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的電視劇觀眾越來越少?”,答案很簡單,首先是新媒體的沖擊,觀眾獲取信息渠道更為豐富;其次就是現在電視劇與實際情況差別太大,尤其是有關抗日的電視劇,什么手撕鬼子肉身,什么腳踢日本大力士等等,脫離實際自然不受待見,抗日實際情況又是怎么樣呢?看看龐家堡龍煙鐵礦遺址就清楚了。
龐家堡又稱紅石山,龍煙鐵礦在中國鋼鐵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龍家堡鐵山和煙筒山礦場組成,歷史悠久,孕育了如今鼎鼎有名的首鋼和宣鋼,號稱“中國冶金人才的搖籃”。位于張家口市宣化區龐家堡鎮境內,地處宣化區東北側,緊鄰龐家堡火車站,距離宣化城區不遠,只有30多公里,不到50分鐘的車程。
龐家堡龍煙鐵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4年,當時北洋官方聘請瑞典人安德森等人進行勘探,確認了龐家堡礦和煙筒山礦的巨大價值,經過5年的準備,于1919年3月開始建設開采,新中國成立后,礦區逐漸發展壯大,成為著名的百萬噸級大型地下鐵礦山,在中國冶金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龐家堡龍煙鐵礦最輝煌的時期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礦區不但有熱鬧的市場,百貨、劇院、文化館以及裁縫社等配套設施,為了方便鐵礦石運輸,還專門修建了鐵路、火車站等,礦區相當鬧熱,堪比宣化城。遺憾的是,礦區的繁榮隨著寶鋼的引進,國際鐵礦石價格急劇下跌走向沒落,最終被廢棄,成為舊址。
如今的龐家堡龍煙鐵礦已經廢棄了22年,當年孔武有力的礦工為了生活,早已離開,看不見昔日的繁忙。整個礦區沒有專業人員的管理,不少樓房已經垮塌,成為殘垣斷壁,最凄慘的還是曾經的院落,沒有人類的干擾,早已經被大自然侵蝕,雜草叢生,遠遠望去,滿目荒蕪。
在龐家堡龍煙鐵礦遺留下來諸多遺址中,唯有肉丘墳的故事最感人,何謂肉丘墳,就是大規模非正常死亡者的集體墳墓。在1937到1944年間,日軍侵占鐵礦,不但掠奪走了數萬噸礦砂,還造成成千上萬的礦工被累死、餓死、病死。而這些死亡者的遺體大部分被扔在山谷中,形成萬人坑。礦區有好幾個萬人坑,1960年前后被發現,統一遷葬在山岡上,這就是今天的肉丘墳。
工業遺址有很多,以前介紹過的三線廠舊址、煤礦舊址等等,比比皆是,但也只有龐家堡龍煙鐵礦舊址不一樣,不但有代表曾經輝煌的老建筑,還有代表國人屈辱的肉丘墳,看著肉丘墳,就像看到中國那段屈辱的歷史,想想都令人遺憾,你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