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歐洲卡車行業而言,近年來最重要的變革便是:電氣化。隨著社會環保要求的逐漸提升,傳統柴油卡車所受的限制越來越多。不管是區域限行還是通行費提升等種種措施,都使柴油卡車的發展邁入了下坡路。頭部車企紛紛投產長途電動重卡、暫無后續內燃機開發計劃,宣告著電動卡車的時代已然來臨。
沃爾沃與斯堪尼亞都是來自于瑞典的卡車制造商,有著“北歐雙雄”的美譽。在北歐獨特的運輸行業環境下,沃爾沃與斯堪尼亞一直在不斷刷新卡車柴油機動力的上限。從730匹到750匹,再到如今的770匹及780匹,無一不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進入電氣化時代,沃爾沃與斯堪尼亞也紛紛帶來了自己的電動重卡產品。紙上談兵終覺淺,兩家旗艦誰更強?為了進行對比,荷蘭媒體TTM組織了一次同路線、同工況的橫評,由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及斯堪尼亞45 R參戰。在今天這篇文這里,就讓我們從測試結果入手,一起來對比一番。
讓我們先從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長途電動重卡開始說起。相較于斯堪尼亞45 R而言,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在空氣阻力上有很多優勢。它的車身結構來源于沃爾沃于2024年1月發布的FH Aero系列車型,其前臉向前突出了24厘米,并且整體線條更圓潤、空氣動力學套件更豐富,均有助于降低車輛的空氣阻力。
并且,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長途電動重卡還用上了CMS電子后視鏡系統,通過它取代了傳統的光學后視鏡。二者相比之下,電子后視鏡的正面撞風面積更小,有助于降低風阻、減少風噪。并且:沃爾沃CMS電子后視鏡系統采用雙攝像頭方案,還結合了紅外影像技術,即使在黑夜及惡劣天氣下也有著清晰的視野。
隨全新的低風阻車身結構,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長途電動重卡也用上了一套新的前臉造型。它的前臉上半部分采用半封閉式前面罩設計,進氣格柵位置較為靠下,與前臉下半部分遙相呼應。沃爾沃經典的“安全帶”樣式車標也由前風擋下方移至了前臉下半部分,大大降低了車輛視覺重心。除了電動之外,FH Aero系列車型也有柴油、天然氣等版本,都共用了這套設計語言。
與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相比,斯堪尼亞45 R長途電動重卡的外觀就要常規許多。它延續了柴油版R系卡車的外觀,前臉以盾牌形前面罩為引領,結合左右圓潤的車身包角,呈左-中-右的三段式架構。堆疊式進氣格柵飾條、車頂射燈、前風擋下方的腰部射燈等元素都與柴油車型一脈相承,自2016年斯堪尼亞NTG代卡車發布便沿用至今。
NTG代車型的外觀堪稱斯堪尼亞家族最經典、最耐看的一套外觀之一。它將直線與曲線巧妙的交疊在一起,圓潤卻不失力量感,略顯方正的造型還能進一步提升“得房率”,即在外廓限制下最大化車內可用空間。除了車頂的ELECTRIC字樣及前面罩下方的藍色飾條外,你很難認出這是臺電動重卡,與自家其他產品保持了設計一致性。
雖然斯堪尼亞45 R的外觀經典耐看,但也有部分弱點,最顯著的就是其空氣阻力。在歐盟駕駛室新規的推動下,歐洲各大卡車企業都著手于優化車身結構,通過引入楔形車身、前凸前臉、更多導流套件等手段來降低空氣阻力。作為一套亮相近10年的外觀,自然在這點上不如新車型。不過,斯堪尼亞也正緊鑼密鼓的測試新款前臉,相信會在不久之后與我們見面。順帶一提:斯堪尼亞是當今七大歐卡中唯一一家不提供電子后視鏡的企業,這臺45 R長途電動重卡自然也采用了傳統光學后視鏡。
說完外觀,就讓我們進入長途電動重卡最重要的環節:三電系統。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及斯堪尼亞45 R均為“油改電”車型,基于柴油版本車型平臺電氣化而來。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車輛的車架、駕駛室等零部件無需做出太大修改,開發制造成本更低,還能更快推向市場。不過:專為柴油機而設計的平臺并不會考慮到電動卡車的應用痛點,用起來會比較“擰巴”。
斯堪尼亞45 R及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均采用側置電池設計,前者電量624kWh,后者電量540kWh。沃爾沃的電池比斯堪尼亞小84kWh,反應在續航上來看:沃爾沃的標稱續航比斯堪尼亞短100公里左右。
補能方面,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與斯堪尼亞45 R的表現基本一致。前者最高支持350kW的直流快充,后者最高支持375kW的直流快充,均采用CCS Type-2組合快充接口。不過:大功率的商用車高壓充電樁在歐洲不算多見,100kW左右的功率仍是主流。
在動力系統方面,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與斯堪尼亞45 R都不約而同的采用了中央電驅動系統。它的優勢在于:兼容柴油車型的車架設計,并且車橋與柴油卡車保持一致,成本更低。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采用三電機匹配EPT2412型12擋I-Shift變速箱,而斯堪尼亞45 R則采用三電機+GE281型6擋變速箱組成的EM C3-6電驅動系統,二者分別輸出610匹馬力及666匹馬力,對應扭矩則分別為3500牛米及2400牛米。
本次續航路線測試分為兩段:第一段的路況較為復雜、平均速度低,考驗車輛的動力性能。第二段的路況較為平坦,考驗車輛的巡航性能。在第一段路線上,斯堪尼亞45 R共行駛49公里,百公里電耗為93.5kWh。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共行駛48公里,百公里電耗178.4kWh。在崎嶇路況下,這兩款長途電動重卡的電耗能差出80kWh,為啥?答案可能在于:沃爾沃三電機系統的扭矩稍小,加上其變速箱是由柴油車型演變而來,在復雜道路環境下需要頻繁換擋,電機很難發揮最高效的性能。斯堪尼亞EM C3-6電驅動系統更加高效、扭矩更大,更適應各類復雜工況。
在第二段路線上,二者的測試成績就比較相似了。斯堪尼亞45 R在這段路線上行駛了180公里,百公里電耗為120.1kWh。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在這段路線上行駛了160公里,百公里電耗103.5kWh,直接呈現出“兩極反轉“的態勢。畢竟:沃爾沃EPT2412這款變速箱演變自柴油車型,其齒比排布也更適合高速巡航工況。
在最終結果中,斯堪尼亞45 R的百公里電耗表現為107kWh,而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的百公里電耗表現為95.7kWh。看起來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更有優勢,但斯堪尼亞45 R顯然更適合復雜道路情況,而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主打高速高效巡航,還是需要根據自身工況來合理選擇,可以說是互有優勢,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
在本次測試中,沃爾沃FH Aero Electric還表現出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車載電子系統顯示的電耗和實際電耗不一致。在測試結束后,車輛電腦顯示其共消耗283kWh電量,但在充電時僅充入251.57kWh電量,二者出入達10%以上。順帶一提:沃爾沃已經推出了續航600公里的FH Aero Electric長途電動重卡,引入大電池、電驅橋等配置,車輛性能進一步攀升。
相較于柴油卡車而言,電動卡車駕駛起來更加靜謐,相對應的震動水平也更低。并且:電動卡車可利用動能回收系統來控制車輛速度,既能保障安全性,還能提升整體能量利用效率,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根據實測結果來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電動卡車的車型選擇需要比柴油卡車更加謹慎,路況等因素對車輛性能的影響更加顯著,這也直接影響了車輛的續航里程。假如車輛電量在中途意外耗盡,那便會對后續運輸帶來一連串的影響。并且,電動卡車的補能時間更長,要盡可能合理規劃行駛路線及中途補電,才能將車輛性能發揮到極致。
當下,歐洲長途電動重卡的時代已然到來。而在國內,電動重卡的占有率也在逐步攀升。在時代的浪潮下,我們更要適應新趨勢、新習慣。畢竟:電動重卡用起來和柴油卡車是截然不同的。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車輛性能的提升,相信電動重卡在將來的滲透率也會越來越高,未來可期。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還想看到更多有趣有料的商用車內容,別忘了關注我們哦!
文圖:heseaott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