制,形成協同育人“新生態”。教聯體要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機制,明確各方職責,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協同育人工作有序推進;要加大經費投入,為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要加強宣傳推廣,及時總結好經驗、好做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的學校、家庭和社會力量參與到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中來。
劉鎮長在講話中強調了建立"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的重要性。他就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分享了幾點思考:第一,要立足鎮情實際,構建特色育人體系。要充分發揮我鎮農業大鎮的優勢,將農耕文化、民俗傳統等特色資源融入育人過程。學校要開設勞動實踐課程,組織學生參與農事體驗;家長要傳承良好家風,培養孩子勤勞樸實的品質;各村(社區)要開放相關場所,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勞動實踐活動空間。第二,要創新活動載體,增強育人實效。積極聯動轄區相關部門、村委、社區、社會資源,為學校提供師資培訓、課程創新、困難幫扶等支持,助力教聯體形成“一校牽頭、多元參與、優勢互補”的生動局面,有針對性地推動解決學生成長中的突出問題,為學生參與文化學習、體育鍛煉、藝術活動、勞動教育、科學教育、社會實踐等提供全方位條件保障。第三,要健全保障機制,確保長效運行。鎮政府將把教聯體建設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做好統籌領導。要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要組建專家指導團隊,提供專業支持;要完善經費、人員、場地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落實落地。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退休二級高級法官、河南首批審判專家、河南法官進修學院兼職教授劉天華在代表“閃亮未來教聯體”建設工作專家組發言時表示,她在在審判崗位上接觸過許多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深刻認識到:未成年人教育是一項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齊心協力。劉教授從審判和法治教育的角度,分享了幾點體會: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品德和價值觀的培養。家長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這一平臺,與老師、其他家長交流互動,學習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如今,許多家庭面臨二孩、三孩的教育問題,比如,如何避免偏心,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平等的愛,需要家長們共同探討。又比如,我們進入了快速發展的網絡時代,如何在手機、游戲、AI機器人中,引導孩子健康成長,西山社區家長學校的實踐證明,家長之間相互學習、分享經驗,能有效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希望各位家長借助學校和社區搭建的平臺,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這是對孩子最好的關愛。
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鄭州市惠濟區安瀾小學家校社協同育人“閃亮未來教聯體”成立暨揭牌儀式圓滿結束。
教育是國之大計,更是社會系統工程。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促進了各方對五育融合及校家社共育理念的共識,為校家社共育路徑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讓我們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同心同行,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筑牢“家校社共育生態圈”,書寫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