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議話題:不同科室的醫生會隔行如隔山嗎?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來看看,網友們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都是真實經歷哦。
曾經夜班急診科收了個病人送來,放下就走了。我一問,病人站不起來了!病人站不起來了你收我我普外科?我打電話過去,急診大夫一個勁兒的道歉,說是學生收的。算了,我請會診吧。神經內科來了,看了看說有腦梗病史,現在的情況跟他們沒關系!骨科也會診了也說沒關系。合著就跟我這看肚子疼的有關系?他也不肚子疼啊!沒辦法,誰也不要,自己治吧。輸點抗菌素、補下電解質。后半夜發燒了,第二天早晨退燒了,下地上廁所了!他感冒了!
說個真事:那時還在兒科上班,送個危重病人去全省最好的醫院。到了急診兒科把病人放在病床上我就站在邊上等我們的心電監護儀換下來。過一會來了醫生,跟邊上的護士說用一只副腎,護士剛準備走他說用半只吧,護士還沒出門他抬頭問我該用多少?告訴他之后他不好意思的說他剛輪科到急診兒科!!
有個患者動眼神經麻痹,看了很多眼科,最后一個老眼科醫生建議請腦外科會診,后交通巨大動脈瘤壓迫動眼神經
出急診,夏天 ,中午,超熱,老頭,田埂,因胸悶撥打120,人到,老頭說沒事了,不悶了,你們回去吧,我生拉硬拽老頭上車拉回去,做心電圖,無明顯改變,我不讓走,留觀,開完藥發現老頭被留觀室放跑了,我默念佛度有緣人,藥醫不死人。人是一點走出醫院的,兩點不到躺著回來的,搶救,無效。心梗。給了你機會了。
感覺現在西醫科室的細分,越來越深化了。不同科室之間,確實壁壘森嚴。可是,病人得病,可不是按照教科書來的。看對了科室,再趕上大夫負責,還好。看不對科室,白花錢,還耽誤治療。 某新聞不就報了嘛,老太太胃疼,去消化內科,候診時候暈了,是心梗,幸虧在醫院,保住命了。還有,我自去年新冠以后,夜間呼吸不暢,一年多了,輾轉多個科室,還沒確診。反正就算癥狀不典型,哪個都不敢下結論。
由此可見中醫的強大了吧。幾乎所有中醫都能看全科,只有擅長和普通,基本不可能出現隔行如隔山的情況。
九幾年我實習的時候,一天中午有面部外傷的患者,醫生都在吃飯休息,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沒人愿意上手術,結果各科出一個人,各管各自的地方,是體制和分配機制出了問題
老婆生孩子,丈母娘是婦產科的醫生,一起進去的,進去后負責的阿姨(也是外婆的好朋友)讓她親自來,外婆直接說腳軟,沒法操作,然后小丫頭生下來外婆直接清洗,穿衣服,這會什么都能行了,接生卻不敢下手,30年的婦產科醫生了,接生的孩子少說也有8、900了
大部分是自保行為,現在醫患關系那么緊張,不是自己專業的病人,醫生一般都不會去碰。治好是理所當然的,出了問題就是超職業范圍行醫,分分鐘告死你!
有,我4月1號做的微創手術,到現在傷口沒長好,我去醫院讓醫生看,并給他說我喝了轉移因子,他問我轉移因子是什么
內科還好說,不同的外科之間幾乎就是跨專業,特別是現在有大量的先進的器械。
有一次我們科請胃腸外科會診,協助行肛門指診,外科大夫打電話問我們:你們自己給病人做了嗎?沒有?你們自己先做!
這就要說說娃她爸了,學藥的,娃發燒40度,除了給吃退燒藥,外加物理退燒外,一律不準用藥,都靠娃自己硬扛,問就是藥有副作用,不能隨便吃
眼科醫生縫線的那個,我也碰到過。小學的時候,磕到了,醫生說,給開了三針,我給你縫四針,以后看不出來。每次看著我剖腹產的那個大長疤,我就想好好謝謝那個眼科醫生
我有一次打青霉素快打完的時候突然過敏了,臉都青了,喘不動氣,我當醫生的親媽當時竟然說再堅持一下快打完啦!幸好我還有親爹救了我一命
我曾被騙到一福建莆田醫院住院。從第四天開始,一到下午就發燒,燒的打顫,出冷汗。于是第六天會診。說是肺結核。我一聽這傳染病急哭了。,第七天催促我出院,讓去傳染病醫院,去了傳染病醫院一通檢查,就是感冒。什么肺結核,嘛事兒沒有,大起大落的,硬是給我急的大哭了一場
看完網友的這些精彩分享,手機屏幕前的你們是不是有一肚子的話想說,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友好討論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