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凡成事者,必有格局。
所謂格局,就是看問題的高度和深度
格局的大小,決定著生活的高度,人生的結局。
格局,決定你能走多遠
俗話說:“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p>
一個人只有眼界變得足夠大,才能撐得起更大的格局。
一個人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受到格局的影響。
正如爬山時,若你只盯著山腳下的風光,那最終只會止步于山腳;若能會當凌絕頂,便可一覽眾山小,收獲無限精彩的未來。
有位作家說:“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會在生活瑣碎中沉淪,真正自信的人,總能夠簡單得鏗鏘有力。”
做人做事,一定要學會簡單一點,再簡單一點。
然后,如同《道德經》里講的那樣:“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p>
當你不斷地打造格局,內心世界足夠的平靜的時候,
生活對于你而言,一定是輕松的、愜意的,你也能夠真正做到拿得起放得下。
格局大了,生活就順了
天之大,能容浩瀚星海; 地之大,能養萬物生靈; 海之大,能納百川奔流; 人有大氣,則天地滄海盡在心胸之間。
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要看這三點。
讀書,沉淀思維的深度
一個人讀的書越多,越會意識到自己的匱乏。
書中有千種人生,書里有各種百態。
當我們的視野從自己狹小的空間里走出來,去透視別人的人生時,就會發現那些看起來了不得的事情,其實沒那么重要。
讀書到了最后,是為了讓我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
讀書能夠解決我們80%的迷茫,能讓我們從疲憊不堪的生活中看到一種希望。
所以讀書,就是讓自己變得遼闊的一個過程。
行走,拓展眼界的廣度
有句話說,如果不出去走走,就會以為眼前的世界就是全世界。
讀書是讀有字之書,是在別人的故事里讀人生。
而一個人的經歷、閱歷和見過的世面,卻是讀無字之書,決定了一個人的看世界的格局。
一個人只有見過世面,才會站在大視角上,對這個世界的人和事有一個正確的評判。
人只有閱過山河,見過湖海,走過世界,經歷過人生的繁復之后,人生視角才會變得開闊,看到人生更大的格局。
遇人,教會做人的寬度
有人說:人這一生就是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過程。
其實,這也是一個人格局形成的過程。
正如那句話所說:很多人闖進你的生命里,只是為了給你上一課。
人這一生,遇見的每一個人,都會教會我們一點什么,讓我們收獲一點什么。
低調謙和的人教會你不炫耀、收斂鋒芒; 心地善良的人教會你善體諒、換位思考; 心胸寬廣的人教會你不計較、容人容事; 靠譜誠信的人教會你不食言,重信守諾。
正是這些在你生命里不斷出現的人,在無形中撐大了你的心胸,構建出了你的人生格局。
本期編輯 | 趙光菊
新媒體美編 | 宋揚
?人民論壇新媒體出品
資料來源 | 洞讀、讀書369 ;圖片已獲授權
點點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