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晉中4月17日電 題:山西壽陽:多元產業促增收 集體經濟“壯起來”
作者 楊佩佩 孫凱
“五峰山龍泉寺各項修繕工作均已展開,主要進行裂隙修復與修補加固處理,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恢復文物原有的風貌和質感。”五峰山龍泉寺施工負責人張晉宏如是介紹。
五峰山龍泉寺各項修繕工作均已展開。 孫凱 攝
五峰山龍泉寺位于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南燕竹鎮孟家溝村,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始建于明代,是一處集佛、道、儒三教文化為一體的建筑群,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因其建筑年代久遠,于2025年啟動了龍泉寺二期保護修繕工程。
孟家溝村緊鄰榆次、太原,區位優勢顯著,交通網絡發達。近年來,該村以黨建為引領,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依托國家級文保單位五峰山龍泉寺的文化資源,通過創新改造村民原舊房,打造特色農家樂文化旅游產業,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
五峰山龍泉寺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孫凱 攝
同時,該村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充分發揮當地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優勢,努力改善鄉村環境,大力發展養殖產業,深入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不斷發掘和拓寬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當地盤活利用閑置土地資源建設肉牛、肉羊養殖基地。走進現代化養殖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圈舍。寬敞明亮的牛舍內,膘肥體壯的肉牛正咀嚼著精心配比的營養飼料;相鄰的羊棚中,羊群正追逐嬉戲,為寧靜的山間增添了幾分生機。
該養殖基地現存欄肉牛、肥羊各300頭(只),建有牛棚、羊棚各兩座,配套有草料間、機械棚和青貯池。基地積極探索糞污還田、玉米青貯、秸稈打捆的種養結合綜合利用模式,實現“秸稈回收-肉牛飼養-有機肥回田”有機循環,致力打造綠色生態養殖示范基地。
孟家溝村盤活利用閑置土地資源建設肉牛、肉羊養殖基地。 孫凱 攝
近年來,養殖基地有效拓寬了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帶動村民共同富裕。截至2024年,共出欄肉牛200頭、肥羊300只,純利潤70萬元,上交村集體6萬余元。村民孟愛元告訴記者:“我主要負責飼喂和清潔工作,月收入4500元左右,在家門口就業特別方便。”
養殖基地負責人李晉峰介紹,基地將繼續擴建牛棚、羊棚6座,實現牛羊存欄2000頭(只),可提供20余人的就業崗位,實現年收入500萬元。
孟家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任寶忠表示,該村將繼續發揮養殖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打造文旅特色品牌,不斷探索鄉村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村民收入,將孟家溝村建設成一個宜居、宜游的美麗鄉村。(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