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俄羅斯人侵略,阿爾泰山就不會成為中蒙哈俄的界山;同樣,沒有他們,黑龍江也不會成為界河。”我對學生說,這是在阿爾泰山下的白哈巴村,村對面就是哈薩克斯坦。
后來,在伊犁河畔,我給學生講伊犁的歷史地理,有學生在游學日記中寫道:
在伊犁河邊,村長跟我們講歷史。他講到沙俄曾瓜分中國領土100多萬平方公里,他講阿爾泰山被瓜分成四段,且遠在他鄉,他講曾經的內河伊犁河現在卻流淌到異國他鄉。
“伊犁河是一條悲傷的河。”村長用陳述一件事實的口吻說道。
河畔有風,但并不強烈,柳樹低垂著眼簾,顯現出風的痕跡。風從身后來,那是別國的風,風吹向身前,那邊的遙遠的祖國。
(未修改初稿,高二陳翰庭,山東青島)
看后很感動。我并非民族主義者,也非民粹擁躉,但普及歷史知識從而認清是非對錯,這非常重要,因為這里面包含著自然的正義。每一個熟悉近代史的中國人,都會清晰地判斷出烏克蘭正遭受俄羅斯的全面侵略。毋庸置疑,正義的價值觀,它指引著一個人的行為和言論。
辛德勇老師在揚州印刷博物館給學生講課
所以,2024年1月30日晚上8點多,我到揚州江都站接給學生講課的辛德勇老師,夜幕沉沉中,攀談未久便斗膽向辛老師說道:“邀請您給學生講課,不僅因為您的學術成就,更因為您秉持的價值觀。我的學生也許無法考上北大,但他如果有機會聽到一個秉持良知正義的北大教授講課,興許會影響他一輩子。”
我們的作用,便是為學生創造這樣的機會——帶領他們實地游歷,聽專家學者講課,寫下日記,記錄思考。
辛德勇老師給同學們講印刷史
剛過去的寒假,我們沿著滇緬公路,探訪了英雄的滇西。即使過了一個月,想起站在惠通橋上看著怒江一路南去,我仍會感到難以置信。
1942年5月5日早晨,工兵營長張祖武果斷下令炸毀惠通橋,日軍56師團再無法穿橋東進。設想如果日軍攻占了惠通橋,定會跨過怒江沿著滇緬公路一路東進,徹底切斷盟國援華抗戰物資——主要是美國——然后北上穿過金沙江,進而攻擊抗戰大后方,威脅國民政府陪都重慶的安全。若惠通橋不保,恐政府會再遷都,這必然影響國人抗戰的信念與決心。
天佑中華,日軍最終被阻擊在怒江西岸。所以我把惠通橋稱為“擔荷抗戰命運的橋”,這并不為過。和學生行至這里,我們一起在橋邊追述著那段悲苦的歷史。舊物斑駁,遺跡被風雨和歲月剝蝕,昨與今已很難明確區分。江水滔滔,八十多年來,究竟有多少水,從惠通橋下流過的怒江之水,帶走了多少抗戰往事?幸運的是,我們還有文字和照片可看。
走近惠通橋
更幸運的,這次我們有備而來。我寫下這些的時候,游學的照片和學生寫下的游學日記就在眼前,他們從不同的個人視角,給我提供了觀察青少年精神思想的窗口。
其中一個學生寫道:
我們現在看到的江兩岸,當時日本人占領西岸,我們占領東岸。這每一個山的山頭上都有炮兵陣地。”我看向東西兩座山頭,上面樹木郁郁蔥蔥,不敢想象這里居然是打仗的地方,是歲月磨淡了這里戰爭的痕跡。聽老師講,那時我軍嚴防死守,害怕日軍攻過來,為保護滇緬公路,才鎮守在這兒。滇緬公路是那時的交通要道,中國軍隊的抗戰的物資,大部分是由美國、英國所提供的,這條國際性的道路就顯得很重要,物資通過滇緬公路源源不斷地運到中國來。如果日本軍隊切斷或炸毀滇緬公路,中國的對日抗戰必然會受到負面影響。
(未修改初稿,8年級張家豪,山東青島)
抒情不夸張,敘事不輕浮。既有對歷史深情的緬懷,也有對現實場景深沉的注視。另一個學生寫祭拜長埋在怒江高岸上的劉堃然營長——犧牲在怒江防線的山東人,他說:
這個營長的墓碑并不豪華,第一眼望去,只是看見一些大小各異、參差不齊的石塊堆成的小山包,誰會想到這是一個營長的墓碑呢?這個墓碑如同一位沉睡的巨人,靜靜地躺在這里,看著收復的山河。
(未修改初稿,7年級楊澤愷,重慶涪陵)
松山戰場遺址
我讀出來了:我們遺忘英雄,我們對不住英烈。遺忘是人類的天性。好在還有文字。準確、真誠而有思想的文字可以激發人的情感共鳴,而這對于當下的青少年來說,非常重要。
比如看到瀑布,這個學生寫下靈動而充滿想象力的文字:
河床似乎正在梳洗自己的銀發,但這只是一層,我還沒看見最壯觀的一幕。那是無限的熱情在奔騰,細絲從最上面向下奔涌,如果這是淚水,那么哭聲得是多么激烈;如果這是血液,那激情得是多么急切。還有,像黃河一樣的九曲連環。水流沿著彎曲的河床狂奔下去,那就像一道閃電穿透了一條游龍。有人曾問,激流為何要奔騰?因為它有夢想,一個閃電般的夢想。
(未修改初稿,7年級顏知墨)
以上文字是在游學途中寫下。我們每天游歷,也每天寫作,雖然很累,但寫作訓練著實有效。無論如何,寫作仍然是增進溝通、提升思考最重要的方式。
在忠烈祠前給學生講對聯
同樣是看到對聯,多數時候人們會晃眼看過。但站在騰沖國殤墓園忠烈祠前,雙腿沉重,雙眼沒法移開,講解后學生在日記中寫道:
“壯志竟克酬名在旂常功在華夏,英靈終不泯下為河岳上為日星”。這是一副國殤墓園中的對聯。
上聯:“壯志竟克酬”表示英雄的宏大志向最終得以實現。“名在旂常”是說他們的英名會永遠被人們銘記,“功在華夏”則強調他們功績將永遠彪炳于華夏歷史。
下聯:“英靈終不泯”意為英雄們的精神、靈魂永遠不會消逝,會一直存在并熠熠生輝。“下為河岳”是說他們的英靈在大地之上,就如山河一樣,是大地的脊梁。“上為日星”表示他們的英靈在天空中,就像太陽和星辰那樣,閃耀光芒,給人指引和希望。
(未修改初稿,7年級顏知墨,山東青島)
在那里,我看著于右任書寫的“忠烈祠”、蔣介石書寫的“河岳英靈”,還有蔣介石題、李根源書寫的“碧血千秋”,心緒起伏。在那里,我認真給學生講解著忠烈祠的對聯,然后他們寫在日記中——這未嘗不是書寫歷史?
哪怕這僅僅是個人的微觀史。我想,這便是原道讀書帶領學生游學寫作的意義:
俯仰宇宙,縱覽山河
讀書得間,寫作得法
在短暫的時間里鍛造寫作能力
于堅實的旅途中培育悲憫情懷
國殤墓園英烈墓碑
如果您的孩子寒暑假也出行
不妨考慮跟隨原道讀書一起去游歷
結識同伴好友,每日寫作游記,鍛造寫作才能
如果您的孩子讀書不得法
不妨考慮原道名著精讀課——帶領學生一字一句精讀
細讀文本,積累語言,學習寫作技法
原道從2021年舉辦第一期游學寫作(敦煌)開始,一直致力于引導孩子解決寫作問題。我們攢下的經驗是:
1
游學積累素材,解決無素材的問題。
2
每晚一起寫作,營造有氛圍的課堂。
3
當日寫及時推,公號催更杜絕拖延。
4
合格支付稿酬,激勵孩子堅持寫作。
5
一對一改文章,堅持到底學習修改。
2025年暑期游學,在原有經驗基礎上,又有了新的設計:
1. 新增旅途寫作修改課
根據前面的經驗,今年暑期游學寫作節奏會比較慢,增加了間隔日上『寫作修改課』的內容。不等學生回去再改,不然有的孩子就抓不到了。
2. 增重有經費的自主探索
先前的學生作品證明,只要他們積極主動,有深入體驗就能寫出好的作品。今年會設計更多更好的自主探索活動,調動積極性。
3. 高年級正式增加采訪寫作
今年會給每個學生配備一個專屬記者證,學習與人聊天,學習如何采訪,最后撰寫成文。
2025年暑期,原道有成都和大理兩期游學寫作:
成都夏日學校
7.1-7.17,17天16夜
招收情況
年齡:5年級及以上(4年級酌情考慮,家長可同行)
人數:40人(同行老師7-8人)
特別說明:本期成都游學活動涉及較多人文歷史的內容,建議4年級及以下,以及首次參加游學且從未在原道進行過「寫作訓練」的孩子參加大理的活動。
報名截止時間:5月20日
一、講課老師
同行老師1:辛德勇教授
辛德勇,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研究,兼事中國地理學史、中國地圖學史和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主要著作有《隋唐兩京叢考》《古代交通與地理文獻研究》《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秦漢政區與邊界地理研究》《建元與改元:西漢新莽年號研究》《舊史輿地文錄》《制造漢武帝》《海昏侯劉賀》《中國印刷史研究》《史記新本校勘》《發現燕然山銘》等。
辛老師講課提綱
1、在三星堆看到的華夏上帝
2、都江堰爲什麼這麼神奇
3、諸葛亮北伐的功與過
同行老師2:張豐
張豐,專欄作家,有杏書店主理人,公眾號『城市的地得』作者,2024年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著有《成都的細節》。
講課老師3:岱峻
岱峻,出版《發現李莊》《發現李莊: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發現李莊:一張中國大書桌》《發現李莊:一本戰時風雅箋》等著作。
二、主要行程(成都-宜賓-樂山)
1. 成都市:杜甫草堂、武侯祠、人民公園、寬窄巷子、錦里、三星堆博物館、熊貓谷。
2. 都江堰市:都江堰——成就“天府”的千年奇跡
3. 汶川縣:映秀地震遺址
4. 樂山市:樂山大佛
5. 宜賓市:李莊——抗戰學術的“活化石”
三、自主探索活動
Citywalk、小城探店、街頭采訪、體驗慢成都(品茶、欣賞川劇變臉)等項目。
【結營后】
修改一篇結營文章,達到要求即可發表在原道公眾號再次獲得稿費,也有機會收入原道正式出版的作品集(有眾籌費用)。
大理夏日學校
7.20-8.4,16天15夜
招收情況
年齡:4年級及以上(3年級酌情考慮,家長可同行)
人數:最多40人(同行老師6—7人)
報名截止時間:6月20日。
主要活動(大理-巍山-洱源)
上山采菌子、下水摸魚、山林徒步、洱海騎行、收集云彩、古鎮探店、街頭采訪、商業實踐等項目。
洱海騎行(2023大理夏日學校剪影)
山林采菌(2023大理夏日學校剪影)
地熱國戲水(2023大理夏日學校剪影)
2023大理夏日學校結營視頻
【結營后】
修改一篇結營文章,達到要求即可發表在原道公眾號再次獲得稿費,也有機會收入原道正式出版的作品集(有眾籌費用)。
寫作稿費
游學日記:50元/篇,初稿合格即可,在途現金支付。
定稿作品:修改定稿發表在公眾號上的作品(包括游學日記),按每600字50元支付,上不封頂
游學寫作成果查詢
現在加微信報名,報本號名稱,
參加名著精讀或游學寫作有特別折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