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vol.361
CHEERS BOOKS
- 選本好書,讓生活松弛有度
如果你是一個中層管理者,每周可能有大約 35% 的工作時間用來開會,而如果是高層管理者,則可能超過 50%。這就意味著,你可能要把一半以上的工作時間用于組織會議和參加會議。如何才能告別傳統低效的會議,讓會議成為真正的創新之地?《消滅一切無聊的會議》一書中提出,想要調動會議人員的積極性,先提出一個好問題。
本文摘錄自《消滅一切無聊的會議》
點擊書封,立即入手
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德魯克有一句名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尋找正確的答案,而是設置正確的問題。”
在專題會中,認真收集參會人員的意見并進行整理、最終使全體參會人員達成共識是會議組織者的重要職責,其中收集意見這一步十分關鍵,因為如果沒有人提出意見,會議就無法繼續進行。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無論什么意見都要收集。只有當一個意見契合會議主題、鞭辟入里時,才能被會議組織者所采納。
會議上沒有人提意見,大概率是因為會議組織者提出的問題不夠好。因此,當沒有人主動提意見時,會議組織者要進行反思,想一想自己提出的問題是不是不夠簡潔、不夠明確。
那么,會議組織者要怎樣做才能收集到有效的意見呢?答案是:準備幾個好問題。
會議組織者在設計問題時,要以簡潔易懂為基本原則,即便是小學生也能讀懂。這樣的問題不需要大家苦思冥想,而是憑直覺就能夠回答出來。
例如,當會議組織者問出“大家心目中職場的理想狀態是什么樣子”的時候,參會人員恐怕會一時間反應不過來;但是,如果會議組織者問出“什么樣的職場是最棒的”時,大家就會很容易地想到答案,例如“那肯定是不怎么加班呀”“同事們都很有干勁,相互之間關系很好”“做出的努力能得到相應的回報”等。在設計問題時,會議組織者要考慮到參會人員能否針對這個問題,流暢地寫下3個以上的意見。
前文提到,運用KJ法時,會議組織者需要通過便箋收集意見,一張便箋上只能寫一個意見。由此可知,如果一個問題能收獲3張以上的便箋,那么這個問題就是好問題。
如果無法推測參會人員是不是能夠在聽到問題后寫滿3張便箋,會議組織者可以換一個角度進行思考:想一想自己在聽到該問題后,能不能寫出3張便箋。
通過反復設計問題、比較問題,并模擬回答,會議組織者最終一定能夠找到好問題。
好問題還應該能夠限定對方的回應,避免讓對方產生更多的疑問。例如,當會議組織者問“你心目中職場的理想狀態是什么樣子?”時,參會人員可能會由此提出新的問題:“什么才是理想狀態?”這時,會議組織者提出的問題就不能被稱為好問題。而如果會議組織者提出的問題是“什么樣的職場最棒”,參會人員理解起來會更加容易,就不太可能提出新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會議組織者提出的問題應該是簡單的、易懂的。
此外,會議組織者在設計問題時,還要考慮到該問題是否抽象。具體例子如下:
你在參加會議時遇到過什么問題?
你在參加經營會時遇到過什么問題?
你在參加推進經營會時遇到過什么問題?
以上3個問題的抽象程度由高至低,越靠下的問題抽象程度越低,具體程度越高。
當然,具體程度高的問題并非就一定是好問題,會議組織者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觀察當前的會議需要收集什么類型的意見,再決定采用什么樣的提問方式。
如果會議組織者想要收集具體程度高一些的意見,就應該適當降低所提問題的抽象程度;如果會議組織者想要參會人員的作答思路更加開放,就應該適當提高所提問題的抽象程度。
例如,“你在參加推進經營會時遇到過什么問題?”就是抽象程度低、具體程度高的問題,參會人員能夠在該問題設定的范圍內思考,并提出相應意見。而“你在參加會議時遇到過什么問題?”的抽象程度就比較高,參會人員的思考會更加靈活,意見會更加分散,具體包括“討論了好久也得不出結論”“領導在場時,自己很難表達意見”“會議時間太長了”等。
會議組織者在剛開始上手時,可能會在控制問題的抽象程度時遇到一些困難,但只要不斷摸索,即可解決。
KJ法的5個步驟、3大技巧和必備工具
只要我們熟悉KJ法的步驟并掌握相關技巧,就能夠進行靈活的運用。當會議組織者按照正確的步驟推進會議時,KJ法能夠發揮出顯著的作用。相反,如果會議組織者對步驟理解不清,就容易造成時間上的浪費,也無法認識到KJ法的實用性。
KJ法的5個步驟
KJ法的應用步驟有5個。
步驟1:將問題展示出來
運用KJ法時,我們需要提前準備好白板和便箋。白板最上面的部分用來記錄問題,從而實現問題的可視化,供參會人員隨時確認。
步驟2:參會人員3分鐘內將意見寫在便箋上
接下來,會議組織者需指導參會人員將意見寫在便箋上。在寫意見時,參會人員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一張便箋上寫一個意見。一張便箋上出現多個意見的話,不利于會議組織者后續的分類,所以參會人員要嚴格遵守一張便箋寫一個意見的規則,有幾個意見,就寫幾張便箋。
· 用記號筆寫(避免使用自動鉛筆、圓珠筆)。用記號筆寫出的字比較容易辨認。如果幾十張便箋上的字跡無法被認清,那么討論工作就會受到阻礙。因此,會議組織者要考慮張貼的效果,選擇能使字跡更加清晰的記號筆供參會人員使用。
· 橫向撕便箋。當我們撕標簽時,如果是從下往上扯便箋的話,便箋的粘膠部分就會卷曲起來,黏性降低。但如果我們選擇橫向撕便箋的方式,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使便箋牢牢地貼在白板上(見圖)。
圖 寫意見、撕便箋的方法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種事不值一提,但如果在會議討論過程中便箋總是掉落一地的話,會議組織者還要花費時間將它們用膠水一個個貼回去。在小事上多下一點兒功夫,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會議組織者可以在參會人員撰寫意見前,為他們講解撰寫方法,以保證討論的順利進行。
步驟3:收集、整理便箋
參會人員寫好意見后,會議組織者需要將便箋回收,并整理到白板上。具體步驟如下:
· 向距離自己最近的參會人員收集一張便箋。
· 將便箋貼到白板的左側,同時讀出上面的內容。
· 詢問全體參會人員是否有人持類似的意見,并將相應的便箋收集起來。
· 收集完成后,將它們依次貼在左側第一張便箋的下方,完成分類。
由此,一個豎列就完成了。這一列中匯集的都是相似的意見,因此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類別。之后,會議組織者按同樣的步驟再整理出幾個豎列,直至所有的便箋都被貼到了白板上,分類工作也同時完成。會議組織者應盡量將類別的數量控制在7~10個(見圖)。
圖 便箋的整理方法
此外,如果一些意見無法被歸為某一類意見的話,會議組織者可以先將它們歸入“其他”一欄中。
步驟4:為每一類意見取標題
當所有便箋都貼到白板上,形成分類后,會議組織者就可以為每類意見進行概括,取一個標題。如果概括不了,可以從下列意見中選擇一個最容易理解的描述,直接把它當作標題。
步驟5:對照分類表,全員討論
會議組織者為每類意見取好標題后,就可以開啟討論。參照會議組織者用KJ法整理完成的分類表,參會人員可以自由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貼在白板上的便箋可以保證全員的意見都被讀取,會議討論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上述幾個步驟大約會花費20分鐘的時間。只要20分鐘,會議組織者就能針對一個主題收集到眾多意見,并整理完成,比起以往參會人員在會議上用語言交流、總結的效率高出好幾倍。實際上,人們在進行語言交流時不太容易達成一致,這不僅會造成時間上的拖延,還會給人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
點擊書封,立即入手
「夜讀好書」欄目往后將每日晚間更新,由編輯們從數百本經典書目中精選呈現。在紛繁的世界中,讓好書陪你度過一段深邃、寧靜的晚間時光。好書夜讀,讓生活松弛有度~
CHEERS CHEERS CHEERS
BD@cheerspublishing.com,
拜托點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