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大中小學生資助政策解讀
2025
新學期,當第一縷晨曦穿透薄霧,輕輕拂過莘莘學子的肩頭,知識的田野仿佛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它不僅是時間的更迭,更是希望與夢想的重啟。在這片孕育希望的熱土上,學生資助政策如同一首悠揚的詩篇,緩緩鋪展開來,以其獨有的韻律與節奏,吟唱著關于夢想、勇氣與堅持的贊歌。它唱響了教育公平的旋律,讓每一個懷揣夢想的學子,都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航向。讓我們一同走進這首政策的詩篇,去感受那份來自國家、社會的關懷與溫暖,去聆聽每一個夢想在心中悄然綻放的聲音。2025年,讓我們攜手同行,在最新資助政策的引領下,共同書寫屬于我們的輝煌篇章。
1
ONE
學前教育階段
01
減免保教費
資助對象:全省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中具有甘肅戶籍的在園幼兒及在普惠性幼兒園就讀的非甘肅戶籍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
資助標準:每生每年1000元。按照政府及價格、財政主管部門批準的學費標準,年收費低于減免標準的,按實際收費標準減免;年收費超過減免標準的,超出部分幼兒園可向幼兒家庭另行收取。按學期落實,符合條件幼兒按標準減免保教費入園。
主管部門:市、縣(區)教育(科)局
2
TWO
義務教育階段
01
免學雜費
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學雜費。
02
免費教科書
為城鄉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免費配備教科書,為小學一年級新生免費提供正版學生字典。
03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
資助對象: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資助標準:寄宿生補助標準為小學生每生每學期625元,初中生每生每學期750元;非寄宿生補助標準為小學生每生每學期312.5元,初中生每生每學期375元。按學期發放,補助資金發放至受助學生家長提供的銀行賬戶或學生本人社保卡。
主管部門:市、縣(區)教育(科)局
04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實施對象: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校學生。
實施標準:每生每天5元,由學校按標準統一提供等價優質營養餐,不以現金形式發放。
主管部門:市、縣(區)教育(科)局
3
Three
普高教育階段
01
普通高中免學雜費
資助對象:具有正式注冊學籍的普通高中原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含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免學雜費。(對新進入普通高中就讀的原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普通高中學校應當按照《甘肅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要求,做好重新認定工作,符合條件的方可享受免學雜費政策。其中,對于存在返貧或致貧風險的原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將其認定為可以享受免學雜費政策。)
資助標準:按照政府及價格、財政主管部門批準的公辦學校學雜費標準執行(不含住宿費)。按學期落實,符合條件學生免學雜費入學。
主管部門:市、縣(區)教育(科)局
02
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
資助對象:具有正式注冊學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資助標準: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2300元。具體標準由各地結合實際在1200—3500元范圍內確定,可以分為2—3檔。按學期發放,助學金發放至受助學生的“普高學生資助卡”或學生本人社保卡。
主管部門:市、縣(區)教育(科)局
4
Four
中職教育階段
01
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
資助對象:具有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的一、二、三年級全日制在校生。
資助標準:一般普通專業每生每學期1000元,農醫類專業(不含口腔和美容)每生每學期1150元,藝術類非戲曲專業每生每學期1500元,藝術類戲曲表演專業每生每學期3000元。按學期落實,符合條件學生免學費入學。
主管部門:市、縣(區)教育(科)局
02
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
資助對象:具有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的一、二、三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我省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58個縣(市、區)中等職業學校農村(不含縣城)學生。
資助標準: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2300元。具體標準由各地結合實際在1200—3500元范圍內確定,可以分為2—3檔。按學期發放,助學金發放至受助學生的“中職學生資助卡”或學生本人社保卡。
主管部門:市、縣(區)教育(科)局
03
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
資助對象: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全日制在校生中學習成績、技能表現等方面特別優秀的學生。
資助標準:每生每年6000元。按學年發放,獎勵資金發放至受獎勵學生提供的銀行卡或學生本人社保卡。
主管部門:市、縣(區)教育(科)局
5
Five
高等教育階段
01
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學項目(滋蕙計劃)
資助對象:普通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應屆畢業并通過高考、高職單招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職)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解決入校報到的交通費和入學后短期生活費。滋蕙計劃優先資助以下學生:脫貧不穩定家庭學生、邊緣易致貧家庭學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學生、特困供養學生;孤殘學生、烈士子女、殘疾人子女;因突發事件等其他原因導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資助標準:考入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考入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每年一次,資助金發放至受助學生銀行賬戶。
主管部門:市、縣(區)教育(科)局
02
困難家庭子女普通高校入學資助
資助對象:具有武威戶籍且在甘肅省內參加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并被錄取到普通高校本科、專科(高職高專)2025級的困難家庭子女(包括:城市低保全額保障家庭子女,農村低保一、二類保障家庭子女,“單人戶”施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
資助標準:錄取到普通高校本科的2025級新生一次性補助10000元;錄取到普通高校專科(高職高專)的2025級新生一次性補助8000元。
主管部門:團市委,市民政局,市、縣(區)教育(科)局
03
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
資助對象:特別優秀的全日制本專科生。
資助標準:每生每年10000元(獎勵名額較往年翻倍)。
主管部門:各高校
04
本專科生國家勵志獎學金
資助對象:獎勵資助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本專科生。
資助標準:每生每年6000元。
主管部門:各高校
05
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
資助對象: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本專科生(含預科生)。
資助標準: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3700元。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學生全部享受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3700元。
主管部門:各高校
06
研究生國家獎學金
資助對象:獎勵特別優秀的全日制研究生。
資助標準: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0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30000元(獎勵名額較往年翻倍)。
主管部門:各高校
07
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資助對象:省屬高校中在社會實踐、科學研究、學業成績等方面表現優異的全日制研究生。
資助標準:按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標準以及在校博士生30%的比例、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的標準以及在校碩士研究生10%的比例給予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可提高獎勵標準。
主管部門:各高校
08
研究生國家助學金
資助對象:普通高校納入全省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所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補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
資助標準: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3000元。
主管部門:各高校
09
服兵役高等學校學生國家教育資助
資助對象: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招收為士官、退役后復學或入學的高校學生實行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學費減免。
資助標準:學費補償或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金額,按學生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用于學費的國家助學貸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下同)兩者金額較高者執行;復學或新生入學后學費減免金額,按高校實際收取學費金額執行。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以及學費減免的標準,本專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20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25000元。超出標準部分不予補償、代償或減免。
主管部門:各高校
10
基層就業國家助學貸款學費代償
代償對象:到我省三類到五類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的省屬高校應屆畢業生在基層工作一定期限后,對其用國家助學貸款繳納的學費進行分階段代償,代償額度按其實際繳納的學費計算,不能超過本人當年實際國家助學貸款金額。
代償標準:本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20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25000元。
主管部門:各高校
11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實施對象: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錄取的全日制新生(含預科生)或高校在讀的本專科學生、研究生和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學生本人入學前戶籍、其共同借款人戶籍均在武威市,家庭經濟困難,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間完成學業所需的基本費用。
實施標準:全日制普通本專科生(含第二學士學位、高職學生)、預科生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20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含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不超過25000元。貸款期限為學制加15年,最長不超過22年。貸款學生在讀期間的貸款利息由財政全額補貼,畢業后5年間為還本寬限期。助學貸款優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超出部分可用于日常學習生活費用。
主管部門:市、縣(區)教育(科)局
此外,各縣(區)設立了符合本地實際的政府資助和社會資助項目,具體資助項目內容由各縣(區)負責解釋說明。
武威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0935-2232376
涼州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0935-2211807
民勤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0935-4120256
古浪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0935-5128299
天祝藏族自治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0935-3130339
武威市教育局
2025年4月17日
本文來源:武威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武威市教育局
閱讀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