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景德鎮一起慘烈車禍奪走了一家三口的生命——31歲的胡某、30歲的妻子王某及不滿周歲的兒子,在過馬路時被20歲的廖某宇以128km/h的瘋狂車速撞飛,當場身亡。半年過去,這場悲劇的余波未平,肇事者父親竟對受害者家屬發出“讓你們家死干凈”的威脅,引發全網震怒。
圖片
案件回顧:泄憤飆車,三條人命瞬間消逝
據警方調查,事發時廖某宇因與女友爭吵,將電動車加速至近130km/h(超速3倍以上),在居民密集的昌江大道上橫沖直撞,導致胡某一家三口當場殞命。更令人發指的是,廖某宇撞人后竟在事故現場“談笑風生”,毫無悔意。
冷血父親:威脅受害者家屬,稱“人禍”
案件后續的荒誕遠超想象。廖某宇父親不僅拒絕道歉,還通過第三方傳話,稱“我兒子是被你們害的”,甚至揚言“要死干凈”。面對受害者家屬拒絕80萬元賠償的訴求,他竟將悲劇歸咎為“天災”,稱兒子受罰是“人禍”。更令人痛心的是,受害者家屬胡女士的公公因悲傷過度去世,老兩口確診重度抑郁,靠藥物勉強維生。
庭審現場:家屬泣血求公道,肇事方避而不見*
4月15日,案件在景德鎮中院一審開庭。胡女士懷抱兒孫遺照步入法庭,直言“只接受死刑判決”。檢方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起訴廖某宇,律師分析其或面臨死刑。而廖某宇父親在庭后僅以“挺煩的”回應媒體,其店鋪早已轉讓,試圖“隱身”于輿論風暴。
社會拷問:法律能否終結人性之惡?
此案不僅是一起交通慘劇,更折射出人性之暗面。廖某宇的冷血、其父的囂張,與受害者家庭的破碎形成刺目對比。法律專家指出,威脅言論若未造成實質傷害,僅能行政處罰,但公眾呼吁“父子同罪”的聲浪高漲。此外,電動車加速快、監管難的問題也引發熱議——技術便利是否成了“殺人工具”?
圖片
結語:白發人送黑發人,公道何時到來?
當一位母親在墓前哽咽“孫子還不會叫奶奶”,當失獨老人日夜靠藥物入眠,我們不禁追問:法律能否真正撫平傷痕?此案擇期宣判在即,我們期待正義的雷霆,更呼喚社會對“情緒駕駛”與人性冷漠的深層反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