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作家蕭雨寫《向上管理》的時候,接觸過很多中高層領導。
他發現這些“職場大佬”給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有點冷”。
交流過程中他們普遍話不多,也很少談及自己和同事之間的關系。
至于雜七雜八的八卦傳聞,就算刻意去問,大佬們也是一問三不知。
起初,蕭雨覺得這些人多少有點“職場冷漠癥”。
但隨著了解的深入他才恍悟,這種冷漠,恰恰是他們在單位安身立命,步步躍遷的安全氣囊。
就像心理學家馬洛斯說的:
“一個人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何時保持冷漠,它可以幫助你節約能量,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對工作中的人和事“冷處理”,是一種自保,更是一種智慧。
01
工作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刻:
有人向你傾訴煩惱,你不斷安慰他,不知不覺間你的心情也變得很差;
同事跟你吐槽,你起初不在意,但聽著聽著,也開始煩躁不安;
明明和自己沒關系的一些事,卻能攪擾地自己心緒不寧。
為什么會這樣呢?
心理學上,有個“情緒護城河”的概念。
意思是,當我們對他人的負面情緒不設防,自己的生活就容易被他人情緒的洪流沖擊,進而崩潰決堤。
工作的負累已經很重了,再背上別人的情緒包袱注定走不遠。
不共情抱怨,不附和牢騷,是一種清醒,更是一種遠見。
羅振宇分享過一個職場故事。
一位985院校畢業的高材生到公司實習,被安排在客服崗。
他的任務是接聽客戶的投訴電話,干一些打印資料、送單據、走流程的雜事。
所有人都認定他撐不到實習期結束。
因為當客服每天都要聽客戶的謾罵抱怨,給團隊干雜活,也不免被同事們挑刺兒。
按照規律,這個崗位上的大多數人,堅持不到兩周,就變得心浮氣躁,負能量滿滿。
出人意料的是,這位實習生不僅干完了整個實習期,在結束后還主動遞交了一份長達30頁的文檔,內容是客服問題和解決辦法。
他完全沒有受到干擾,始終保持情緒穩定,智商在線。
這讓羅振宇刮目相看,當場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留住這個人才。
后來果然不出預料,這位實習生被高薪留用,成為客服部的負責人。
在單位免不了要和別人打交道,太過決絕地切斷與他人的交流自然是不可行的,對此我有一妙招。
你可以在頭腦里安裝一個“開關”,隨時隨地提醒自己關閉對外界的關注。
聽到同事開始抱怨,你可以找個理由走開,聽到大伙一起吐槽,就趕快去找點事做。
任何可能牽扯心神的人和事,就讓他們像風一樣刮過,不留痕跡。
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只要對他人的情緒冷處理,你就能穩住自己的情緒。
而一旦穩住了自己,也就穩住了工作局面。
02
卡耐基有個叫惠登的朋友,是一家石油公司的銷售員。
剛入職時,惠登被分配到偏僻的羅德島加油站。
這里破爛不堪,設備落后,員工也不思進取,整天混日子。
但惠登有個“金牌員工”的夢,所以從第一天起,就勤勤懇懇干活。
如此格格不入,自然招來很多麻煩。
有同事嘲笑他這是白費功夫,畢竟這么多年,沒人提拔羅德島的加油工;
有人見他從不和大伙一起打牌,就造謠說他是老板的眼線,派來監視大家;
還有人,捕風捉影地說他夜里值班,是為了偷油……
然而無論外界怎么評判,惠登就像榆木疙瘩一樣,毫無反應。
他既不生氣,也不著急,就那么一個人默默地工作。
一次,一位運營經理來島上度假。
惠登抓住機會,把他對加油站的改革方案交了上去。
經理一看,發現惠登不僅對設備升級很有思路,還提供了籌資方案和利潤測算。
經理將方案發到總部,總部領導在一番討論后采納了惠登的方案,并任命他為加油站站長。
后來他將羅德島加油站扭虧為盈,當他被授予“金牌店長”稱號時,曾經的非議與詆毀都變成了贊美與掌聲。
作家周國平說:
“一個人把心力全用來評論小事的對錯,就沒有力氣去在乎重要的事情。”
出門工作,遭遇誤解、質疑,打壓、孤立,再尋常不過。
若一味較勁,急于自證,很可能陷入圈套,令自己焦頭爛額。
倒不如不去搭理,先靠實力站穩腳跟。
等做出成績,那些人和事都會成為無關緊要的背景。
工作其實就是兩件事——把事做好,把錢拿到。
除此之外,再沒有什么事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有人找茬也好,受人排擠也罷,你不當回事,這事就像沒發生一樣。
不湊上去計較,不浪費心力周旋,完全冷處理,很多事自己就涼了。
在單位,千萬別困在爛人爛事的泥潭,果斷抽身,才是上策。
03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合作了超過半個世紀。
在世人眼中,他們是彼此最知心的朋友。
但芒格卻說:“我和沃倫在工作時談論的,是工作、工作,還是工作。”
這是大佬教我們的職場生存法則:在職言職。
單位上班,牢記一點,不要在講利益的地方談感情。
這不是職場厚黑學,只是人心難測,人性更是經不起推敲。
想必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你對人掏心掏肺,人家只是把你當免費勞力;你忙著攀交情,別人只是把你當成棋子一枚。
把同事當朋友,交付真心,最后大概率會遍體鱗傷。
心理學家哈麗雅特·布萊克,講過一位高管的故事。
這位高管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為了和同事打成一片,對人是有求必應。
幫人加班,替人拿包裹,到處打雜,為此犧牲了不少自己的工作時間。
結果年末,她因為考核墊底,受到了上司的斥責,那些平常看起來是朋友的同事,卻在私下里嘲笑她。
備受打擊之后,她帶上了冷漠的面具,不再對同事予取予求。
她職責內的事情積極處理,人情上的請求一概拒絕。
沒過多久,她的工作就順利鋪開,還一步步成為高管。
工作的最高境界是:心中只有事,沒有人。
事辦不好,就算你和所有同事攀上交情,在老板那里也會被一票否決。
到那時,那些稱兄道弟的、無話不談的朋友們,誰能站出來替你說句話?
相反,你若是能扛事,即便在單位沒朋友,也不影響你的發展。
上班是來成長自己的,不是來結交朋友的,
所謂同事,不過是在同一個單位共同干事的人而已。
關系上拉開一點距離,感情上冷淡一點,彼此才都有余地。
要懂得“情錢分離”,聰明人不會在賺錢的地方談感情。
創造蘋果商業帝國的喬布斯,在傳記作家艾薩克森筆下,是“冷酷無情”“一意孤行”,“冷靜到異乎尋常”的形象。
在和喬布斯深度接觸之后,艾薩克森如是評價:
那些冷漠而穩定的人,足以勝任任何一種工作。
冷,是強者的行事風格,是極度專注的工作態度。
復雜的職場環境中,人要給自己設置一道自保的屏障。
屏蔽一切不利因素后,我們才能在自己的領域心無旁騖地做事。
最終,用“做成的事”,托舉起自己的未來。
文末點個贊,與朋友們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