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杜曉丹
4月17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煙臺市美麗中國先行區示范標桿建設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會上,煙臺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朝暉介紹了煙臺市在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示范標桿方面取得的成果。
孫朝暉表示,近年來,煙臺市在美麗建設過程中先行先試,為爭創美麗中國先行區示范標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縱深推進,當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污染防治攻堅穩步推進。圍繞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這一核心,推動實施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暨第三輪“四減四增”行動,全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了88.3%,這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實施水生態環境全面提升行動,建立地表水環境管控一張圖,省級以上地表水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連續4年優于上級要求;嚴格落實建設用地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制度,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連續保持100%;實施海洋生態保護固本工程,強化陸源污染治理,近岸海域優良水體面積比例達到96.2%,省控以上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類水體。
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成果豐碩。煙臺市四十里灣、龍口市龍口岸段成功入選第二批省級美麗海灣優秀案例,這也是繼2023年度八角灣、長島廟島諸灣入選國家級美麗海灣案例之后,煙臺再添美麗海灣殊榮。煙臺市省級美麗幸福河湖數量達到42條。2024年,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山東昆崳山站、山東銀蓮花養護觀測站正式揭牌成立;新獲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2處,總數達到22處,數量居全國地級市首位。
先行先試,交出高質量發展“綠色答卷”
積極穩妥推進能源綠色轉型。在清潔能源領域實現了“六個第一”,即發出山東第一度核電、第一度海上風電和全球深遠海漂浮式海上光伏發電,建成全國首個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研究實驗項目,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居山東首位,海陽市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
創新推進全域清潔供暖。萬華工業余熱清潔供暖項目一期已向黃渤海新區提供1000萬平方米的清潔熱源,二期將向芝罘區、福山區和萊山區提供5000余萬平方米的清潔熱源,進一步優化煙臺市供熱能源結構,滿足清潔供暖需要。項目完成后每年節省標煤94.4萬噸,有效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助力煙臺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分區分類,建設各美其美“新畫卷”
打造宜業宜游一流濱海岸線。貫通海韻廣場至里蹦島濱海慢行系統,打造濱海一線煙大示范段,建成煙大青春海岸、共創公園,完成黃海游樂城提升改造,加快世界設計公園建設、蓬萊西海岸國際旅游島開發,啟動太平灣水上運動中心建設,打造濱海文化旅游產業帶,持續提升濱海一線文旅設施和服務水平。
全力打造葡萄酒文化名城。推出北緯37°葡萄海岸特色旅游線路,對煙臺葡萄酒旅游資源進行重點推介,全方位提升煙臺產區品牌形象。在市區增設葡萄酒元素,打造葡萄酒主題場景,集中展現亞洲唯一國際葡萄酒城的魅力形象。引導蓬萊丘山谷積極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高品質建設煙臺核心產區;推動萊山瀑拉谷正式運營全產業鏈展示服務中心,打造葡萄酒鄉村振興休閑體驗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