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身邊換車的人,突然多起來了?
有人是看到燃油車價格跳水,覺得“現在不買就是虧”;
有人是被新能源卷瘋的配置吸引,想趕緊體驗一下;
還有人,純粹是被“政策”搞懵了,怕錯過窗口期,干脆先換為敬。
但勸你千萬別急!
聽我一句話:這兩年忍住別換車,捂好錢包,未來你,很可能會感謝今天的冷靜。
為什么這么說呢?
很直觀的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的新車,真的太不保值了。
而且,不光是新能源,連豪華燃油車也撐不住了。
你比如說,寶馬5系。
最近在一些地區,車主開票價干到27.5萬起——聽清楚,是5系,不是3系!
要知道,2022年初,一臺325Li(也就是3系)都要35萬左右。
現在五系干到這個價,你說,是不是該摔手機了?
更別提奧迪Q5L、奔馳E,動不動就是十多萬的現金優惠。
曾經那些“高攀不起”的車型,仿佛一夜之間變成了“白菜價”。
聽到這,有人可能會想:現在這么便宜,不正是抄底的好機會嗎?
從常理上看,好像沒毛病;
但從保值率的角度看,這一步,可能是最大一筆虧損的開始。
因為現在這個市場,只有更低,沒有最低。
說白了,新能源車不斷技術更新,固態電池,更好的智駕都在路上了。
而這些,都在逼著油車繼續降價、加速退場…
面對這種壓力,接下來你可能會看到:
油車肯定還會降價,甚至搞最后一波停產大甩賣。
說到底,你現在可能覺得劃算——等到賣的時候,說不定會哭慘你!
因為你省下來的那幾萬塊,最后可能全都虧在“貶值率”這個難題上。
說到這,有人可能會覺得:
“新能源車是趨勢,我大不了不碰油車,只買電車總行了吧?”
聽上去確實挺有道理——
但你有沒有想過:電車雖好,你選的那臺,會不會只是“半成品”?
什么意思?
說白了,現在的新能源車市場,最坑的地方不是“產品不行”。
而是節奏太快,你稍微買早一點,就可能錯過一整代核心升級。
比如現在市面上還有很多車:
沒有800V,充電排隊、半小時起步;
沒法OTA,車機卡成PPT,出了問題連補丁都不給;
宣傳有智能駕駛,結果沒城市NOA,高速一斷網,連車道都不敢變;
芯片平臺老舊,2025年就沒人維護,功能卡著、升級無望……
它們也是電車,但你說,這是“買未來”,還是“買遺憾”?
甚至某種程度上看,它們比油車還慘!
因為油車至少還能賣,只是價格低點;
但這些“被時代甩下來的電車”,根本沒人愿意接盤!
這不是危言聳聽,
大家去二手車市場轉一圈,看看5年前的電車是什么情況,就懂了。
很多5年前的電車,根本都是有價無市,甚至沒人愿意收。
因此,相比于油車,電車更不能沖動買!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沒得選:
車已經開了七八年,準備報廢了;或者家里添了孩子,上下班、接送娃都離不開車……
換車是剛需,不換不行,那該怎么辦?
給大家的建議就是,如果預算充足,可以買電車。
但首先,別買舊平臺的電車。
尤其是2023年以前發布的老架構電車,很多已經停更——系統卡著、體驗斷檔,后期想OTA都沒戲。
其次,必須有800V和高壓快充。
別覺得現在能充就行,未來基礎設施全面升級,你那套慢充遲早跟不上趟,到時候又貴又煩。
再次,優先選智駕芯片有冗余的品牌。
說白了,不要只看現在跑得動,要看明年還能不能更新——別圖便宜買個“青春版”,一年后直接淘汰。
最后,避開銷量低的小眾品牌。
別被配置嚇花眼,真等哪天車企倒了、系統斷供,你就不是在用車,而是在養一塊廢鐵。
圖片加載中…
話說回來,如果你預算不高、純粹圖個家用實在,那我真心建議你:
趁現在,撿一臺跌穿底線的燃油車,反而更穩妥。
你別看油價跌得猛,但恰恰是因為“該跌的已經跌完了”。
所以接下來幾年,它貶值的幅度可能反而最小。
特別是那些成熟穩定的合資品牌、或者打骨折的二線豪華車——
現在下手,至少開個三五年不成問題,不說賺錢,但也不會天天心堵。
聊了這么多,最后,回到話題的開頭:
之所以勸大家這兩年不換車,不是因為現在的車不好,而是未來的車會更值得。
說白了,你不是不該買車,而是不該在一個“集體犯錯的時間”,去做“看起來正確”的事。
因為每一次技術革新前的混亂期,都是鐮刀揮舞得最狠的時候——
能不能躲過,很多時候就看你能不能忍得住,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