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3個月終于坐不住?拜登哈佛之行暴露"煽風點火"本色
據CNN消息,剛從白宮退休3個月的拜登,上周在哈佛肯尼迪學院上演了一場"政治懷舊秀"。在非公開研討會上,他對著學生大贊哈佛"以無人能及的方式挺身而出",力挺該校對抗特朗普政府的資金威脅。有意思的是,這場演講安排在哈佛可能失去22億美元聯邦資金的敏感時刻。
哈佛硬剛的真相:22億資金池vs多元化牌坊
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終止"多元化、公平和包容倡議",并交出國際學生信息,否則凍結22億美元聯邦撥款+取消免稅地位。表面看是學術自由保衛戰,實則是22億資金池的生死戰:
- 資金構成揭秘:哈佛年度預算43億美元中,48%來自聯邦科研撥款,僅醫學院就拿走12億,用于基因編輯等敏感項目
- 多元化項目魔幻現實:該校教職工多元化辦公室年薪超800萬美元,卻被曝招聘時明碼標價"亞裔名額已滿",所謂"公平"成了逆向歧視的遮羞布
- 國際學生數據之爭:哈佛掌握著57個國家政要子女的就讀信息,其中包括沙特王儲侄子、俄羅斯能源寡頭千金,這些數據若曝光,相當于掀翻全球權貴的"鍍金學歷遮羞墻"
拜登在研討會上特意強調"哈佛在提升每一個人",卻絕口不提該校2024年錄取率僅3.1%,富二代校友捐贈占比達42%的現實。《哈佛深紅報》記者追問是否支持哈佛起訴聯邦,他顧左右而言他:"繼續做你們正在做的事"——翻譯過來就是:"守住22億,政治正確的牌坊必須焊死。"
兩黨博弈的高等教育戰場:從"學術圣地"到"政治角斗場"
這場對峙本質是美國高等教育的"雙向割韭菜":
1. 特朗普政府的"資金大棒"
以"停止逆向歧視"為名,實則打擊民主黨的"政治獻金培養皿"——哈佛2024年向民主黨捐款超1.2億美元,是特朗普陣營的23倍
要求交出國際學生數據,暗戳戳瞄準哈佛的"全球權貴關系網",試圖切斷民主黨與跨國資本的臍帶
2. 拜登的"精神支持術"
卸任后首次高調介入政治爭端,選在哈佛面臨資金凍結時站臺,既是向金主表忠心(哈佛校董會60%支持民主黨),也是為2028年卷土重來攢人氣
玩起"離岸煽風"套路:任內推動《高等教育多元化法案》強制高校配額,卸任后鼓勵哈佛硬剛聯邦,自己躲在幕后當"反特朗普統戰領袖"
最諷刺的是,哈佛肯尼迪學院發言人對拜登言論"拒絕評論",卻在官網連夜更新"捍衛學術自由"專題——資本與政治的默契配合,把一場資金保衛戰包裝成"民主 vs 專制"的史詩對決。
網友神吐槽:美國高等教育的魔幻四重奏
"哈佛:表面硬剛聯邦,實則守護22億資金池;拜登:嘴上支持學術自由,心里惦記中期選舉獻金"
"特朗普凍結資金是明搶,拜登站臺是暗保,苦了真正想讀書的學生——學費又要漲15%填坑"
"建議哈佛開設‘政治表演學’專業,拜登任客座教授,教學內容:如何用22億美金演繹學術自由"
結語:當常春藤盟校變成政治提款機
從哈佛的22億資金保衛戰,到拜登的退休政治秀,美國高等教育早已淪為兩黨博弈的棋子:
- 特朗普用資金威脅砍向民主黨的"人才培養基地"
- 拜登借學術自由大旗鞏固"進步主義教父"人設
- 哈佛舉著"多元化"牌坊,實則維護著精英階層的利益閉環
正如《紐約客》的犀利點評:"當常春藤的鐘樓不再敲響學術自由的鐘聲,而是為政治獻金報時,所謂的高等教育圣地,不過是鍍金的權力交易所。"這場看似熱血的"硬剛",最終將由每個美國納稅人買單——他們的聯邦稅,正變成哈佛校長辦公室里的政治正確獎杯。
(素材來源:CNN、《哈佛深紅報》、美國教育部公開數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